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3位貿易人士報導,中國的進口商已完成9月的大豆貨物預定,總重約800萬公噸,全數來自南美洲;中國買家也已向南美洲鎖定10月的大豆貨物,重約400萬噸,預料可滿足半數需求。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43240
hl4su3a8cl3 wrote:
反正繞一圈,南美來跟美國買大豆就好了
大陸人和你一樣聰明
中國擴大採購阿根廷農產品 30萬噸美國黃豆「洗產地」被原路退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2 19:30
中國在貿易戰反制措施下,大幅減少了對美國黃豆等農產品的進口。一份新的貿易發展顯示,中國已與阿根廷出口商簽署意向書,擬購買價值約 9 億美元的黃豆、玉米和植物油。這項舉動被視為在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期間,中國將規避從美國採購農產品的最新跡象。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擴大採購阿根廷農產品 30萬噸美國黃豆「洗產地」被原路退還(圖:shutterstock)
近期,中國在查驗一批標註為阿根廷產的 30 萬噸進口黃豆時,意外發現其實際產自美方,最終將其悉數退還。為防範此類情況,中國已聯合巴西、阿根廷等主要黃豆供應國,建立了區塊鏈溯源平台。
從 4 月開始,中國也調整了對黃豆的檢驗模式,從過去的隨機抽查改為全船逐批檢驗,以對黃豆進行精準溯源。這些措施顯示了中國在應對貿易戰和確保進口來源安全方面的努力。
hl4su3a8cl3 wrote:
美國大豆本土...(恕刪)
"你的這句話有兩個層面嚴重的錯誤:
1. 誤解了「大豆本土消耗」的數據
雖然美國本土會消耗一部分大豆,但這個數據並不準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之一,其產量遠超過國內需求。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每年生產的大豆中,超過一半都是用於出口。如果把大豆壓榨後得到的豆粕和豆油也計算在內,出口佔比會更高。
所以,「本土就要吃掉 6 成」這個說法,大大低估了美國大豆對出口市場的依賴性。當中國這樣的大買家減少採購時,會直接導致美國大豆的價格暴跌,倉庫裡會堆滿賣不出去的庫存。
2. 低估了「農民的損失」
你說「農民也不是全在種大豆」,這雖然沒錯,但忽略了以下幾點:
大豆是核心作物:對許多美國中西部的農民來說,大豆是與玉米輪作的核心作物,是其收入的重要來源。雖然他們也種植其他作物,但大豆的收入佔比依然很高。
市場連動效應:大豆價格暴跌不僅影響種植大豆的農民,也會影響到整個農產品市場。因為農民可能會轉而種植其他作物,導致其他農產品也面臨供過於求和價格下跌的壓力。
「欲哭無淚」是一種比喻:這個詞彙是為了形容農民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後的困境,而非字面上的情緒。它傳達的是一種無力感和絕望感。當一個國家的最大買家突然消失,對任何行業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總結來說,你的觀點低估了出口市場對美國大豆產業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失去大額訂單對農民生計造成的真實影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