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就中國問題和西方新聞自由打臉BBC主持人四十分鐘全文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就中國問題和西方新聞自由打臉BBC主持人四十分鐘全文


其中一段節選題目是(已包含於上面的視頻中)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就中國問題和西方新聞自由當眾羞辱BBC主持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IvCz-e_jw
2019-02-03 5:57 發佈

simon1989b wrote: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恕刪)


登記一下
simon1989b wrote: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恕刪)


比起台灣,台灣政客簡直是小學程度
只會說[丟嗯丟啊][西恩西阿]空洞無邏輯,重點愚民還跟著嗨
新加坡用集權將民族融合,在社區中有平均族群居住
放大到國家就是中國跟美國
中國用集權抓住眾多族群
美國用軍武及美金抓住50洲
若美國不是軍事獨霸,美元也不是通用貨幣,這國家會分裂成50國嗎
至少花美金拿護照在全世界橫著走
坐飛機還有人幫忙脫褲擦屁股,何必分裂
台灣也應該學新加坡公基金
若自備款200萬,政府也提供200萬無息貸款
像影片中[若個人想努力,政府會幫助你]
不像現在年輕一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audi58 wrote:
比起台灣,台灣政客...(恕刪)


族裔融合,以及官员问责制,这两点是我听的最有收获的地方

我甚至想到了一个问题
民粹政府,选民选上来的领导人,做错了,是一个选民选举和政客过失的复合作用行为,
但为何只追责了政客责任而不追究选民责任?
(甚至连政客的责任也没追责,贪污也能趴趴走,或者撸下来过两天偷偷摸摸上了另一个肥缺)
再就是,选民的责任,因为法不责众,没有任何惩罚——责任与奖惩并未对等,
因为还要有下一次选举,谁敢惩罚民众得罪选票?无异于政治自杀

这就导致没有惩罚就没有反省,民众的自以为是更加放大,然后,民意的正态分布发生变化,继续选出更差的人上来,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simon1989b wrote: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就中國問題和西方新聞自由打臉BBC主持人四十分鐘全文
...(恕刪)

不是喔, 內容在談新加坡式的民主, 不是談 中國問題
樓主可能看不懂他們相互之間的" 揶揄 "
開頭還瞞怨 英國徹離 新加坡 (其實這是李光耀長遠的計謀,先組合各馬來聯邦一起獨立,再讓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踢出來),如果新加坡要單獨獨立出來, 英國一定不會放手

在新加坡如果新聞的標題和內文不符, 新加坡政府會要求該媒體重新刊登"新加坡政府聲明"的全文

主講人和主持人都同時認同, 星國是小國, 星國的制度無法比擬中國這種大國

所以,他只比較了同時都屬於大國的印度和中國
他說了區分是 accountability
但是 他可能是印度裔 , 比較了解印度的情況, 他是批評印度沒有accountability .
但是他拿星國的概念, 卻不知中國的 accountability , 是用於派系之間相互鬥爭的, 同一個派系也是沒有 accountability.

星國教育他們是新加坡人, 新加坡的國父,官方說法並不是李光耀, 而是英國人萊佛士爵士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
新加坡河畔的泊船北碼頭,碼頭上矗立著萊佛士爵士銅像,銅像是為紀念萊佛士爵士這位新加坡的開埠者而立。

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他38歲那年發掘了新加坡,新加坡在他的自由貿易觀念影響下迅速成長,成為亞洲第一個自由貿易港。
萊佛士爵士將新加坡稱為“我的小孩”,而新加坡人則尊稱他為“國父”。

新加坡頂尖學府萊佛士書院、萊佛士女中和萊佛士初級學院, 地鐵有 C1 Raffles Place Station , 有萊佛士酒店(新加坡最好的五星級飯店)
simon1989b wrote: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恕刪)


辯才無礙, 很像學者, 標準的新加坡的觀點, 但是...說服力缺缺, 很狹隘.

看來...所謂民主還分成不同的形式, 各國民情也不同, 很難說好與壞.

世界各國何不開放移民限制, 人有選擇自己認同的民主生活. 不喜歡當地民主方式, 就移民到喜歡的國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