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Derek2025 wrote:
“侵烏Day63 俄(恕刪)


俄羅斯裝備還大量的真只有冷戰水準
火炮來說好了
現代的測距和通訊配合超少
部隊裝備和訓練的現代化真的很不夠
這些要靠俄羅斯自己更新換代真的太不實際了
真的還不如跟中國買一買來訓練
俄羅斯把資源投入在中重裝備上
車輛反正也開始用中國的了
這種火炮設備雖然數量多
但金額其實沒多大的
直接用買得比較快
遇到這種戰爭狀態
中國甚至可以像是支援巴基斯坦那樣把現役部隊裝備就直接給了
這樣對於戰爭推進才方便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然後,同一個情況,讓我們來看看一篇雞血文。

“俄軍再集結頓巴斯進攻 專家曝弱點「怕下雨」難敵頑強烏軍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2個月,烏克蘭誓死捍衛國土,讓俄羅斯軍隊接連遭受重挫,卻依然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Donbass)及南方戰線部署集結,準備持續進攻烏克蘭。英國《BBC》引述一名西方官員的戰情觀察,表示依照俄軍的戰力,恐怕很難突破烏克蘭軍隊的頑強抵抗,且俄軍戰術素養很差,再度發動攻擊之後,後勤補給出現困難的狀況將持續發生。

根據英國《BBC》報導,有官員指出,俄軍持續在頓巴斯及其周邊地區集結,嘗試進攻,但因長期訓練不足、設備維護不佳、士氣低落,指揮官也缺乏應變能力,因此一遇到真正的軍事目標,難以突破反而承受重大損失。另外,官員也透露,影響俄軍進攻的因素還有天氣,由於俄軍不喜歡在雨中打仗,明明有能力可利用公路進行部署,卻因持續降雨而停滯不前,令專家相當訝異。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這名官員表示,相較於俄軍的鬆散,烏克蘭軍隊顯得更加訓練有素,即使發現自己被敵軍包圍,後勤仍會想方設法突破重圍,替陷入圍困的部隊進行補給,反敗為勝,馬立波(Mariupol)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在俄軍已完成部署的戰區,烏軍仍展現非凡的反擊能力,利用俄軍補給線的弱點,派遣特種部隊,從俄軍後方下手進行敵後破壞,打亂俄軍的調度,好替烏克蘭爭取更多時間、拉長戰線,換取勝利的機會。”
economic wrote:
兩邊主力本來打這一陣子就都會有消耗
烏克蘭原本大概20萬部隊
應該主力都派出去了
後備的單兵作戰訓練這點時間是夠
但操作比較複雜的裝備和戰場上需要的配合
不可能夠的
所以我才不看好
且歐美給的裝備各國的
怎搭配整合
難度也很高的


以前都說過,武器沒有代差,就是消耗戰。

尤其是現代化信息化戰爭,如何蒙蔽對方的衛星,和破壞對方的戰場通訊,對戰況發展有著槓桿的重要作用。

俄羅斯太窮了,裝備沒法更新換代,是個大問題。買便宜的中國貨,其實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問題在於普丁能不能放下面子了。
Derek2025 wrote:
然後,同一個情況,讓(恕刪)


自由那就鬼扯了
客觀的來說是看個別的部隊
俄羅斯部隊中
有主力和精銳
這些絕對都是相當能打的
戰術配合也不會多差
但兩共和國也有10萬左右的民兵
這種當然就差多了

烏克蘭當然也一樣
本來在東部打八年的主力部隊
素質不會差的
這些主力直接作戰的部隊
數量可能有5萬左右
這不是小數字了
加上建設多年的防禦工事
俄羅斯要順利推進也不是那樣容易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俄羅斯部隊中
有主力和精銳

只有垃圾跟比較不垃圾
sbx700a wrote:
加拿大國會表決認定俄羅斯納粹軍在烏克蘭實行大屠殺

加拿大國會??這單位是隸屬聯合國那個單位?

醜國怕了
開始找藉口了
這意思是烏克蘭沒刺針用了
說零件不足
不供應當然是坐地起價
醜國軍工複合體公司發大財
雷神缺零件 恐2023年後才能量產刺針飛彈
2022年4月27日 週三 下午5:23
美國國防企業雷神技術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高層26日警告,由於缺乏可用零件,他們要到2023年後才能加速生產「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
法新社報導,西方國家已運交烏克蘭數千枚此型地對空飛彈和肩射式裝置,這種武器在對抗直升機和低空飛行的戰機很具效果。美方已提供烏克蘭1400枚刺針飛彈。

此型飛彈庫存已減少,而補充庫存需要時間。

美國國防部去年夏天代表國際客戶下訂價值3.4億美元刺針飛彈前,雷神已經停止生產。

這家國防承包商目前正著手重啟此型飛彈生產線,執行長海斯(Greg Hayes)與分析師通話時指出:「但我們生產刺針飛彈的物料庫存相當有限。」

雷神一直與美國國防部合作解決這個問題,但海斯表示,「很遺憾地,國防部18年來未採購刺針飛彈,其中部分零件已不能再商購」。

因此,雷神將須重新設計部份電子裝置。

海斯表示,在「我們實際見到較大量補貨的訂單進來、包括刺針以及在戰場上表現也相當成功的標槍(Javelin)飛彈前」,雷神今年將盡可能「增加生產」,但也可能要到2023或2024年才能產能大開。

標槍飛彈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和雷神的合資企業生產。

雷神下修年度銷售預測,因為制裁俄羅斯使這家軍火商無法對俄銷售新產品或提供維修服務。

不過雷神的防衛系統銷售量可望成長。海斯表示,這是因為許多國家已提高軍事預算,或填補他們送交武器給烏克蘭後「未來數年庫存」的空缺。

責任主編:于維寧
這是27/4的戰況簡介。




烏克蘭鐵路公司4月12日公布的鐵路圖,紅色為不能正常運作處


果然出現了!

有沒有大屠殺竟然是靠投票表決的?

難怪民主政治會出現希特勒這種大魔頭!

sbx700a wrote:
加拿大國會表決認定俄...(恕刪)
烏克蘭局勢|烏軍正在變成戰爭之初的俄軍?

俄烏戰爭2月24日爆發之後,俄軍進展遠遠不及預期,除了烏克蘭人頑抗和西方積極援助的因素外,至少還有兩個出自俄方軍事部署的理由,一是其補給物流調度的失敗,二是其起初的四面戰線過長。在本月初俄軍退出基輔北方戰線、連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也放棄爭奪之後,烏克蘭方反而開始要面對補給困難和戰線拉長的威脅。

首先,目前俄方的地面攻勢幾乎已完全集中在烏東頓巴斯地區的被俄方三面包圍的區域之中。其出自克里米亞的南方戰線呈現出守備和緩攻的姿態。

在克里米亞之西,俄方主要目標是要穩守其在戰爭之初奪得的黑海口關鍵城市赫爾松(Kherson),對抗反攻的烏克蘭軍,並試圖緩緩向西推進。目前,赫爾松將開始使用俄國盧布,烏方也擔心俄國會在此進行受控制的獨立公投,有報道指有當地民眾正想趕在公投前撤走(這樣將更有利公投出現俄國想見到的結果)。

在克里米亞之北,俄方依然有沿第聶伯河(Dnieper River)往北推進的意願,但其針對諸如扎波羅熱(Zaporizhzhia)等關鍵城市的攻擊似乎只以導彈襲擊為主,前線雖有持續交火,但暫時並無以陸軍大舉進侵佔領的跡象。

在克里米亞之西,馬里烏波爾(Mariupol)港口亞速鋼鐵廠(Azovstal)的烏克蘭守軍依然在被圍攻的狀態之中,失守只是時間問題。雖然俄方在只圍不攻和邊圍邊攻兩種策略之間徘徊,但卻沒有採取不惜一切人員損失迅速將鋼鐵廠攻下之勢,可見俄軍對奪取馬里烏波爾並不着急。

於是,戰爭的焦點就集中在對俄國補給極其有利的東線。由於頓巴斯地區的盧甘斯克(Lugansk)和頓涅茨克(Donetsk)有三分之一土地自2014年以來已受親俄分離主義政府管轄,而且當地烏軍要面對的三方戰爭皆與俄國領土接壤,前線與俄國後方的距離接近,這大大減少了俄軍依賴鐵路運輸補給的困難。

目前,雙方雖然依然是處於一種拉鋸戰的狀態,但俄國在哈爾科夫東南的關鍵小城伊久姆(Izyum)周邊的村落,以至該戰線前沿的地帶,也有緩慢的進展。

相較之下,烏克蘭極其依賴的西方軍備,在戰爭樣態從守備大城、在大城周邊伏擊轉變成地勢平緩戰場上的交火之際,也開始變得愈來愈重,不像可攜式的反坦克導彈一般輕易運輸。例如坦克、裝甲車、防空系統、榴彈砲等等,皆需要利用烏克蘭境內的鐵路來運送到前線。

由於如今戰事愈加集中在頓巴斯一側,這基本上就是要跨越整個烏克蘭才能到達的地方,其中還要越過將烏克蘭由南至北一分為二的第聶伯河。

這種轉變使得烏克蘭在補給上愈來愈呈現出劣勢。俄國也看穿了這一點,而加緊了對烏克蘭後方運輸基建的攻擊。而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4月25日就聲言西方武器將是合法的攻擊目標。同日,遠至在波烏邊境附近的利沃夫(Lviv)周邊的火車站,近至中部第聶伯河附近的煉油設施,都受到了導彈攻擊。烏克蘭鐵路公司當日就表示有5個火車站受到攻擊,是戰爭爆發以來最嚴重的情況。

同樣地,烏克蘭也知道頓巴斯地區的戰事在補給上對俄國有利,因此加強了對於俄國境內的運輸相關設施的攻擊。單是在4月27日,離俄烏邊境不遠的沃羅涅日(Voronezh)及別爾哥羅德(Belgorod)都有物流中心遭到導彈攻擊。烏方對於此等爆炸、起火的事件,往往不公開承認責任,不過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ikhail Podolyak)就在Twitter和Telegram上分別間接承認這是烏方所為,稱之為「因果報應」的「自然過程」。

頓巴斯之戰,某程度上,已經變成了一場補給戰。而此戰的起點,明顯對烏方更為不利。

補給能力與戰線是否過長,往往形成一種互為表裏的關係。當俄方逐步削弱烏克蘭由西往東的運輸基建之際,配合着馬里烏波爾之失讓俄國能建成從俄羅斯直到克里米亞、赫爾松前線的陸上橋樑,再加上俄羅斯對整個黑海的控制,這個時候的俄軍將有本錢在與烏克蘭對峙的其他地域展開攻勢,使面對着東部補給困難的烏軍還需要應付多線作戰。

首先,俄方可藉南方戰線往北、往西推進,分別威脅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以西的尼古拉耶夫(Mykolaiv)甚至是黑海港口大城敖德薩(Odessa)。

而近日廣受關注的更是接壤烏克蘭南部的東歐小國摩爾多瓦(Moldova)。該地親俄分離主義地區德涅斯特河左岸(Transnistria)最近多次出現爆炸,當地分離主義政府的內政部指其正面對來自烏克蘭方面的無人機攻擊。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 Dmitry Peskov)26日曾對德涅斯特河左岸傳出的消息表示「憂慮」;有報道亦指俄國官媒正在使用2月其承認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獨立之前的言詞去形容德涅斯特河左岸;烏方則稱俄國有可能在當地製造導彈攻擊,再將責任歸咎於烏方。

除了近日已有接近烏克蘭及摩爾多瓦邊境的越河橋樑受到攻擊之外,有俄國高級軍官上周亦曾公開表示控制烏克蘭南部將讓俄國有進入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據點,聲言當地有對說俄語者的打壓。種種跡象,都讓人擔心俄國可能會在此引起戰火,威脅到敖德薩,也將使烏克蘭軍疲於奔命。

補給困難,以至部分由其引起的戰線延展,有可能使烏克蘭在不久的將來就要面對最終迫使俄軍不得不放棄基輔的類似劣勢。

不過,逐步升級的補給戰、前線持續的爭持,以至戰線佈局的緩慢改變,也顯示出俄羅斯並不能在5月9日紀念敗擊納粹的「勝利日」前於烏克蘭戰爭中取得明確的階段性勝利。

此前,不少評論都估計「勝利日」將是戰爭終局大致明確的日子。但隨着5月9日臨近,從最新的形勢來看,普京大概已決定了接受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 985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