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打擊,具體情況如何?

鑽地彈配備了 GPS 精準制導,有個延時引信,先鑽進去,再炸。
GBU-57重達13.6噸,戰鬥部裝有2.4噸高性能覆合炸藥,威力僅次於核彈,能打擊地下61米深的牢固的地堡;對極為堅硬的巖石,打擊也有40米。
人送綽號:“地堡終結者”。
所以也叫地堡炸彈!
目前美軍只有20枚,特朗普動用6架B2轟炸機出擊,投擲GBU-57巨型鉆地彈對伊朗的福爾多地下核設施進行轟炸

但是----
雖然GBU-57巨型鉆地彈號稱“地堡粉碎機”,理論可穿透60米加固混凝土,但對深埋91.44米花崗巖山體的
福爾多束手無策。
也就是說,一顆鑽地彈是不管用,除非連發打擊。
就是第一顆下去撬個口子,後面一波波炸彈接著跟上。
就像在地下制造一場人造地震,把整座山震塌,把下面的核設施震碎

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打擊,具體情況如何?

而據推測,要想摧毀福爾多至少需要5枚巨型鑽地彈。
不過問題來了-----
按伊朗的山體結構,你連打二枚炸彈也無法做到不偏離目標,還想連續五發打擊同一點?
何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已在庫姆省部署幹擾系統,讓你的炸彈制導失效。
更關鍵是,到目前為止,美軍自己從來沒在實戰中真正使用過GBU-5炸彈;
換句話說,地堡炸彈的威力也只是理論上的數據.....
包括這川普說的是成功打擊了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伊朗核設施,沒說到底摧毀了沒有。
真實情況要看接下來的報道。


福爾多核設施衛星圖
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打擊,具體情況如何?
2025-06-22 11:13 發佈
伊朗就說他沒事?!

信不信就看大家喔




反正老美這波操作

我覺得中東國家應該會全員集合滅以色列吧?!

證明伊朗真的打到以色列不行了
如果是這一隻來的話
我就相信每次都能打在同一點

lls613

彈頭如果有衛星定位,或預警機引導,可以做到經緯度誤差極小的效果,就是類似會變軌的導彈

2025-06-22 11:29
轉貼美國軍事觀察家文章


很明顯,襲擊確實發生了。美國國防部官方消息稱,此次行動使用了 30 枚潛艇發射的 “戰斧” 導彈,以及 6
枚由 B-2 轟炸機投放的 “巨型鉆地彈”(MOP)。但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我認為沒有理由輕信這一說法。首先,在特朗普宣布襲擊之前,這場行動完全避開了伊朗與以色列之間慣常的夜間交火預警。盡管有報道稱出現防空活動和零星爆炸,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發生了大規模襲擊。已流出的視頻顯示,僅有數枚巡航導彈擊中沙漠中的目標,未引發二次爆炸或火災。此前流傳的顯示目標地點發生劇烈火災和爆炸的視頻,似乎屬於虛假信息或博眼球的內容。


正如國防部內部人士所聲稱的(國防部可能將於明日正式公布),此次襲擊離奇地結合了最低與最高風險的攻擊方式 —— 既使用潛艇發射巡航導彈,又派遣多架 B-2 轟炸機深入伊朗中部,向重兵防御的目標投放重力炸彈,且事後需穿越數百英里已拉響警報的領空撤離。或許美國空軍確實有膽量和能力執行此行動,但鑒於其此前拒絕在也門冒險動用 B-2,而以色列空軍至今幾乎完全依靠防區外彈藥和無人機開展行動(因為伊朗防空網絡並未癱瘓),我對此表示懷疑。


現在請關注一個…… 姑且稱之為數字巧合的現象:30 枚 “戰斧” 與 6 枚 “巨型鉆地彈”,共計 36 枚彈藥。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攻擊型潛艇的垂直發射系統(VLS)每組可裝載 12 枚 “戰斧”,而五角大樓內部消息源犯了一個關鍵疏漏 —— 他們明確提到 “多艘” 潛艇參與襲擊。因此,三艘攻擊型潛艇恰好可發射 36 枚彈藥,這也說明並非 “俄亥俄” 級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改裝型號所為。在這種情況下,部署三艘攻擊型潛艇並非難事。


我今晚的推測是:這是一場完全由潛艇發射巡航導彈執行的低風險、低影響襲擊,而國防部宣稱的轟炸機參與不過是出於宣傳目的的謊言。“戰斧” 導彈的精度足以破壞掩體入口,對像福爾多(Fordow)這樣的高硬度目標造成與 “巨型鉆地彈” 相當的破壞性效果。但除掩體入口外,其他地點的地下設施不太可能受損——“戰斧” 並非 “鉆地彈”。地面建築可能有部分損毀,但鑒於目前未觀測到火災,這種可能性也顯得存疑。
又要新一波的攻擊




jasonhustock wrote:
伊朗就說他沒...(恕刪)


我覺得....

伊朗會想盡辦法動用核彈(或是至少髒彈)去對付以色列了。

畢竟,現在花資源對付美國在中東的基地,都會陷入「攻擊鄰國」的問題(因為美軍中東基地都在伊拉克、科威特、巴林....)等國家,也只能「損傷」美國實力一點點

集中火力在以色列身上,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復仇效果與威嚇能力
lls613

有可能的情況,由巴基斯坦運送核彈到伊朗,再由伊朗發射,可以欺敵。

2025-06-22 21:32
EricChang

我覺得此時再分散兵力、導彈去對付美國顯得不智。要是我的話就集中所有資源給最重要的敵人一擊。

2025-06-23 11:44
伊朗福爾多等三處核設施遭襲後,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迄今為止,尚未報告這些設施外部輻射水平有所上升。

包括福爾多核設施所在的庫姆省老百姓、反映說沒聽到劇烈的爆炸聲,整個庫姆省的社會秩序如常,沒有任何驚慌失措的表現。

所以啊,喪事喜辦,川普這分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又贏麻了!

當然也不排除特朗普心里的小九九-----給以色列有所交代。

反正我已經打了伊朗核設施,後面的還得靠你自己啦!
smallbeetw

沒有測到核輻射外洩代表沒打到

2025-06-22 14:07
越來越多消息顯示,美軍此次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效果可能沒有特朗普宣稱的那麽好。
根據Maxar 6月22日最新衛星圖顯示,此輪美軍空襲,疑似只擊中了福爾多核設施的隧道入口處:








這是今天早上戈壁灘上疑似B-2投彈位置,這一地點距離伊朗福爾多核設施所
在位置還有3.5公里遠






在襲擊發生後不久,根據伊朗福爾多附近的地震儀數據,該地區沒有檢測到任何疑似大型炸彈爆炸的震蕩記錄:

轟炸機具體情況怎麽樣還不太清楚。
CNN報道:沙特的核監管機構表示,美國空襲後海灣阿拉伯國家並未檢測到核輻射
現在X上很多說擊中通風井

加拿大國防技術專家、工程師
Mike Mihajlovic寫了這篇:

擊中一個通風井,並不代表成功實現了深層穿透。

地下軍事設施——尤其是像福爾多(Fordow)這類戰略重要的加固結構——並不是以直線、脆弱的路徑設計的。它們的通風系統是為了具備冗餘性、欺敵性與生存性而特別打造的:

通風井很少是筆直的。它們通常採用傾斜、曲折或階梯式的路徑,以降低直接動能打擊能夠深入造成系統性損害的機率。

假通風井很常見。許多通風井是刻意建造的假目標,用來吸收或誤導來襲彈藥。這些假設施可以模擬真實的通風特徵(熱能、聲學、氣流),甚至包括可被偵察發現的假建築結構。

通風井的幾何設計具有戰術考量。真正的通風通道可能包含水平與垂直的組合、內部防爆隔板,或是強化的瓶頸區段,目的都是在即便遭到部分穿透時,也能將損害限制在局部。

某些先進的碉堡採用分布式微型通風系統,使用散佈於廣大區域的狹小通道,而不是一兩個大型通風井。這類設計更難被偵測或阻塞。

軍規等級碉堡的地下通風策略,是為了承受部分坍塌、維持空氣流通、並隔離受損區域,以確保整體系統的可存續性。


因此,關於「擊中通風井」的說法,應當持懷疑態度,除非有明確、可驗證的證據顯示炸彈不僅命中了通風井,還成功穿越進入路徑、避開誘餌,並深入——很可能是數十米甚至上百米——足以造成實質損害。

在這些設施中,通風系統不是弱點,而是陷阱——針對不了解這些地下網絡有多精密工程化的分析師與攻擊者而設。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