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我不是藥神》爆紅 官方懼民眾爆發緊急降溫
反映中國癌症患者遭遇的現實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國內上映後受到民眾的認同且激發情緒,官方緊急要求媒體冷處理以免引發全民反彈,中國癌症病人救助志願者群體指出,電影和官方宣傳,將患者買不起抗癌藥歸結為外國的專利保護,但實際上中國政府禁止進口抗癌藥降價,才是問題的本質。
中宣部周日(8日)口頭傳達給媒體的指令稱,正在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各媒體要遵守不採訪、不報導、不評論、不轉引的指引。此外,官方還要求官媒加強輿論引導,將批評的矛頭指向外國藥企,強調中國政府已對進口抗癌藥實行0關稅,並正在努力要求外國藥企降價。
這部反映中國白血病患者無力購買進口抗癌藥,被迫轉向印度購買廉價仿製藥,遭抓捕和打壓的現實主義影片,上演後迅速走紅,上映4天票房即突破13億元。儘管影片迴避了官方在公共醫療服務上,不投入資源的本質問題,並將責任推給了外國公司的專利權保護,亦不能掩蓋癌症患者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事實,依然讓正在呼籲全民免費醫療的中國社會產生強烈共鳴。在中國官方定價機制下,進口格列衛的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此前,因藥企諾華方面實施贈藥方案,患者實際購藥價遠低於現採購價格 。
台灣好的醫療環境要真的好好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