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3日,羅馬城郊的馬達馬別墅吸引了上百位記者,中國和意大利領導人在這裡舉行會談,共同見證了29項合作協議或意向書的簽署。
與中國簽協議,意政府高呼勝利
中意經貿合作近日受到全球媒體關注,儘管遭美國“反對”,意大利仍舊作出獨立判斷,於昨(23日)天正式成為首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的G7國家。
據新華網3月23日報道,應意大利共和國總統馬塔雷拉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3月21日至24日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發布中意關於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公報。
公報強調了意大利重申奉行一個中國原則;雙方一致同意,維護堅實、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雙方歡迎簽署政府間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等立場。
另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3月23日報道,意副總理迪馬約(Luigi Di Maio)當天向媒體介紹稱,中國領導人此次訪意,雙方簽署的經貿合作協議共價值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0億),而這一數字在未來很可能隨着更多雙邊合作協議的簽署被提升至2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20億)。

路透社報道截圖
他說:“對於我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在這天,意大利製造取得了勝利,意大利勝利了,意大利的公司們也都勝利了。”
據路透社報道,訪問間隙,兩國簽署了29項合作協議或合作意向書,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銀行、貿易及旅遊等領域,其中10項是與意大利企業展開合作,其他則是與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合作。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與意大利副總理迪馬約 視頻截圖
《華爾街日報》還稱,迪馬約透露,兩國正努力在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下月訪華時敲定其他協議。
“意大利優先”
眾多外媒注意到,周六(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意總理孔特共同簽署了,意大利加入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的諒解備忘錄。

3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羅馬同意大利總理孔特會談。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法媒指出,意大利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預示着,身為歐盟、北約等重要歐洲及國際組織成員國的意大利,成為了首個加入這一中方倡議的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組織七國集團(G7)的成員。
2019年,意大利的經濟增速預測僅為0.6%,意政府迫切希望找到刺激經濟和重振建築業的方法。
此前,美國曾數次對意大利有意加入“一帶一路”發出“警告”。《華爾街日報》就在《不顧美國憤怒,意大利簽署了中國的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一文中聲稱,意大利與中國簽署協議,將就“一帶一路”展開合作,這令意大利的美歐盟友感到擔憂。

“不顧美國憤怒,意大利簽署了中國的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華盛頓郵報》則認為,意大利的參與為中國“進軍”西歐提供了一條至關重要的道路,也象徵性地推動了其與美國的經濟角力。
23日,迪馬約再次強調,“意大利仍將完全信守對西方盟友的承諾,但同時也應在貿易問題上將意大利的利益放在首位。就像一些美國人說的‘美國優先’一樣,我也要繼續重申:在商業關係上,‘意大利優先’。”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習近平23日在會談時指出,中國和意大利分處古絲綢之路兩端,開展“一帶一路”合作天經地義。在中國語言里,“天經地義”這四個字透着一股硬氣。孔特總理回應說,意中兩國有着上千年交往史,為雙方友好合作長遠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習近平說,中意要以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為契機,推進各領域互利合作。孔特表示,我們很高興抓住歷史機遇,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天經地義的合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東西交往傳佳話,中意友誼續新篇”
此次中意合作並不止於經貿。
據路透社3月22日援引消息人士報道,意大利足協(FIGC)和意甲方面將於24日與中國官員舉行會談,預計簽署一份未來合作意向書,內容可能包括為中國媒體提供多媒體內容,以及為中國足球提供專業意見等。
另一位消息人士稱,他們可能會探討在中國舉辦一場意甲比賽的可能性。此舉可能需要得到亞洲和歐洲足球聯合會以及國際足聯的批准。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另據新華社3月23日報道,當天,在中意領導人共同見證下,雙方代表交換關於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這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開創了中意兩國文化遺產合作的新里程,更為國際合作開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樹立了新的範例。


央視記者秦曉猛拍攝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意大利《晚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東西交往傳佳話 中意友誼續新篇》中所說:“回首50年,中意關係深耕厚植、碩果累累。展望新時期,中意合作欣欣向榮、前景廣闊。中國人民期待着同友好的意大利人民攜手努力,為兩國關係發展培育更加艷麗的花朵,讓中意友誼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