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軍區第58集團軍,中央軍區第41集團軍,第7、第76和第98空降突擊師的人員要在5月1日前返回常規部署地點”,紹伊古說。
上述部隊番號近期頻繁見於媒體,都是俄在邊境部署的主力。此番伴隨著他們的撤離,俄烏邊境壓力也將減少不少。
服軟還是另有謀略?俄羅斯為何一天內兩次釋放緩和信號?
同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對幾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提議做出了回應。就在4月20日,澤連斯基建議普京在頓巴斯的任何地區進行會晤。普京一直沒有回音。
22日,普京在與到訪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面時對記者表示,如果澤連斯基想改善俄烏關係,那麼自己將在任何他方便的時候與澤連斯基在莫斯科會面。
普京同時表示,如果澤連斯基想和自己談頓巴斯問題,那麼他需要先和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共和國”領導人舉行會晤,然後在和俄方對話。
普京對澤連斯基的回應,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同意了會面,這給了“一直尋求外交管道和平解決問題”的烏克蘭些許機會。
服軟還是另有謀略?俄羅斯為何一天內兩次釋放緩和信號?
普京會晤拉卡申科。
問題是,之前一直強硬的俄羅斯,為什麼突然釋放出緩和信號?是因為外部壓力太大,還是另有考慮?
實際上,俄羅斯在軍事上雖然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但實際上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和把握。近觀俄羅斯以前就說過,經濟脆弱的俄羅斯是無法與美國北約和歐盟長期軍事對峙,更經受不起主動挑起戰爭的風險。俄羅斯的一直以來的政策就是通過公開軍隊調動、大規模演習等手段努力造勢,彰顯軍事實力,以此來嚇阻西方對烏克蘭局勢的干涉。
但從目前看,美國和北約盟國並未表現出害怕,反而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並利用各種手段,例如制裁、派軍艦到黑海等,壓迫俄羅斯給局勢降溫。此外,俄羅斯強大的壓力也讓歐洲更多國家與美國抱團,相繼發生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多國借驅逐俄外交人員向美國表忠心的事情。
2021/4/22
-----------------------------------------------------------
所以,與其拖到後來力不能支,不如在目前俄羅斯軍事仍表現出優勢的情況下(在克裡米亞最後大規模軍演了一把)主動提出撤兵,顯得體面又主動,可以為將來外交斡旋做好準備。
而普京選中在此時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是有著現實考慮。多國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出臺制裁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決議,已經體現出俄羅斯在歐洲的被動局面,但最關鍵的仍是俄國內情況掣肘。
眾所周知,俄羅斯民生長期沒有明顯改善,民間積怨不少。尤其是4月21日,俄羅斯反對派在各地組織了大規模遊行集會,支持被捕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雖然21日沒有出現大的騷亂,但反對派表示還要在未來舉行遊行。因此如果俄當局處理不好,那麼這可能成為俄羅斯內政問題的一個爆發點。所以,如果能趁現在與烏克蘭達成某種程度的默契,那麼也有利於俄羅斯當局集中精力解決反對派以及一系列潛在的內部危機。
所以,近觀俄羅斯認為,俄方一天內釋放兩個緩和局勢的信號並非偶然,而是在外在壓力和內部矛盾的雙重壓迫下做出的靈活之舉。如果未來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外部局勢,那麼俄羅斯將迎來一個寶貴的視窗期,將為解決內部問題留下時間。不過,是否能如願,還要看美國等國這兩天的表態。
要開戰了 到底有誰去救了烏克蘭小姐姐
-----------------------------------------
頭條揭密》烏克蘭內戰一觸即發 國際擔憂北約與俄國爆發戰爭
02:522021/04/08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烏克蘭最近內戰情勢益發嚴峻,3月以來西烏克蘭陸續將重兵集在東烏克蘭附近,烏官方更頻頻與北約組織(NATO)將領會面,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議程。與此同時,莫斯科也開始向東烏克蘭增兵,國際上已經預料烏克蘭內戰很可能再次爆發。現在外界擔憂的是,涉入烏克蘭內戰的北約與俄羅斯是否因此捲入戰爭而形成兩大集團之間的軍事對抗,如果真的發生,中國的動向可能會更令美歐國家煩惱。
烏克蘭的自脫離蘇聯後,內部就分為親俄派與親歐美派,該國西部的州說烏克蘭語的民眾佔多數,政治立場親歐美,東部則以說俄語民眾佔多數,立場上親俄。在2014年屬於東部州的克里米亞州通過公投併入俄羅斯之後,東部的另3個州頓涅茨克、哈爾科夫、聶伯彼得羅夫斯克也想仿效,烏克蘭為此出兵鎮壓,爆發第一次的烏克蘭內戰,當時西烏克蘭部隊輕敵冒進遭到截擊後落敗,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隨即宣布獨立,後來經過談判兩州仍留在烏克蘭,但獲得政治上的自治權。
從今年3月10日左右陸續傳出西烏克蘭與東烏克蘭交界處多次違反停火協議,有多達158起相互砲擊事件,西烏克蘭部隊為此開始大量往交界處增兵,據估計已有近千輛裝甲車與重砲等大型武器運往交界處,西烏克蘭政府軍原用於威懾克里米亞俄軍的圓點導彈旅也調來支援,網上還傳出網友拍到的具有攻擊能力的TB2無人機已部署到東烏克蘭頓巴斯附近。媒體刊登多張圖片顯示,數架美製C-17全球霸王運輸機陸續從土耳其飛往烏克蘭,機上運送的很可能是烏克蘭政府軍急需的武器裝備。
近期烏克蘭媒體還發現,在政府軍集結在東烏克蘭附近時,俄羅斯也往其西南部靠近東烏克蘭的地區調派部隊與大量重武器,包括自走砲、榴彈砲、步兵戰車和其它輔助車輛,數量相當於一個集團軍所需要的武器裝備規模。據專業人士分析,東烏克蘭各州擁有大量曾在前烏克蘭政府軍任職的專業軍人,雖然有豐富作戰經驗,但缺乏武器裝備,尤其是重武器,2014年因西烏克蘭戰術錯誤而僥倖獲勝,這次已不可能如法炮製。不過,這次有俄羅斯提供大量軍火,情勢將與上次內戰大不相同。
在雙方各自重兵集結之際,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4月6日更宣佈要對俄軍全體進行戰鬥準備檢查,雖未言明目的,但整束裝備與部隊擺明要準備應戰,讓外界認為這次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內戰的決心非常堅定。俄羅斯強硬表態並非無的放矢,北約提供烏克蘭政府軍大量裝備,俄羅斯也不能閒著,至於國防部長紹伊古的戰備表態,針對的是烏克蘭將領與北約陸軍司令部司令克勞蒂爾將軍會面。據指出,克勞蒂爾會參與西烏克蘭政府軍的指揮與戰術諮詢,北約將另外派遣RC-135偵察機收集戰場情報供烏克蘭政府軍運用,同時北約的海軍將在地中海與波羅的海兩個方向追蹤俄羅斯潛艇,以掌握俄軍可能直接參戰的風險,且將派遣4艘戰艦進入烏克蘭南部沿海的奧德薩港(Odessa),與烏克蘭海軍進行聯合演習來為政府軍助威。
當地媒體指出,西烏克蘭政府軍近日已開始試探性朝東部地區進行砲擊,大規模交火可能會在最近發生。目前雙方在交界處部署的部隊數量,西烏克蘭約有11~12個旅,基本已布滿整條戰線,東烏克蘭方面的部隊人數相對少得多。西烏克蘭有北約將領參指揮,加上軍事顧問與情報支援,相對地東烏克蘭除了有俄方的戰術援助外,還增加了電子戰與防空、特種部隊支援。
烏克蘭內戰情勢已箭拔弩張,雙方集結這麼多部隊並開始挑釁式砲擊,顯然都做足了開戰的準備。目前雙方背後的北約與俄羅斯還只是在下指導棋與提供軍火裝備階段,北約部隊與俄軍暫時還不會直接參戰。不過,兵凶戰危,一旦內戰開打,情勢的發展可能會出乎各界的預料,若真的爆發北約與俄羅斯的衝突,國際上最關注的將是中國的動向。以目前美歐與中國關係觀察,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中俄聯手對抗歐美,如此烏克蘭將成為如同冷戰時期進行代理戰爭的戰場,曠日費時的戰爭打下來,受影響的就不只是歐洲,而是全球所有的國家。
3月18日
俄羅斯召回駐美大使了

-----------------------------
啃
我3月13日發這則廢文
新聞到16日才出現
整整晚了3天的舊聞
還不如不報
烏克蘭準備武力「收復」頓巴斯地區 烏東衝突情勢加劇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烏克蘭的主權爭議領土頓巴斯(Donbass)地區,近來緊張情勢加劇,儘管分離主義者與親烏克蘭政府勢力名義上還維持自去年夏季以來的停火狀態,但基輔與莫斯科之間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會影響到這場已歷時7年戰爭裡最久的一次休戰,在3月12日的零星衝突,已經造成烏軍至少1人陣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 Advertisement -
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報導,3月12日,一名烏克蘭軍人在頓內次克(Donetsk )西南的馬林卡 (Mariinka)遭狙擊手殺死,這是今年初以來第13名遭殺害的烏克蘭軍人。
雖然雙方互相指控彼此打破停火協議規範,事發的因果關係也很難釐清,但最近一次的事態惡化原因,很有可能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制裁國內的親俄政治領袖梅德韋丘克(Viktor Medvedtchouk)有關。
根據《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分析,烏克蘭內務部長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正在著手準備武力「收復」頓巴斯地區。與此同時,烏克蘭外交部也證實,烏克蘭已經在頓巴斯和克里米亞地區集結了重兵,只需要總統一聲令下就將展開行動「收復」被「佔領」的領土。
《聯合國新聞》指出,歐安組織(OSCE)輪值主席、瑞典外交大臣林德(Ann Linde)介紹了她在未來一年的優先工作,尤其包括解決烏克蘭衝突以及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去年爆發的新一輪衝突。
林德指出,烏克蘭及其周圍地區的危機仍然是歐洲安全秩序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因此,她於1月對基輔和頓巴斯的接觸線附近地區進行了擔任輪值主席之後的首次訪問,並親眼看到了特別監測團工作人員的奉獻精神和勇氣。
林德強調,「他們的工作對實現和平至關重要,必須確保他們在烏克蘭各地不受阻礙地開展工作」。
原文網址: 烏克蘭準備武力「收復」頓巴斯地區 烏東衝突情勢加劇 | ETtoday軍武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315/1938903.htm#ixzz6pEEtbpyO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烏克蘭要開戰了,
是不是該救救烏克蘭小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