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遊說盟邦封殺中國電信大廠華為之際,德國可能開放華為布建5G行動網路。華爾街日報報導,華府已警告柏林,華為如果參與德國5G網路建設,美國向德國分享的情報將受限。
美國駐德大使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上周致函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提到德國如果開放華為或其他中國設備廠商參與5G網路建設,美國將無法和德國安全部門維持相同合作水準。
歐洲多國安全部門倚重美國情報對抗恐怖主義,報導指出,這是美方首度明確警告盟邦,如果不封殺華為,美國可能縮減安全合作。
美國官員近幾個月積極遊說盟邦,禁止華為和其他中國廠商參與關鍵通訊基礎建設,理由是這些業者可能和中國政府分享資訊。但德國政府表示,沒有跡象顯示華為會運用設備刺探用戶,華為如果符合基本安全條件,應取得5G工程競標資格。
格瑞尼爾在信中指出,安全的通訊系統對防衛與情報合作來說至關重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內部也是如此,而華為和中興通訊等中國廠商可能破壞情報交流機密性。
北京流傳一則新耳語,「有錢人喜歡購買水果手機,窮人裝有錢才買蘋果手機」。這顯然有悖於常理,因為水果手機價格比華為貴
那為什麼流傳這個悖於常理的耳語呢?其實是隨著中美對5G科技冷戰,耳語甚囂塵上。 向來神秘低調的天狼星任正非,
兩個多月馬不停蹄接受外媒專訪,展現華為早是橫跨歐亞非版圖的 中國「民族企業」,遭受美霸抵制下揚言轉向英國市場。
網上有人發起「支持華為、支持中華民族品牌、支持中華民族企業標竿」活動,還有人得意地說,「華為終於成為美帝害怕的模樣了」
。連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都不禁感慨,「同樣是國產手機,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小米卻不是民族驕傲?」
無獨有偶,電影「流浪地球」最近在大陸火紅,票房飆上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影片主要投資人吳京,他因主演宣傳民族主義的「戰狼」系列而為人熟知,成為「大國崛起」、「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代言人,新片更被視為「太空版戰狼」。在電影預告片中,吳京與一名俄羅斯人走在太空站內,俄羅斯人自豪地說:「太空站都是我們俄羅斯人建的!」吳京對他相視一笑說:「Yes, I agree!」鏡頭一移,對著太空站「Made in China」的大字定格大特寫。
這部中國科幻大片,在豆瓣網成為民族主義者 VS .美霸帝國主義的戰場。支持者認為這是部偉大作品,
沉浸在「揚我國威」的興奮中;而反對者厭惡民族主義情緒,認為這部不及格電影卻受到吹捧,只是重覆塑造「偉光正」形象。
中共當局喜歡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華為手機到「流浪地球」,從任正非到吳京,
這兩個絕佳典範落實了抽象語彙。尤其在中美貿易戰與科技冷戰的當頭,
中國彷彿一覺回到百年前八國聯軍列強侵凌的局面,使得中國民族主義的情緒需要有個出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