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香港在逐漸的走向衰落?

多維新聞/多維客/財經/內文
李止戈+關注香港在逐漸的走向衰落?

在弄清“香港在如何走向衰落的問題”之前,需要明白香港是如何崛起的!

香港是中國大陸和西方經貿交流的中轉站。 這個條件在二十世紀下半葉達到最優,使得香港一躍成為國際級的大都市,只不過這樣的機會,之前之後都很難再找到。

從1840年英國割佔香港開始,直到朝鮮戰爭爆發,在這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香港有著不錯的經濟發展,但是遠沒有日後經濟發展的搶眼。 原因在於,當時的香港並沒有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佔據不可替代的位置。 因為,當時的中國對西方市場幾乎是完全開放的,外國人員、資金、貨物、都可以暢通無阻的直接進入中國內地,沒有必要繞行當時被英國控制的香港。 而香港在當時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的是側重於軍事方面,而非商貿中心。

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加之中國一度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封鎖禁運,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繫幾乎被切斷。 可由於中國倒向了社會主義陣營,蘇聯爲當時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亟需的資金和技術援助,因此作為當時與西方聯繫的窗口--香港的優勢地位也無足輕重。

後來中蘇關係的破裂,中國從蘇聯獲取資金和技術的渠道越來越狹窄,而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對外部資源的需求則一直有增無減。 在此情況下,中國自然而然的轉向西方以尋求可替代的資源。 而這種轉向的標誌性事件就是七十年代著名的“四三方案(中國1970年代初向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計劃) ”。 以“四三方案”為代表,中國和西方經濟體系開始重建聯繫。 而這種聯繫也開始由小變大,逐漸演變成為全國性的對外開放。

但儘管中國大陸確定了開放的基本政策方向,可在實際操作層面上還存在著層層的難題。 由於當時中國的辦事規則和貿易規則與西方存在截然的不同,同時政策上、法律上對直接來自西方的人員、物資、資金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限制,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國在對西方資源 獲取方面存在滯後性和緊缺性。 而這恰恰成為了香港崛起的條件。

作為當時既熟知中國大陸又因在英國統治下熟知西方貿易、法規的香港,迅速成為了中國大陸和西方經貿往來的中轉站。 除此之外,香港甚至還充當了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橋樑。 因為從1980年代兩岸關係緩和開始,直到兩岸建立“大三通”之前,大陸與台灣地區之間的人員和物資往來大多是從香港轉道。

因此,數量巨大的轉口貿易讓香港成為了亞洲地區首屈一指的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以及隨之而原來的金融中心。

可是,九十年代以後,尤其是香港回歸之後,這種有利的地位卻開始逐漸褪色。 很多香港人將其歸罪於香港特區政府的無能。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地,以及臺灣地區的聯繫日益密切,直接的貿易往來更加便捷,香港原有的中轉站優勢逐漸的喪失。 畢竟,香港作為貿易中轉站的地位崛起,從根本上是源自于當時中西方交流的不暢,而這也僅是一個短暫而非永久性的問題。 只不過這個短暫性的問題持續了將近一代人的時間,以至於被這一代人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情。

當然,香港再次騰飛發展的路徑也並非要只有充當貿易中轉站。 就像公司轉型一樣,香港也許要進行適當的轉型。 可今天的香港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成功的轉型」。 以當前香港有利的條件,旅遊業是一個可選擇的目標。 畢竟相較于出境游,香港還算是一個比較廉價的旅遊目的目的地之一。

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的香港人對於發展模式的轉變還沒有意識到,甚至是沒有心理準備。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與內地遊客之間發生衝突的新聞見諸于報。 其中由於「問題奶粉」讓不少大陸居民前往香港大批量採購奶粉,引發了香港市民和輿論的強烈反響,如「內地人搶了我們的奶粉」等等。

而香港作為一個轉口貿易起家,以自由貿易為榮的商業城市,最後竟然以動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阻止遊客購物,這不僅讓人想起鴉片戰爭前的清朝:獲悉外國商人大批採購瓷器絲綢,市面上貨源緊張的消息,清政府不僅沒有擴大生產, 而是禁止商品的出口。 當年的清政府沒有受到資本主義的洗禮,尚屬情有可原,可今天的香港呢?

所以,很多香港人並不知道香港發達的真正原因,不理解香港的崛起是依託大陸的市場的結果。 所以,在糊裡糊塗中發展起來,又在糊裡糊塗中停滯不前,很有可能在糊裡糊塗中又衰落下去。
2019-06-21 21:07 發佈
liulisisuo wrote:
多维新闻/多维客/财...(恕刪)

當然,這篇文章也有講漏的地方。香港的崛起不僅僅得益於充當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超級聯絡人和對外開放窗口的原因,也有六十七年代,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當時,香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完全是這種全球重新分工的結果。當八十年代後,各項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後,香港製造業並沒有隨之升級,而是直接轉移到了中國內地。所以,九十年代以後,香港幾乎全無實體經濟。現在香港的主要經濟支柱是服務業,尤其是金融和所謂工商服務業,產值大,但是吸納就業的能力沒有製造業強。

香港打著二製反中國
只能說好自為之
阿共不是國名黨這個窩囊廢腐敗集團

liulisisuo wrote:
多維新聞/多維客/...(恕刪)


多維新聞~~你們的大外宣~~匪媒~~自己看就好

愛。回。家 wrote:
多維新聞~~你們的...(恕刪)


奇怪了,小粉红们骂多维新闻,1450们也骂,

老司机 wrote:
奇怪了,小粉红们骂...(恕刪)

老司机 wrote:
奇怪了,小粉红们骂多维新闻,1450们也骂,



你被這位罵,

不是很稀奇的事。

很多人都被他罵過,

這個人在這裡已經罵人罵到小有名氣。

大家都知道。

呵呵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嚴謹的說,
應該是衰退。
一百多年港英經營積累,
中國再加把勁,
怎麼折騰,
香港有他的優勢,
都不會太差。

深圳一個市已經超越香港多少了?
20年前,
香港生意人都去深圳買房,包二奶,
兩邊經濟差太多了。

sking17 wrote:
嚴謹的說,應該是衰...(恕刪)

sking17 wrote:
嚴謹的說,
應該是衰退。
一百多年港英經營積累,
中國再加把勁,
怎麼折騰,
香港有他的優勢,
都不會太差。
深圳一個市已經超越香港多少了?
20年前,
香港生意人都去深圳買房,包二奶,
兩邊經濟差太多了。


確實是這樣的。

想當年......。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香港的崛起只是一個時代的偶然
失去橋樑的功能後
香港的走向衰落則是一個必然
原本只是個小漁村
就應該回到小漁村的正常狀態下

DandelionJack wrote:
你被這位罵,不是很...(恕刪)


我哪一句話是罵人?

請自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