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不要旨望甚麼百國聯軍圍攻中共了.
"1月28日,德國著名報紙《漢堡早郵報》( Hamburger Morgenpost)網路客戶端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三天,連續批評美國拜登政府“拉幫結派”對付中國的“結盟冷戰”行為,並向歐洲國家和世界,解釋了德國之所以堅持這一立場的原因。
默克爾說,德國不會參與任何美國主導的、旨在“圍剿”中國的行為,同時她也奉勸其他國家,也不要參與這一“霸道”行為!因為它除了給歐洲團結和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危害之外,不會有其他的任何好處!
默克爾表示,“結盟冷戰”,是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在外交上的一個新型的提法。它是“一個國家反對另外一個國家崛起的,最赤裸裸的表述。”德國認為,中國有崛起的權利。美國無權要挾其他歐洲國家,服從服務於美國“自私自利”的做法。
根據該報網路版的介紹,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三天以來,利用不同的國際場合,連續表達上述立場。德國媒體認為,這是極其罕見的現象。它反映了德國人對於中美之間,愈演愈烈的“冷戰”的極度憂慮。特別是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在其國內右翼勢力的推動下,愈來愈毫不掩飾地“反華行為”,以及迫使各國,特別是歐洲國家,不得不進行“選邊站”的強烈不滿。
“尤其是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本週二在華盛頓毫不掩飾地,發出了對中國進行新的威脅與製裁,同時嚴厲批評了歐洲,不該背著美國與中國簽訂投資協定,引起了部分歐洲的巨大反感、不安與躁動。”
前天(26日),默克爾毫不客氣地拒絕了歐盟委員會與美國,要求德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呼籲,並且積極地回應了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此前一天(25日)提出的,有關發展世界多邊主義的呼籲與倡議。
默克爾說,“發展國際多邊主義,說白了就是發展國際間的大民主。它與各國的民主理念,高度契合,並行不悖。它是世界民主主義的一次最新型的實踐!”
她批評美國一方面呼籲民主,另外一方面卻又在國際間,壓制民主,打擊其他弱小國家行為!她認為,這才是,最值得譴責的、赤裸裸的國際霸權主義。
1月27日,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以《默克爾站在中國一邊避免集團式冷戰》為題,報導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前天(26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 )演講時,反對美中對峙中的結盟行動,她強烈表示“非常希望避免建立這種反華集團”。
默克爾指出,如果說這邊是美國,那邊是中國,而我們正在圍繞一個或另一個而結盟,這對很多社會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不是我對事情,應有的理解”。從實質上來說,對德國而言,這是一種新型的“國際暴政”!
與此同時,默克爾還提到了中國國家領導人。她說:“他和我達成了一致。我們都看到了世界多邊主義的必要性,以及它對於遏制霸權主義的重要性。”
默克爾還表示,她對中歐投資協定的達成“非常滿意”。她認為這為歐洲在未來20年內的經濟復興,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與支撐。特別是對於德國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默克爾,還呼籲各國領導人應該“向前看”,“加強世界衛生組織”,以應對其失敗。她說,拜登重新加入世衛組織的決定,是發出了“非常好的信息”。但是,她希望拜登不要像特朗普時期那樣“不負責任”,以及“率性而為”!
默克爾密集的反美國“結盟冷戰”的系列表態,立刻引起了國際輿論的一片嘩然!它猶如在歐洲政壇上,投下一枚重磅炸彈
西班牙政府發言人認為,冷戰是歐洲國家21世紀的“集體政治恐怖回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反應了歐洲國家內心最真實的擔憂。而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的發言,加劇了歐洲國家對於世界產生新冷戰的極大擔心。
法國政府副總理讓•本內克,在本週三(27日),巴黎的一次外交視頻會議上說,“法國政府基本上支持德國的這一看法。在疫情肆意橫行的當今世界,圍剿中國不具備建設性。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大戰,已經嚴重擾亂了國際經濟生產的供應鏈。給歐洲國家的經濟復甦帶來最嚴重的威脅。”
瑞士《達沃斯論壇報》說,美國拜登政府的“結盟冷戰”宣示,是不負責任、不顧大局的“暴君行為”。它不但嚴重威脅歐洲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並且嚴重破壞了歐美的內部團結。特別是拜登政府要求,其他歐洲國家“選邊站”的行為更是嚴重撕裂了國家。這一點,他與特朗普政府的“自私自利”並無不同!"
"關於默克爾的外交發言的巨大爭論,與此同時,也蔓延到了亞洲。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最近表示:沒有多少國家,希望加入把中國排除在外的聯盟。這已經道明:國際社會需要的是合作,制裁只會帶來反制裁。
日本政府前天(26日)發表聲明時指出,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實施“大規模的種族滅絕政策”。所有對中國的指控,根本是站不住腳的。而“結盟冷戰”,不僅不可能,反而還會破壞東亞的發展。日本政府沒有辦法參加針對中國的“結盟冷戰”。
在這場關於默克爾外交發言的“世界激烈大爭吵”中,調門最高,聲音最響,跳得最歡的,當屬台灣執政的民進黨“台獨當局”。
台灣所謂的偽“副總統”賴清德,就強烈指責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是對“世界民主體制和自由價值觀的背叛。更是違背了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承諾。”
針對德國總理默克爾外交發言,所掀起的這場世界範圍內的輿論風波,恰恰證明了國際上最深入人心的公道之理。
一切正如意大利《米蘭時裝報》,所指出的那樣,“中國是近幾年國際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引擎,是經濟領域裡表現最好的'優等生'。指責中國,不但不公平,而且更容易引發眾怒。”。"
https://mp.weixin.qq.com/s/-f66ESErzD4vOsB-9vggzQ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