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DeepSeek是開源的,OpenAI空有open字眼卻閉源。
——————————————
距離深度求索推理大模型 DeepSeek-R1 發布已經過去約一周時間。
然而,在海外社交媒體,乃至於華爾街上, DeepSeek-R1 的熱度竟然才剛剛開始螺旋式上升。
1月24日,在國外大模型排名 Arena 上,DeepSeek-R1 基準測試已經升至全類別大模型第三,其中在風格控制類模型(StyleCtrl)分類中與 OpenAI o1 並列第一。而其競技場得分達到1357分,略超 OpenAI o1 的1352分。
這是繼 DeepSeek-V3 在剔除 OpenAI o1 等閉源模型排名開源模型類第一後,DeepSeek-R1 向全球最強 AI 大模型的再一次進擊。
就在 Arena 放榜之後,全球關於 DeepSeek 的討論再次升級。驚嘆,溢美,甚至陰謀論都層出不窮。與此同時,美股市場 AI經濟的狂歡,也開始在 DeepSeek 的影響下顫動。
美股的警鐘
就在 DeepSeek-R1 獲得風格控制類模型得分第一之後,鮮有發聲的圖靈獎得主,Meta AI 首席科學家 Yann LeCun 24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當人們看到 DeepSeek 的表現,驚呼‘中國AI正在趕超美國’,但這種解讀有誤。更準確的結論是:開源模型正在超越閉源系統。DeepSeek的成功得益於開放生態,其創新基於前人成果的持續叠代。
DeepSeek-R1 的發布,宛如一顆沈重的石子打入AI行業與AI投資的湖水之中,甚至開始令越來越多人警覺 AI 投資可能存在的泡沫。
美股大V “THE SHORT BEAR”在社交媒體上表示,DeepSeek 創造了一個 AI 巨頭們的痛苦時刻,而投資者必須對此敲響警鐘。
“如果擊敗 OpenAI 所需要的金額是 5500萬美元(包括5000個 H800 GPU和500萬預訓練費用),那麽這個行業的商業化會比很多人預想的要快很多。”
該博客還指出:“根據紅杉,美國AI公司每年必須產生約6000億美元收入來支付其AI硬件費用。如果不跟進(投資支出)就會被淘汰,那麽大額資本支出以保持競爭力就是必要的——但現在看來,這種冒險行為變得越來越無利可圖。”
包括海外媒體 Vital Knowledge,德國世界報知名市場評論員 Holger Zschaepitz,都不約而同地把 DeepSeek 稱之為“美國股市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