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這天才在AMD完成ZEN架構,讓AMD大打INTEL後突然跳槽INTEL,著實讓我嚇出一身冷汗,想著AMD才漸入佳境,怎麼就又埋下一個伏筆,但是老天沒讓我失望,沒多久Jim就離職了,我想大概是在INTEL不受重用,只能說INTEL錯失一個又一個的機遇跟人才,而所有原因歸結於那個無知的董事會
中國的老諺語很正確,千里馬一直都在,缺的是伯樂呀
Intel證實知名晶片架構設計師Jim Keller因個人因素離職
比如我在另一篇提到的INTEL前任CEO安迪格羅夫
1994年上市的奔騰曾經出現過一個錯誤問題,FDIV出現一個浮點除法BUG
INTEL工程師分析這個錯誤只會在CPU每運行90億次才會出現一次
對一般電腦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電腦必須使用2萬7千年才會發生一次
當時INEL內部開會,高管一致認為這個問題不用理他,忽略掉就好,甚至都不需要公布
而安迪格羅夫堅持公開問題,以及道歉,並全面召回這顆CPU
他的這個決定造成了INTEL4.75億美元的損失
現在的錢可不是當年的錢,這是當年INTEL CPU部門6年的營收
就是他的這種堅持,把INTEL帶往全球CPU霸主的地位
---
所以INTEL是怎麼失敗的?
敗因之一
蘋果要研發新的智慧手機,讓INTEL給第一代iPhone供應晶片,被INTEL拒絕了
原因是當時INTEL並不看好這種手機的市場,覺得功能亂七八糟的
INTEL當時覺得手機用來打電話就夠了,上網或者工作還是要靠電腦的強大功能
INTEL當時認為消費者不會接受智慧手機這種在設計上就已經失敗的產品
其實INTEL是對的,因為在智慧手機之前就有個失敗前例PDA,硬體以及當時網路技術都不夠卻想把電腦功能整合進掌機,導致操作不流暢,介面也對操作者不友善
但蘋果換了思路,是以手機跟小程式為出發點來做的,不是當成掌上電腦在做,硬體跟網路技術也比當年PDA強得多,所以第一代iPhone才能夠獲得成功
敗因之二
英特爾在2014年14NM晶片問世的時候稱霸地球
本來按計畫10NM可以在2016年問世,那時候消費者就能享受到相當於12代CPU的性能
但INTEL卻不打算跟荷蘭ASML購買光刻機,想自己研發
結果沒搞出來,搞到2020年才開始生產,2021年才開始穩定產出
以至於在2017年先被三星跟台積電研發成功7NM
然後AMD看準機會跟台積電合作
先是使用14NM做出了Ryzen1000,以及12NM做出Ryzen2000
接著在Ryzen3000就用上了7NM,從這一代開始全面輾壓INTEL至今
如果INTEL按照計畫研發與投產,晶片技術現在應該還是最領先的
跟AMD的差距也會有三代以上,AMD將永遠無法跟上INTEL
敗因之三
就是AI運算的部分INTEL不知道腦子哪裡抽了,居然沒打算跟進
導致在AI計算晶片的部分被NVIDIA輕易拿下市場,跟白送差不多
---
以上三點,每個都是重傷害
而最大敗因應該是第二點,因為這是INTEL的核心產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