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共同社》9日報導,中國2023年版核能專書「中國核能年鑑」記載,2022年中國19處觀測站的輻射調查結果,13座核電廠排水當中,放射性物質「氚」含量,和日本東電公司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含氚量年排放上限22兆貝克;其中位於浙江省的秦山核電廠,2022年排放的含氚量高達202兆貝克,是福島核電廠排放的核處理水含氚量9.1倍。
《共同社》報導表示,中國長期以來反對日本排放核處理水,堅持認定水中含有其他放射性物質,並宣布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海鮮產品,問題至今難以解決。
日本福島核電廠2011年遭受311大地震海嘯,為冷卻核燃料廠內3座反應爐熔毀後的核燃料團塊,每天大約製造90噸汙染水,至今累積超過130公噸,東電公司將這些核汙水淨化這些核廢水中除了「氚」以外的物質,變成「核處理水」(ALPS處理水)後,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
東電公司取得日本政府、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檢驗審核,認可核處理水已經過海水稀釋百倍處理,每公升含氚量不到1500貝克,符合日本境內、WHO訂定的國際安全標準後,於2023年8月24日開始排放這些核處理水,2023年度分為4次排放,目前已排放3萬1200噸,根據東電2021年試算結果,若持續以階段性方式處理這些核處理水,最快也要2051年才可能排放完畢。
原來中國才是真正的排氚大戶
https://tw.news.yahoo.com/%E8%B7%B3%E8%85%B3%E6%8A%97%E8%AD%B0%E6%97%A5%E6%9C%AC%E6%A0%B8%E5%BB%A2%E6%B0%B4-%E4%B8%AD%E5%9C%8B%E5%AE%98%E6%96%B9%E8%B3%87%E6%96%99%E8%87%AA%E6%8F%AD-%E6%A0%B8%E9%9B%BB%E5%BB%A0%E6%8E%92%E6%94%BE%E6%B0%9A%E6%BF%83%E5%BA%A6-%E9%AB%98%E5%87%BA%E7%A6%8F%E5%B3%B69%E5%80%8D-04500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