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超3000架!為啥美國F35戰機並不好,卻反而十分暢銷呢?

"最近,美國低端五代機F35系列戰機一反幾年前客戶不斷砍單的常態,訂單越來越多。據美國媒體報導,F35訂單已經突破3000架,並有望突破6000架!

這就奇怪了,因為業界普遍認為F35除了隱身性能之外,其他指標大都很普通,甚至有點差勁,按理說它的銷量不該這麼好。

那麼,F35系列戰機究竟差在什麼地方呢?
1、腹部凹凸不平,遠不如殲35平坦,對隱身性能有不利影響。

F35戰機腹部凹凸不平,遠不如F22和殲35腹部那麼平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隱身性能。美國媒體曾報導,F35在模擬對抗中被F22以大比分優勢打敗。

2、身材臃腫,氣動阻力更大,最高速度僅1.6馬赫,連FC-31都不如。

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戰機中後部機身縮徑可以有效減小飛行氣動阻力。因此殲35、殲10C等戰機中後部都採用縮徑設計。然而F35卻不是這樣的,簡直就像身材臃腫的胖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它的最高速度僅1.6馬赫,而一直被吐槽推力不足的FC-31最高速度卻能達到1.8馬赫。

訂單超3000架!為啥美國F35戰機並不好,卻反而十分暢銷呢?

3、為減重,降低結構設計強度,超音速都可能導致解體。

鑑於自身身材臃腫導致空重超過設計指標,為減重,F35不得已降低結構設計強度。這也導致F35甚至超音速都可能導致解體。據報導,以色列的F35戰機就曾在執行完對敘利亞空襲後,機身出現多處破損的情況,技術人員發現原因是機身設計強度太低導致的。

4、單發設計導致F35C尾鉤距離後起落架太近,導致著艦時難以鉤住攔阻索。

F35C尾鉤與後起落架的距離僅2.2米左右,遠小於二戰後美國裝備的各型艦載機。這導致F35C著艦時很難鉤住攔阻索。

5、單發設計導致F35C抗損能力遠不如雙發艦載機。

對於F35C這種單發戰機來說,最怕的就是發動機出故障,一旦出故障基本只能墜毀。而雙發戰機就不一樣了,只要不是雙發同時出故障,飛機就能依靠一台發動機返回,抗損能力和安全性遠高於單發戰機。

當然,F35系列戰機的缺陷遠不止這麼點。

按照由美國審計署提交的報告稱,F35已被發現存在著966個缺陷,其中有110個缺陷是一類的缺陷,可能會導致安全性、可靠性降低,13個嚴重缺陷,對F35綜合性能影響很大。

訂單超3000架!為啥美國F35戰機並不好,卻反而十分暢銷呢?

大量缺陷曾一度令F35購買國想減少購買。

什麼原因導致F35戰機出現這些難以修復的缺陷呢?
其實根源出在設計上。

當年因F22太過於昂貴,令美國政府心有餘悸,於是就想再搞一款低端五代機與F22形成高低搭配。剛好當年中俄都沒有五代機,且美國政府經過評估後認為中俄兩國的五代機不大可能在2025年之前首飛,即便是最樂觀估計也不大可能在2020年前首飛,等到中俄兩國開始批量列裝五代機,美國六代機也差不多首飛甚至開始列裝部隊,仍然可以保持代差優勢。美軍認為,只要具備隱身性能,即便低端五代機飛行性能很差,仍然可以壓制非隱身戰機。

於是美國政府對F35的要求是具備隱身性能,對飛行性能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要足夠便宜。隨後,美國拉來一大幫國家出錢出力,共同研發F35戰機。這些國家的需求並非完全一樣,如果不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也不大可能出錢出力。於是,F35項目在滿足三軍通用的前提下,還要再滿足參與國家的其他要求。眾口難調,最終F35戰機整成這雞肋一點都不令人意外。當然,美國政府原本對F35戰機的飛行性能並不抱什麼期待,以至於一開始就把F35稱為多用途攻擊機,後來為了促銷,才把F35稱為多用途戰機。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俄中兩國自主研發的五代機先後於2010年和2011年首飛,還沒2020年就都開始列裝部隊。這是美軍始料未及的。

現在輪到F35戰機尷尬了:除了入門級隱身性能,它幾乎沒啥過人之處!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隱身”帶來的代表優勢,F35可能連三代機都打不過。這個時候,再想修復缺陷基本不可能,因為缺陷是設計帶來的,想要修復改動量太大,基本等於重新設計。

奇怪的是,問題很多的F35系列戰機竟然十分暢銷,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美國人太會做生意了!與F35綜合性能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第一步,忽悠“小伙伴”上“賊船”。

F35項目啟動之初,仗著F22隱身戰機憑藉隱身性能單向屠殺非隱身戰機,美國人到處吹噓隱身戰機有多厲害,同時又以F22高昂的研發成本、維護使用成本嚇唬其他國家,讓他們不敢輕易砸錢自主研發。然後推銷自己的低端五代機項目,許諾他們出錢出力共同開發就能拿到五代機,並且比自己開發更划算。

這一系列神操作過後,多個國家真的上鉤了!

媒體報導稱,F-35戰機的參與研發國家多達9個,分別是美國,英國,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土耳其,意大利,挪威和荷蘭。加上兩個只出錢不參與研發的國家——日本和韓國,美國總計為F35項目拉來11個國家出錢出力。

第二步,立法禁售F22隱身戰機,讓“小伙伴”別無選擇。

F35項目最初叫JSF項目,1996年11月16日啟動之初,已有英國、加拿大等多國有意向出錢出人參與。然而仍然有國家在觀望,期盼能夠購買F22戰機。

為避免技術洩密,也為斷掉其他國家購買F22的念頭,1997年,美國政府乾脆通過《奧貝修正案》立法禁止F22隱身戰機出口。

這下沒辦法了,其他國家只好退而求其次,乖乖出錢出人參與JSF項目。2006年12月15日,F35A首飛,約3年後俄羅斯五代機首飛,約4年後我國的殲20也首飛了。起初,JSF項目參與國對中俄兩國五代機研發能力仍然半信半疑。等到他們意識到中俄五代機性能確實還不錯,必須重視的時候,F35A也差不多設計定型了。

資料顯示,2016年8月2日,F35A隱身戰機開始交付,距離中俄兩國五代機首飛也就三四年而已。

儘管有一百個不願意,但別無選擇,歐美陣營目前僅有F22和F35(ABC)兩型隱身戰機,F22又不賣,只有F35系列可選。雖然F35系列確實有很多不足,但自己研發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設計定型,而且需要很多資金,實在沒辦法,況且憑藉隱身性能,F35確實能夠碾壓非隱身戰機。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能咬咬牙繼續買,否則等別人也裝備隱身戰機,自己反而更被動。

隨著中俄兩國五代機列裝部隊,某些國家裝備隱身戰機就顯得越來越緊迫了。況且,美國盟友之間也是勾心鬥角,甚至積怨已久,例如日本和韓國。它們都別無選擇,必須先買F35隱身戰機來撐門面。俄烏衝突更是進一步刺激了歐洲國家的隱身戰機需求。

這就形成了一個奇葩現象,購買國都對F35系列戰機不滿意,但為了國防安全,必須裝備隱身戰機,自己研發又來不及,而且沒把握一定能研發成功,只好找美國買,單機性能不夠,那就數量來湊。於是,F35戰機反而更加暢銷了!據美國媒體爆料,目前F35系列戰機的訂單總數已經突破3000架,交付數量已經突破800架。

這就跟波音737系列客機一樣,這款上世紀60年代設計的老掉牙飛機,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儘管世界各國很早就希望波音公司盡快重新研發一款新客機替代波音737系列,但波音公司看在大把錢的份上,仍然堅持持續改進,而不是砸大錢重新研發一款客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波音和空客兩家壟斷了客機市場,只要他們都不重新研發新客機,現有客機再不好別人也一樣會買。"
2022-09-24 22:59 發佈
結果台灣連爛貨F35都買不到🥹🥹🥹😆
Derek2025 wrote:
"最近,美國低端五代...(恕刪)

感覺偏頗了一點

F-35是有很多問題

但是不能否認其技術的先進

光是F-35B能讓日本的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搖身一變變成五代機航母

戰力翻的可不是一倍兩倍

再來F-35強的並不是單一戰機的機體性能而是聯合作戰能力

配合空中預警機與友機互相串聯訊息

可以實現超視距多單位的打擊能力

甚至能引導其他單位發射的導彈

利用隱身性能搭配F-15炸彈卡車

可以讓F-15在視距外就實現超強的對地對海打擊火力

而自己不發一槍一彈所以也不會暴露

敵人只會在莫名其妙的狀態下被擊毀

F-35也成功驗證可以導引標準6號飛彈擊中更遠的目標

也就是讓整個航母艦隊的防空、攻擊覆蓋範圍變的更大更廣

這種聯合作戰機制連F-22都比不上
就跟波音客機一樣吧, 明明事故一堆, 但很多國家還是得買,
不買的買的話, 美國可能會打你
因為沒得選擇,奸20跟輸57更爛只有肥35能買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因為沒得選擇,奸20(恕刪)


因為中國戰機更爛,F35可以屌打
那些國家研發階段都有投錢
不買那些錢就便宜美國了
TOYOTA也暢銷啊
Derek2025 wrote:
4、單發設計導致F35C尾鉤距離後起落架太近,導致著艦時難以鉤住攔阻索。

5、單發設計導致F35C抗損能力遠不如雙發艦載機。

當年A-7在航母也服役幾十年
海軍上一代飛行員都能活
除非新一代技術太差
sogo5370 wrote:
感覺偏頗了一點F-35(恕刪)


F35很先進,也有很多問題。

說白點,它就只是一架多用途戰鬥轟炸機,甚麼都能做,甚麼都不專精。

重點是,它的問題是源於設計上的錯誤要求,和老美軍方內部嚴重的貪腐問題。

"美軍貪污無法杜絕,F35成本僅有售價一半,500億重建資金不翼而飛

隨著美國在中東地區連連出手之後,導致這個國家成為該地區真正的“土皇帝”,為了維護中東地區的穩定,美國軍方不得不派出軍隊駐紮中東。沒有想到的是,隨著美軍士兵遠赴海外之後,貪污事件卻屢禁不止,而且胃口越來越大,堪稱是頭“兇猛的惡狼”。根據記載,曾經在2003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拉克出手,最終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而美國也並非只想將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曾經也撥款1000億美元幫助伊拉克完成戰後重建,可是卻被多名軍方大佬瓜分了500億美元,導致如今的伊拉克依舊是破敗不堪。最終50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不翼而飛,涉及其中的就包括陸軍中校和空軍中校等多名軍方大佬。

此外,美國政府還委託承包商在伊拉克建造武器庫,可是武器庫還沒有建造完畢,1000萬美元的經費就已經不知所踪。而且事發之後,一名美國女性官員因涉嫌貪污22萬美元被調查,緊接著在第二天便自殺。除此之外,曾經負責伊拉克重建工作的承包商,由於向美國政府提交貪污重建資金的軍方大佬名單,最終慘遭武裝分子槍殺。因此能夠看出,在美國軍方多名大佬參與下,伊拉克的重建工作可謂是舉步維艱,如今距離美軍攻打伊拉克已經過去了18年左右,可是該國本土依舊是殘敗不堪。

更為嚴重的是,美國的軍火公司也涉嫌吃回扣,比如說美國前總統上台後,認為洛馬研發的F-35造價過高,因此便和洛馬的老闆直接對話,隨後F-35便從原來售價1億美元降低至8000萬美元左右。而且有消息稱,每出售一架F-35就能得到3000萬美元的回扣,按照這樣的價格來看,似乎F-35真正的成本只有售價的一半左右。此外,同為軍火公司的格魯曼,曾經向美軍出售咖啡機、煙灰缸、修理專用的扳手,其中咖啡機的售價達到1200美元,煙灰缸售價高達650美元,而扳手的價格更是達到400美元。

對此外界十分懷疑,難道美軍使用650美元的煙灰缸和400美元的扳手,戰鬥力就會增強?只能說這是美軍貪腐,或者說美國貪污事件的冰山一角,想必很多沒有報導出來的貪污金額會更大,同時斂財的手段也更加瘋狂。可以說美軍內部的貪污事件不僅屢禁不止,似乎大多數軍方大佬均參與其中。

也可以說這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弊端,大多數權貴利用手中的職權便開始貪污,甚至不惜殺人滅口來毀滅證據。導致相關部門,無法獲得關鍵性證據,而且在短期內美軍貪污似乎無法得到有效地控制,甚至會日益嚴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