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加坡人的中文為什麼非常好


------------------------------------------------------------
2019-03-12 20:16 發佈
影片裡的都是少數優秀的人,比較接近老百姓的是這些
個人覺得語言只是工具,可以溝通就好,除非要當政客

母語是中文學校官方是英文

其實歐洲很多國家也是這樣雙語, 三語, 四語,都講得很溜,

因為都是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各種語言通行於國內,聽久了也會講
可以更好的,当年新加坡华侨组建新加坡中文大学,被李光耀强行关闭,全民学英文搞种族融合,中国强了才又重新重视中文,所以新加坡非华人族裔不会说中文的很多。

新加坡是很功利向的国家
JES45 wrote:
[embed]htt...(恕刪)
JES45 wrote:
---------...(恕刪)


新加坡人中文非常好? Mandarin 嗎?...

mindcry wrote:
影片裡的都是少數優...(恕刪)


我觉得文字也只是工具

不知道台湾人对繁体字和简体字之争是怎么看的。
我偏好寫簡體字,閱讀的話要看情況,字體大的喜歡繁體,小字體就是簡體,繁體看起來都糊在一起了
所以只是工具,要看情況來用

另外搜索資料的話偏好用原文語言,如果是印度文,就用翻譯機去搜索&閱讀,儘量不要看第二手的
所以未來AI才是王道
現在就是要加強影片即時翻譯,才能看懂其他國家的政論節目,目前用機器來語音轉英文還是太爛了

JES45 wrote:
我觉得文字也只是工...(恕刪)

JES45 wrote:
---------...(恕刪)


這是李光耀的國家政策 ,仿自台灣, 它大力推行華語

其實老一輩的新加坡人都是講福建話
在鄭氏王朝控制南洋到日本, 和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海上貿易的時期, 這也是官方語言

福建話 是唐朝時的官話
福建漳州人與臺灣和新加坡的漳州移民後代,所拜的 "開漳聖王" 陳元光為唐代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 。
陳元光是唐玄宗賜贈為豹韜衛大將軍,臨漳侯,謐忠毅文惠,後又追封他為潁川侯,賜「盛德大祀之坊」。
陳元光墓在漳州浦南鎮石鼓山, 墓碑 為:「唐開漳陳將軍墓」。

不同於整個河南, 陳元光的故鄉固始縣有一種固始方言(其實是唐代官話),是和閩南語/台語相通(唐代官話) 。
只是現在的河南已經換了一批人, 早就不說這種中原古語了! 說這種話的人搬走了
但是李光耀本人是 共 福建話

他說 說華語有利, 福建話 "無錄用" 對咱(lan)不利
那沒有每日共(kóng), 是無流利

但是新加坡人真的知道"福建話"的源由, 是當時中原人說的話,是大唐的官話,是優雅的古語, 不是什麼方言 !
李顯龍 說的

人民原本是說福建話, 是官方說華語, 造成年輕人不會說 福建話

把自己最原始有的東西丟掉了
他們不知道, 滿韃語只是向漢文借字,只有400年歷史,並非中原古語
外國傳教士就很清楚了, 明朝時他們學的是南京官話
轉眼就不通於北京滿清朝廷, 於是 英國劍橋大學首位中文講師Thomas Francis Wade才會以拉丁字母拼寫拼讀"北方官話"的方法。Wade–Giles system,習慣稱作威妥瑪或威式拼音、威氏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羅馬拼音於拼寫中文官話。

只會說普通話的人,想作出真正符合台唐代"格律"的近體詩,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入聲之為何物。
但是如果你能說閩南語/台語的話,這個問題就根本不存在了,因為閩南語/台語中非常完整地保留著入聲。
用普通話吟唐詩出現"不押韻",如果用閩南語/台語,一切都迎刃而解。

王維的《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一輩的人卻不知故鄉事了!


joy730 wrote:
新加坡是很功利向的国家


小國要立身,功利向重一點無可厚非。
JES45 wrote:
----------...(恕刪)

上次去
感覺年輕人的中文越來越差
但是英文好
也不會有所謂singlish的腔調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