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美國神奇煉油機 能從「空氣」提煉碳中和「汽油」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677210
還在想像未來加油站是電動車專用?那你可能得再想一下。來自紐約的新創公司Aircela正在做一件非常狂的事,用空氣、純水與再生電力,製造出汽車可用的高級汽油。



這台看起來像科學展品的裝置,不是魔術也不是幻想。它一天可以製造出約3.8公升的汽油,並能直接透過機器上的標準油槍,加進任何一般汽油車的油箱。不用石油、不靠油井,更沒有什麼化石燃料。



它的運作原理其實是認真的化學反應,首先利用含氫氧化鉀(KOH)的水溶液從空氣中「抓」出二氧化碳(CO₂);接著用綠電(太陽能、風能或一般電網)把水電解出氫氣與氧氣。氧氣釋放,氫氣則儲存起來準備變身燃料。關鍵步驟是接下來的合成反應,把CO₂和氫氣結合成甲醇,再透過兩步催化程序(專業術語叫MTG,也就是甲醇轉汽油)轉化成真正可以開車用的汽油。

重點來了,這種汽油不是隨便玩玩的劣質燃料。經過測試,它的AKI值為90,相當於95汽油,完全可以適用於目前市面上的汽油車,而且還能混合傳統汽油使用,對車子零件也沒什麼衝擊。

更猛的是,Aircela最快2026年底在美國部分市場進行限量商業化服務。換句話說,不用等到2030年世界碳中和目標實現,這種裝置就可能在特定場合中率先登場。

#成本應該很貴,用在戰場,災後救難,甚至避難中心的儲備動力
2025-06-27 2:21 發佈
有比海水採礦更神奇嗎?
stever2018
stever2018 樓主

海水淡化廠....淡水是主要產品,其它副產品就包含許多礦產,只是經濟效益的問題

2025-06-28 4:51
hidear1024

stever2018那請問空氣煉油的成本呢?有沒有經濟效益啊?

2025-06-28 11:17
感覺似乎不狂阿...

其實就是電解水製氫,

再去合成甲醇.....

但是電解很耗能,
所以現實當中,甚至有人是反向用甲醇去製氫

這些技術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

但是形成化學鍵或打斷化學鍵都要能量,
這技術,理論上當然可行,
問題是效率和規模化生產的缺點,可能會完全抵消掉它的優點

坦白講,
不用捨近求遠,

如果覺得這類的技術很有前景,
直接去買台達電股票就可以了...

不過台達電就...聽朋友講似乎又一言難盡...
hidear1024

核戰過後電力都成為稀缺資源了,還能讓你拿去煉油?直接給新能源車充電就好了,宇宙空間空氣極為珍貴,給你合成油?有沒有常識啊?

2025-06-28 11:19
stever2018
stever2018 樓主

請看原始新聞連結

2025-07-01 2:03
stever2018 wrote:
用在戰場,災後救難,甚至避難中心的儲備動力
這個是電量充裕的環境下用的類儲能方案,戰場跟大型天災哪來的多餘電力給你搞電解水
CogChern

若要說儲能,氫氣不好存,其實轉換到甲醇就可以了。再轉成汽油單純就是給汽車引擎用,除了再把二氧化碳跟水排放回大氣外,可能還要多產生氮氧化物污染。

2025-06-27 8:15
stever2018
stever2018 樓主

請看原始新聞連結

2025-07-01 2:04
這個之前就是美軍核動力補級船即場製油的方案
stever2018 wrote:
https:...(恕刪)
空氣煉油,海水提礦,阿嫲生子,不違和
stever2018 wrote:美國神奇煉油機 能從「空氣」提煉碳中和「汽油」

所以民進黨政府準備跟簽下千億煉油契約嗎?



德國公司千億投資台中?被抓包1人公司涉詐騙
摘要:

台中市長林佳龍

日前相當高調的召開記者會宣布德商「哈利霍夫曼諮詢公司」將投資高達1100億元在台中興建全球首座「海水採礦」場,林佳龍卻沒想到,原來這間公司竟是1人公司,且在德司法部、工商會皆沒有註冊的紀錄,根本就是被詐騙!台中市長林佳龍也在臉書上坦承失誤,會檢討改進。
stever2018 wrote:
美國神奇煉油機 能從「空氣」提煉碳中和「汽油」



這個跟林佳龍的"海水採礦".....有同工異曲之妙.....


stever2018 wrote:https://www...(恕刪)

這整個流程是「逆向燃燒」,必須付出比傳統煉油多幾十倍的能量才能得到一公升汽油。根據估計,每公升這種「人造汽油」可能要消耗 20~30度電 以上。

換算一下:製造 3.8 公升汽油 ≈ 需要 80~120 度電
(這已經可以讓一台電動車跑超過 300 公里)

目前類似流程做出來的汽油,每公升可能高達 10~20 美元(300~600元台幣)。

應用方式 綠電利用效率 說明
給電動車充電(電→輪) 70–80% 電池充電損失小、馬達效率高
製氫後用氫車行駛(電→氫→輪) 30–40% 電解損失 + 燃料電池損失
製汽油後行駛(電→人造油→輪) 10–15% 每一步都大量耗能,熱機效率也差

這技術只能拿來特殊情況(戰場、災區、偏遠基地)使用吧!
沒有商用價值呀!
JasonQ

stever2018 南北極製汽油做啥?把合成汽油過程中的綠電直接拿來用不是更好?

2025-07-01 14:03
stever2018
stever2018 樓主

沒人駐點的時候設備自動轉換燃料

2025-07-01 15:27
stever2018 wrote:
它的運作原理其實是認真的化學反應,首先利用含氫氧化鉀(KOH)的水溶液從空氣中「抓」出二氧化碳(CO₂);接著用綠電(太陽能、風能或一般電網)把水電解出氫氣與氧氣。氧氣釋放,氫氣則儲存起來準備變身燃料。關鍵步驟是接下來的合成反應,把CO₂和氫氣結合成甲醇,再透過兩步催化程序(專業術語叫MTG,也就是甲醇轉汽油)轉化成真正可以開車用的汽油。

ayretimr

[100分]

2025-06-28 2:05
jimny_dc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7-08 14:21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