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弄清一件事,到底是驱离居民,还是关闭不合法、有潜在风险的公寓。
整件事的起因是由于有某公寓因为消防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引起大火,于是相关部门下发政策,关闭这些公寓。
公寓限期关门,自然而然原住户需要寻找新住处,注意,是可以寻找新的地方居住的,并非某些人所描述的赶出北京。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人关心的“低端人口”被驱离。
我并不认为这个政策是完美的,但对所有公寓进行一定监管,确实可以大大降低类似于盗窃、火灾等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或许各位圣母、人权主义者帮着出个主意,想出一个更好的政策,既避免了危险发生,又可以让所有人安居。
而某些外媒所报道的“这些“低端居民”为北京付出了太多,最后被驱逐”,我觉得简直是个笑话,理由很简单,到一线城市来是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报酬,并非义务劳动。换言之,你劳动所应得的报酬一分不少,在这过程中没人承诺可以保证居所。
当然政府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推行政策,比如夏天。但不能否认的是,任何时候推行,都会有人不满,有人受到影响。
码了这么多字,我仿佛看到了在平行世界,另一个北京政府不作为、导致了更大的灾难,圣母和人权工作者又跳了出来……
北京近來雷厲風行清拆違建,大批外地弱勢租戶遭驅趕,而過往見諸政府文件中「低端人口」用詞,也因涉及歧視意味,引發巨大爭議;該用詞去年首見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和人民網,隨後也多次出現在北京地方政府文件。
而北京政府這波整治行動,也波及部分高端白領人士。BBC中文網引述在北京從事出版業、化名莫先生的白領指出,他與室友租在北京朝陽區十八里店的一棟公寓,該公寓環境佳,卻接到告示,要求住戶3日內遷出。
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于華直言,自己一位學生已經博士畢業,且是大學教師,是「高端人口」了吧,但其所租住房子也在清理範圍,被勒令在一周內搬遷。
北京市大興區日前違建戶公寓大火釀成19死悲劇,讓政府決心拆除大量違建戶;但拆遷過程不只過於粗暴,讓許多低收入戶頂著寒冬無家可歸,也間接引爆輿論對不少政府文件出現「低端人口」用詞的不滿。
----------------
連北大博士都被驅離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