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即時新聞)
2025年6月25日 週三 上午10:35
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香港最近前往日本的觀光客人數大幅下滑,一部分是因為相信日本7月將發生大災難的「預言」。漫畫家龍樹諒2021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中提到,「真正的大災難將在2025年7月到來」,受到大眾關注並廣為流傳。她在這個月出版新作,稱當時的作品,是由出版社主導,表示「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
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因為寫出「大災難在2011年3月」,預言命中東日本大地震,震後引發關注而爆紅。飛鳥新社向龍樹諒提出要出版復刻版,加入新內容,重新編輯成《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並於2021年出版,書腰上寫著「真正的大災難將在2025年7月到來。」
產經新聞報導,龍樹諒這個月出版了新作《天使的遺言》,雖然她沒有撤回「7月大災難」的說法,但調整了「7月5日」這個具體日期,表示「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她也說,「作品受到高度關注,證明了大家的防災意識提升。」
2021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描繪龍樹諒在某年7月5日做的預知夢,「我夢見了一場大災難。在日本列島的南部位置,太平洋的水位升高」、「突然,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底砰地破裂(火山噴發)」、「太平洋周邊國家遭到巨大海嘯侵襲,巨大海浪大約是東日本大地震的三倍。」
後記中寫道,「如果做夢的日子就是災難實現化的日子,那麼下一次大災難將會是『2025年7月5日』」,具體寫出這個日期。
隨著「7月5日」逼近,這本書在日本國內的銷售隨之上升,在東京電車內還可以看到廣告。根據飛鳥新社,包含電子書在內,總銷售量已經達到106萬冊。
這本書也有中文版,在香港引發關注,加上有風水師也預言日本將發生大地震,導致訪日人數下滑。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今年5月的訪日人數,創下歷年新高,唯有香港部分下降,一些香港航空公司也決定調整,甚至取消暑假日本部分航線。
對於書中內容被廣為傳播,甚至被指影響觀光,龍樹諒透過出版社婉拒採訪,但發表聲明表示,「大家對此事高度關注,證明防災意識正在提升,我對此持正面態度」、「希望在災害發生時有所幫助,也希望能促進大家平時對防災的準備」、「我自己在外出時也特別小心,同時努力做好儲備物資等防災準備」。
她的新作《天使的遺言》封面上寫著,「《我所看見的未來》的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故事」。在作品前言中,她說,《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當年是在出版社的主導下出版,「也有些不是出於我的本意」。
針對「7月5日」這個日期,她表示,「我是根據過往經驗,覺得『可能會這樣吧?』雖然記得有說過,但當時的作業非常緊湊,可能是在匆忙中被寫進去了」,暗示是出版社編輯根據訪談內容,而整理出的結果。
她也否認這個具體日期有意義,表示「做夢的日期」不等於「發生事情的日期」。
2025年06月18日
南海海槽威脅增加!
日本發現新活動斷層 恐釀規模7強震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618/2980964.htm日本政府先前預估,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內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的機率高達80%。
如今根據最新調查,大分縣國東半島沿岸新發現一條長約60到70公里的活動斷層,以「橫向錯動」為主,雖引發大規模海嘯機率較低,但若活動,恐引發規模7以上強震,讓當地居民備感憂心「沒想到這邊竟有斷層...」
根據日本國家研究機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調查,這條斷層長約60至70公里,呈直線分布,從大分縣國東半島外海一路延伸至山口縣周防大島。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吉見雅行指出,斷層型態屬於橫向錯動,較難引發大規模海嘯,但若活動,恐帶來規模7以上強震。
日本政府2019年曾預估,若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大分縣最嚴重恐有2萬人死亡。隨著日本整體近年努力推動建築耐震化,今年3月預測大分縣死亡人數約為1.8萬人,相較前幾年有所減少。不過,隨著新斷層的發現,大分縣政府預計7月召開專家會議,將國東斷層納入評估,重新進行地震災害預測,以擬定更具體的防災對策。
針對「南海區域未來30年有80%機率發生大地震」,我國中央氣象署18日也說明,不少民眾疑惑地震機率是如何算出?又為何會提高?其實研究人員是根據歷史上中大型地震的發生間隔,估算出該地區的「地震週期」,進一步計算出未來特定期間內發生地震的機率。
氣象署指出,除了歷史紀錄研究,科學家還會結合斷層活動、地質調查,以及古地震留下的證據,再透過統計模型計算未來一定時間發生地震的機率。因此,這些機率是根據大量研究與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測。
以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週期為例,根據日本氣象廳計算的大地震機率,距離上次地震時間越久,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就愈高,2013年機率約在70%,到了2025年則達到80%。不過,地震週期只是分析地震發生可能有規律的切入點之一,不代表大地震會在預估的當年發生,且地震機率也只是個預估值,目的是提供防災政策的科學參考依據。

2025年06月23日
鹿兒島3天狂震250次!
氣象廳示警「可能搖更大」 居民曝焦慮心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623/2983581.htm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自21日起地震頻頻,短短3天內已發生逾250起有感地震,氣象廳警告,地震活動恐怕持續一段時間,呼籲居民提高警覺。目前雖尚未傳出災損或傷亡,卻令當地民眾焦慮不安,甚至出現失眠情形。
《朝日新聞》報導,據福岡管區氣象台統計,自21日上午8時至23日下午5時間,吐噶喇列島小寶島一帶共發生252起震度1以上地震,其中震度4有3次、震度3為15次、震度2為62次、震度1則多達172次,規模最大的是22日下午5時15分發生的芮氏規模5.2地震,而震度4皆是在惡石島觀測到。
報導指出,該地區過去也曾在短時間內發生群震,例如2023年9月就觀測到346起震度1以上地震;2021年12月也曾發生308起地震,其中包括一起規模達5.9、最大震度5強的強震,引發惡石島山崩等災情。
氣象單位強調,從過往經驗判斷,這波地震活動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且不排除發生伴隨更強烈搖晃的地震,呼籲居民多加小心,並再次確認已做好防災準備。
十島村公所惡石島辦事處說明,截至目前未接獲災損通報,也無島民撤離。不過處長松下由貴透露,由於夜間地震不斷,已有居民出現失眠問題,且對可能發生更強烈地震感到不安。

2025年06月25日
鹿兒島4天狂震300次!「吐噶喇規律」再引議
日網憂311慘劇重演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625/2984593.htm位在日本鹿兒島市南方約250公里、距離沖繩那霸市約400公里的「吐噶喇列島」(トカラ列島)近日在短短4天內就出現超過300次有感地震,而「吐噶喇規律」的都市傳說也因此再度引起討論。吐噶喇規律指在吐噶喇列島發生連續地震後,日本其他地區將會出現大地震,不過專家也出面闢謠。
根據《朝日電視台》報導,日本鹿兒島吐噶喇列島是由12座小島組成,然而吐噶喇列島自6月21日起,在短短4天內,就發生超過300次的有感地震,且光是24日當天就觀測到3次震度4的地震,也再度使「吐噶喇規律」的傳言引起討論。
「吐噶喇規律」認為,只要吐噶喇群島頻繁發生地震,很有可能就代表日本國內即將發生強震。吐噶喇列島2021年12月曾經發生超過300次的連環地震,隨後接著發生最大震度5強的地震,導致約4成居民撤離避難。
根據日本網友整理的資料顯示,2011年1月至3月期間,吐噶喇群島曾發生27次地震,同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便遭遇規模9.0的311大地震。類似情況也出現在2023年底,在吐噶喇群島發生17次地震後,2024年1月本州能登半島便經歷規模7.4的地震。
儘管如此,日本東海大學客座教授、地震學家長尾年恭強調,這類說法毫無科學根據。他解釋,吐噶喇列島的地震即使能量強,也不可能傳播到上百公里以外,因此就算吐噶喇列島出現火山活動或是地震,也與遠距離地區的地震或火山活動沒有直接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吐噶喇群島的惡石島本身為火山島,距離約10公里的諏訪之瀨島目前仍持續火山活動,23日噴煙甚至飆高到2300公尺。長尾教授指出,類似的活動2021與2023年都曾發生,預估本次也可能持續1至2周,不過這些火山活動同樣不會影響遠方地區。他也補充說,九州新燃岳近日也發生小規模噴火並上調警戒等級,但與吐噶喇地震並無直接聯繫。
日本自己都在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