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傳貼分享]

2020/10/30,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傳貼分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曾有政治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美國「普通公民對政府的行為幾乎沒有影響」,企業的打手,為特定政黨量身打造的選制,也讓基層民眾越來越無法掌控政府,不但因此傷害到自己的利益,更為脆弱的地球環境造成危機。

文:George Scialabba(在哈佛工作時接觸了喬姆斯基,之後成為評論家,在《紐約客》等眾多媒體發表超過上千篇評論,曾被美國哲學家羅蒂〔Richard Rorty〕譽為「檢驗道德的楷模」)
譯:丁肇九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democracy),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在一個民主國家,民選代表會對其選民負責、受其選民控制,在兩年一次或四年一次的投票儀式外,通過持續的訊息揭露與討論進行,搭配現代的通訊科技,要做到這些事並不困難。

但是在美國,一般民眾對其政府的影響很小。

六年前,兩位美國政治科學家研究了政策偏好、政策結果和收入水平之間的相關性,得出「普通公民對政府在美國的行為幾乎沒有影響」的結論,能改變政策方向的僅限於收入分配最頂端的人,和代表企業(以及其他利益團體)的組織群體。

換句話說,美國是個金權政治(plutocracy)的國家。

自從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於1980年上位後開始撼動新政(New Deal)這個為美國立下二戰後幾十年繁榮與公平的基礎,大多數共和黨總統——包括雷根、小布希(George W. Bush)、川普等,都為富人實施鉅額減稅,並試圖削減或私有化社會保障與失業救濟、破壞工會的制衡能力,以及抵制民間全民醫療保健和免費高等教育的訴求。

被操作的選舉:為什麼有時候會「票少者贏」?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投票支持共和黨呢?

他們沒有。

過去十年,州和國家兩級(包括2016年總統大選)的多數選票都投給了民主黨人,只是因為美國有一個古老的選舉制度,該制度在過去20年中兩次讓總得票較少總統候選人當選,兩次也都是共和黨人(小布希和川普)。

這個系統的存在,讓一位懷俄明州的選民,擁有和57位加州選民一樣的權重。因為美國憲法很難修改,加上以共和黨為多數的小州一直拒絕放棄不公平的選舉優勢,讓這個無法反映出總統和參議院民意的制度根深蒂固。


眾議院和州議會由各選舉區選出。傳統上,民主黨與共和黨都想盡辦法操縱這些選區的組成,讓自己得到最大比例的優勢,這種做法被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編按:把選區劃分的像是變形蟲一樣,以削弱對手的投票能量)」。

但是在2010年,共和黨人請來了電腦運算顧問團隊,將這種惡行提高到全新的水平,因為許多州的選區被用電腦精算「蠑螈」,共和黨人2012年先在總得票數較少的情況下贏了眾議院,並在之後的選舉持續使用這種手法,取得超過他們得票率所應得的席位。

投票支持共和黨的都是哪些人?
當然,大部分的共和黨支持者都不是富人(差不多有五千萬人),而其動機也大相徑庭。

其中最大宗或許是福音教派基督徒。他們支持川普,因為川普承諾通過司法任命促進「宗教自由」(背後其實是對《第一修正案》的狹義解釋)和對墮胎的限制。其他人(特別是南方美國人)則從未原諒民主黨在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編按:宣布因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或來源國而有的歧視性行為為非法)。

另些(相對理性的)人,不喜歡歐巴馬和克林頓的新自由主義:他們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會加速於資本流動和工作外包、金融與各種形式的管制鬆綁,和財產私有化(儘管共和黨在國會中也支持這些做法)。

還有一些人就只是不喜歡「華盛頓」和聯邦政府,但他們總忘記這是他們的社會福利和醫療保險的來源。

共和黨選民的一大強項,是他們擁有很高的投票比例。

民主黨的支持者雖多,但其中有更多的人不投票。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更年輕、更鬆散,也可能因為他們比較不願意請假投票(美國的選舉日是上班日,這是個兩黨聯合壓制投票率的久遠手段)。

還有一個原因:共和黨針對性壓制選民的力量。種種措施包括嚴格的登記規則、減少民主黨地區的投票站、清理選民名單(Purging voter rolls,在選舉前刻意更新選民登記名單,選民不知道自己被刪除,到投票站的時候才發現不能投票),不提供或不計算郵件投票數等等。

這些舉動,都將對2020年的大選產生嚴重影響。

民主黨方面,相關的反制行為不但缺乏資金,也缺乏動力——民主黨機構似乎更關心維持對黨內的控制,而非贏得選舉。此外,共和黨所任命包括最高法院的法官,對保護選民(以及工人和消費者)的權利,一直沒什麼興趣。

財團凌駕民主,讓我們脆弱的星球危在旦夕
當然,川普和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讓有錢人更有錢的種種惡習和傷害總和,若和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危險飆升相比,幾乎是微不足道。

印度喀拉拉邦和孟加拉的洪水、加州和澳洲的野火、敘利亞和蘇丹的乾旱、極地冰層的融化、北極永久凍土的消逝、世上一半的珊瑚礁被漂白,這些都是我們星球死亡的前兆。

雖然不知道這個死亡漩渦能否停止,但川普在過去四年中卻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加快它發展:撤消環保令、禁聲或解僱政府科學家、積極推廣石油和天然氣的鑽探。這些政策再進行四年會是致命的,特別是世界的另一端有著川普仰慕者——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對亞馬遜雨林這個世界的肺,進行不斷地破壞。

拜登(Joe Biden)是一個理性又正直的人,但和歐巴馬一樣,他並不是一個在政治上勇敢的人。如果拜登當選、參眾議院民主黨都占多數,他將大規模投資再生能源,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並實施碳排放標準。但其間,共和黨人將不停與他作對。

為什麼?因為這些政策可能會使最富有的美國人——特別是柯氏工業(Koch Industries)和埃克森公司(Exxon Corporation)——變得稍微沒那麼富有。

與許多美國人一樣,我相信提升貧困地區生活水準是正義的事,即便那表示富裕國家的人必須在碳排方面稍微勒緊褲帶。

印度和中國生產的50億個新的冰箱和空調,可能會使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一度。我們阻止不了他們。但能源行業的利益是另一回事,我們美麗而脆弱的世界,可能只因為幾千個美國富豪和企業請來一幫背德的打手、掐住美國政治的喉嚨,而遭受致命的傷害,這可怕到令人無法想像。

本文原發表於The News Lens International.
2022-01-20 0:33 發佈
彎彎小島.應該現在也如此.
名義民主.其實也已經變質.

反對聲音.有可能被查水表.
質疑學位.有人慘變通雞飯.

家有賢妻.搞小三通姦無罪.
圖利廠商.一直同一家得標.

罄竹難書.難以再一一略舉.
資料一堆.網路細查會呈現.
a70569929

國民黨無法中央執政是自己無能怪不得別人....那麼多國民黨執政縣市大多政績不佳...

2024-05-03 16:51
拙火

不是民進黨太壞了嗎?謀財害命的事......

2024-05-03 17:25
2021年,美國民眾(Ashli Babbit)闖入國會示威,直接被警察蹦蹦往生;
台灣民眾闖進立法院,開箱太陽餅後,還可以全身而退
老何boss wrote:
2020/10/30(恕刪)


不了解美國的人才會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 其實美國有兩套法律. 一套是無罪定論法庭. 一套是有罪定論法庭

有罪定論法庭. 是IRS專有的.

真正要了解美國法律. 不是看無罪定論原則法庭. 而是有罪定論法庭. 看他們100年前幹過什麼才算開始了解美國

這就是為什麼今年IRS會要求去年搶劫跟非法所得的美國人. 記得報稅的核心邏輯

華人很難懂為何去年搶劫跟非法所得的美國人. 記得報稅是三小....??? 其實100年來美國都沒有變
米國民主不民主我不知道,
但是米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這個我非常肯定,
有時候還必須加上邪惡才可以形容這個資本主義國家,
米國人常在我心的算計就是,米國利益第一,
shaupenhauer456

美國不是普通的資本主義,明明是猶太資本獨裁的“資本主義”。這次以巴戰爭引發的美國內部爭議,就可以看出美國真正的統治階層究竟是哪些人。

2024-05-01 12:18
在本帳號的年紀

對美國的認識是 裹著民主外衣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 VS 共產主義, 並無優位性

所以偷換概念 使用

民主主義 VS 共產主義, 嘗試證明其優位性

萬法不離其宗, 但是台灣還是陷入其騙局
shaupenhauer456

按照馬恩理論,資本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就是帝國主義,美國就是個妥妥的帝國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對內壓迫獨裁。

2024-05-01 12:19
老何boss wrote: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democracy),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在一個民主國家,民選代表會對其選民負責、受其選民控制,在兩年一次或四年一次的投票儀式外,通過持續的訊息揭露與討論進行,搭配現代的通訊科技,要做到這些事並不困難。

但是在美國,一般民眾對其政府的影響很小。


美國民不民主

我是不知道

不過肯定是有錢人的天堂

有讓人厭惡的資本家才產生共產思想,但共產主義的施行卻更失敗~更人性的社會才是王道
老何boss wrote:
2020/10/30...(恕刪)



精確的說法是, 美國是猶太財團統治的資本主義國家
西方民主體制本來就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阿

正確一點的說法,他叫做西方議會體制
源於歐洲古代的貴族與帝皇的對抗
貴族想要力量,所以聯合起來對抗王權
最早的雛型就是羅馬議會跟長老院
不過現代民主不講羅馬,而是雅典或英格蘭,因為羅馬是帝國
當時能投票的人只佔人口約3%,只有貴族能投票
貴族聯合起來投票,給皇室造成壓力

約在17~18世紀,歐洲各國皇室為了跟貴族對抗
所以就推動選票的擴張,將公民也拉進來
最早是男性公民一票,男性奴隸半票
1920年左右西方世界開放女性投票
1965年美國開放黑人投票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貴族為了更好的爭奪權力而開放的
跟民權沒有半條毛關係

到了近代,選票的族群分類變得更複雜
同樣份額的選票,分裂出更多族群在爭搶更多權利與政府資源
誰替該族群服務,該族群就投給誰
所以西方議會體制,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體制
誰贏了,他與支持他的族群就拿走所有利益
然後輸的那方屁都沒得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