盧思達:為何要討論小孩能不能看《南京照相館》,充滿了仇恨傷害小孩子的幼小心靈
有中國網民觀後表示,不建議帶小朋友看《南京照相館》,因為不希望下一代「「被困在民族主義的狹隘和封閉中,變成一個內心充滿了仇恨和偏見的人」。(維基百科)
盧思達 2025年08月17日 06:00:00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 80 周年紀念。講述南京大屠殺、改編抗日戰爭期間真人真事的大電影《南京照相館》上映不久,已火速累積超過 20 億人民幣票房,當然也引起外界輿論上眾聲喧嘩。抗日題材接下來還有《東極島》、《山河為證》、《坪石先生》、《731》等等。
抗日題材自然是會引起保家衛國、憶苦思甜的愛國熱情,但也自然會引發大量仇日言論,這民情卻不是官方完全能夠精準控制的東西。尤其是近年發生多宗中國人傷害日本人事件。包括深圳日本人學校學生遇害事件(2024)、蘇州新地中心公車站持刀襲擊事件(2024)、蘇州「6‧24」日本人遇襲事件(2024),都不知是否破窗效應。近日蘇州市又出現疑似攻擊事件,一名日本公民在地鐵站內,被「身份不明襲擊者」用疑似石塊擊中送院,事件被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的消息證實,傷者沒有生命危險。中方消息則指疑犯已被控制。
同期,中國駐日大使館通報,指有兩名中國男子在日本東京遭遇暴力襲擊,傷勢嚴重。四名持持不明武器的疑犯事後逃離現場,目前尚未被抓獲。對中日雙方來說,都是多事之秋。
中日之間民間氣氛越來越敏感,所以網民會討論像《南京照相館》一樣的電影,是否適宜小朋友觀看?有新聞報導,有中國小朋友看完電影之後,簡直是嚇壞,有 emotional damage。有人則非常義憤填膺,「明白到原來日本人是這麼壞」,並在鏡頭面前將日本商家出的遊戲玩具毀壞以明志。有人憂慮這是又一波大型的仇恨渲染,會對未成年人有不良精神影響。
有成年網民觀後拍片表示,不建議帶小朋友觀看這部電影,因為不希望下一代「「被困在民族主義的狹隘和封閉中,變成一個內心充滿了仇恨和偏見的人」。香港方面則是 9 月 4 號上映。中國網民會討論小朋友應否看的問題,就反映了當地特殊國情:因為中國電影院作品不分級。中國大陸電影院目前沒有實施電影分級制度。你 Google 這關鍵字的話,早至 2014 年,中國導演賈樟柯接受外媒訪問時已呼籲,中國應該盡早實行電影分級制。現在都 2025 年了。
以香港來說就不會有「小朋友應否看」的問題,香港電影分級制度(Hong Kong Motion Picture Rating System)制訂於 1988 年,有法例和罰則。自此將香港公映的電影分為「I 級」、「IIA 級」、「IIB 級」以及「III 級」。理論上兒童只可以看「I 級」電影,官方定義為「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沒有任何暴力、色情、不雅用語、恐怖或驚嚇成分」的作品,「IIA 級」作品已經明文標示實為「兒童不宜」。
這種分開兒童的制度,令 90 年代香港電影圈開發了不少專門吸引成人觀眾的大電影,不管是軟色情、暴力或者黑暗題材,都因應新的分級制度而生,90 年代這些異色經典大行其道。《南京照相館》會忠實還原南京大屠殺的暴行,在電檢的標準下,大概至少也合符「兒童不宜」,或者「IIB 級」。
本年年初,在中國市場意外大熱的本土動畫電影《哪吒2》,在很多地方也被塑造成一次愛國精神洗禮活動。電影也緊照著匆匆引入香港市場,當時分級為「I 級」,也引起一些四議,有網民覺得電影有很多暴力,劇情打得飛起,甚至有哪吒撒尿惡作劇之類,已達兒童不宜標準,但還是被分為普適的 I 級電影,質疑對愛國人士熱捧的指定作品特事特辦。不過《哪吒》的確一定比《南京照相館》來得合家歡。
有一些中國朋友跟我分享過,他小時候就曾在地方電視台上看過港片《力王》處決典獄長的畫面,這部片其實也被不少人引為「童年惡夢」,但隨意就可以看到,因為當地對兒童不宜的內容,就沒有那麼嚴格的分級或限制。
盲目的愛國主義訊息有害,但成年人一般會有兩面性格,也有現實利害,並不一定全盤相信。深圳日本人學校學童出事之後,很多「老深圳」出來受訪表示抱歉和羞愧,他們表示沒忘記當初深圳發展起來,當代日本人和日資都出了很多力。他們懂得日本人也分很多種。
然而這些對愛國影像和敘事,小孩子的心靈可能是沒甚麼抵受力,搞不好今天的「毋忘歷史」儀式,對下一代是早早種下魔咒,為下一代的戰爭做思想準備。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