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真正血汗的H&M的工廠

原來H&M才是血汗(工廠)的源頭

注意看新聞的撰寫時間是2018年,約3年前的事情

為H&M與GAP代工成衣廠房烏煙瘴氣 亞洲女工遭暴打被摸不敢言 
撰文:高紫恩 2018-06-07 22:32 最後更新日期:2018-06-08 10:35

服飾品牌H&M和GAP提供廉價的速食時裝,不過在光鮮背後卻是女工的血汗故事。全球勞工公平組織發表兩份報告,稱有逾540名女工表示曾遭受毆打、甚至性虐待。究竟令她們生活如此不堪的罪人是誰?

國際勞工組織Global Labour Justice在1月至5月進行調查,有540名工廠員工聲稱自己遭受威脅或虐待,而涉事的工廠遍佈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等國家。


服飾品牌與多間亞洲工廠合作,報告指出H&M在印度有235個供應商。其中一個供應商的女裁縫指,她被主官抓住頭髮毆打,又向她說:「你這妓女,你這種姓的人應該待在擺放拖鞋的地方。」另一名在H&M供應商工作的員工則指,當她產量不達標準時便會被毆打。

在GAP供應商工作的女工亦有惡劣遭遇,一名在印度工作的女工每日被斥愚蠢,又被嘲笑工作不夠快速,主管又會以終止合同作威脅,「他們會拋物品,踢我們的椅子。他們不會碰我們,不會留下痕跡,以免留有證據讓警方調查。」

"當我在縫紉機工作時,批量主任來到我身後對我吼叫:『你的產量不達標。』他將拉離座位,我跌在地上。他打我,包括我的胸部。他拉我起身,再將我推落地並踢我。"
在印度工作的女裁縫

"當女生罵那些機器操作員摸或抓住她們,他們會報復。他們會向女生供應不能正常操作的機械。他們會不來修理,或是修很久。之後主任就會罵我們產量不達標。"
斯里蘭卡一家工廠女工

全球供應鏈模式造成惡果

全球勞工公平組織柬埔寨中心主管Tola Moeun指,女工每日都要面對受虐的現實,她們被迫使要追趕H&M及GAP供應鏈之中不合理的目標,「由於她們害怕在工作環境遭到報復,大部分案件都沒有上報。」

組織的美國主管羅森鮑姆(Jennifer Rosenbaum)認為女性工廠員工遭受暴力,是全球供應鏈架構造成的結果。服飾品牌的供應鏈模式有不合理的生產目標,而且供應商已低價取得與品牌的訂單,導致女工要在沒有「補水」的情況加班,在極大壓力下要快速完成工作。

H&M及Gap承諾會就報告展開調查。前者表示會閱讀報告每一部分,然後在每一個有涉事工廠的國家,讓公司團隊在廠房層面做跟進。Gap則表示對報告中的指控深表關注。發言人稱公司環球團隊都在做盡職調查,以及調查及解決該等問題。
真正血汗的H&M的工廠



這是另一家的報導
快時尚再爆醜聞!Gap和H&M供應商虐待女勞工
2021-03-30 1:53 發佈
剛剛又看到另一篇關於H&M血汗工廠的報導

這篇時間更久之前是2016年,Wallmart和H&M在這篇報導中被點名

三年半了,孟加拉的血汗工廠事件依舊慘不忍睹
#Fashion Evolution 2016-07-27

三年半前,孟加拉Rana Plaza工廠大樓倒塌,造成1134人死亡,超過2500名工人受傷,這場悲劇是孟加拉史上最嚴重的工廠意外。如今,根據《路透社》報導,有38人以「謀殺罪」遭到起訴,當地警察告訴《美聯社》,他們所犯下的罪就猶如大屠殺,到場的35名皆以無罪抗告(剩下3名是因為企圖幫助Rata Plaza工廠老闆潛逃而遭到起訴。)

聽似老天有眼,但國家紡織勞工局董事Arim ul-Haq Amin告訴《美國廣播公司》,對於起訴花了三年半的時間感到相當失望(甚至有死者家屬懷疑是否他們真的會受到懲罰?),在等待期間,他已請求許多企業和服飾品牌試圖替工廠員工的安全負責。

孟加拉接連在2012年發生失火(百餘人喪命)和2013年發生大樓倒塌事件後,將近150個品牌,包括Esprit、Puma、G-Star和H&M等歐洲企業,於2013年聯合成立了「孟加拉消防與建築物安全協議(BAFBS)」(Accord on Fire and Building Safety in Bangladesh),檢視孟加拉將近1600間工廠的工作環境。

有些品牌則拒絕簽署,反而另起爐灶自立「孟加拉勞工安全聯盟(ABWS)」(Alliance for Bangladesh Worker Safety),像是Wallmart、Gap、Target、Kohl's..等以美國和加拿大的品牌為主。而根據《紐約時報》指出,雖然雙方都是想為工作環境更好而努力,但標準不一且時常互相指責批評,對此,ABWS理事會主席Ellen O. Tauscher對BAFBS與ABWS之間的對立感到不悅,她說:「這不是雙方的競爭,而是如何攜手改變孟加拉工人生活的問題。」

關於「血汗工廠」始終是人們關心的議題,然而「協議」已簽三年,狀況劇依舊不斷。像是英國《衛報》在2016年5月的報導,根據「亞洲基本工資聯盟(Asia Floor Wage Alliance)」實際到東南亞工廠追蹤指出,在孟加拉的工廠裡,每天10~14個的工時是常態,並且是在悶熱、無法休息和喝水的工作環境下,致使常有集體暈倒的事件發生;在柬埔寨,121位受訪者中有一半的人表示,有些員工常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開除了,甚至有60%的人在離職時拿不到薪水Wallmart和H&M在這篇報導中被點名,因為工廠和員工雙方合約是「責任制」和訂單壓力影響,使得員工常必須超時加班,甚至傳出女員工會因懷孕而被開除(相關議題在成衣產業蓬勃的中國大陸也是屢見不鮮。)

「英國反貧窮、不平等與不公平的慈善團體 War on Want」資深國際企劃官員Thulsi Narayanasamy為此表示:「全球的服裝品牌依舊在剝削孟加拉的工人,三年了,工廠員工仍面對一週六天、14~16小時的工時和虐待,這些辛勞所換來的工資還無法支付三餐和貧民窟的房租。」

曾有英國版的《金融時報》發表過〈如何整治孟加拉的「血汗工廠」?〉的一篇文章,文中指出,希望將「改善工人生活」的焦點放在工廠老闆,而非品牌公司身上,但似乎一切的討論、協議和規範都是「假的」,能夠監測他們工廠運作符合勞動標準的品牌企業寥寥無幾,在品牌下單之後,是否真的如實從這家工廠出產都是個極大的大問號。這也是為什麼Fashion Revolution持續不斷在研究品牌供應鏈透明化的問題,其共同創辦人Carry Somers表示:「消費者有權利知道他們所做的這筆消費並不是使用在支持剝削、侵犯人權或是破壞環境上。」猶如關心毛小孩「用領養代替購買」的議題,我們買的每件衣服其實與製造廠商息息相關,在盲目、過度消費的成衣產業裡,你是否也該關心瞭解,衣櫥裡的衣服是從何處來???它又誰製造的呢???

熱納雅大樓的倒塌,
正是跨國血汗剝削的縮影。
miuccina wrote:
熱納雅大樓的倒塌,正(恕刪)


所有跨國公司都是壓炸工人,擠出利潤,尤其是勞工密集工業,H&M肯定有血汗工廠。
沒聽過這個牌子,
見怪不怪了,畢竟企業為了賺錢當然會想用最低廉的價格請到最耐用的員工
在台灣連一間小吃店也都會有血汗員工了
robert1328 wrote:
所有跨國公司都是壓炸工人,擠出利潤,尤其是勞工密集工業,H&M肯定有血汗工廠。


不見得跨國公司都會壓榨勞工、本國公司其實也很會壓榨勞工

不察不知道原來H&M底下的工廠才是血汗工廠一大堆,至少從2016起H&M就被爆出血汗工廠問題

結果H&M是心虛說新疆綿是血汗棉花,可新疆綿都大部分機械種植、採收了跟血汗扯不上關係

H&M作賊喊抓賊以為這樣就可以幫自己擺脫血汗工廠的印記,雖然大眾是金魚腦會淡忘,但是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事件鬧大反而讓人去反查H&M的不良紀錄
H&M 嚴重辱華

小粉紅快抵制把H&M 趕出中國

現在縮手只會讓人瞧不起
深海潛艇 wrote:
原來H&M才是血汗(...(恕刪)


美國這些運動品牌都是血汗工廠來著

Nike之所以成為美國最常遭杯葛的企業之一,不是因為他們挺黑人的生存權,而是因為他們在國內外血汗工廠裡的勞工近乎奴隸。在整個1990年代裡,Nike是社運動員和直接行動的主要目標之一,這些動員活動多半是由反血汗工廠團結學生聯盟(United Students Against Sweatshops, USAS)所組織。雖然Nike誓言清除反對行動,但是運動從未徹底消失。去年(2017),USAS號招反對Nike的全國運動,他們指出Nike正在破壞工會、偷竊取工資、口頭辱罵員工,以及營運的工廠室溫過高。Nike也拒絕工人權利聯盟(Workers Rights Consortium)的監督,並在時尚革命組織(Fashion Revolution)2017年度的時尚透明度報告中獲得36分的低分(滿分100分),原因是Nike並未公佈任何關於環境與勞工實踐的資訊。

01這幾隻1450腦殘才會挺NIKE
沒辦法 美國爸爸咩

天天吃阿鈣 wrote:
美國這些運動品牌都是血汗工廠來著
...................


還好我不崇洋一直都很少買這些牌子,沒買血汗工廠生產的產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