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看mobile01很久了,很少發帖,個人喜歡臺灣的自由,也交過幾個臺灣的朋友,都很友善。
我老家就是大陸河北農村(河北邯郸曲周县),現在父母仍然在務農。個人在這方面比較有發言權,說下我家的真實情況:

1991年:開始上小學,正常八歲入學9塊人民幣學費,我當時7歲,年齡不夠,我媽跟校長說好話,校長收了18塊人民幣才答應我入學。家裏很窮,比較算不錯的是,從沒餓過肚子,自己家有種些麥子,白面饅頭管夠,自己家種有蔬菜。很少穿買的衣服,記憶最深的是我媽白天務農,晚上在家做衣服,不然我們就沒衣服穿,看別人穿買的衣服會很羨慕。小學二三年級以前最想有雙買的旅遊鞋。上小學前看到村裏過一輛摩托車,能追很遠,因為沒見過。家裏有的好東西就是剛買沒多久的14寸彩色電視機,農用三輪,落地電風扇。媽媽有一臺縫紉機。當時按照我爸媽說的,1萬塊就可以新建一棟房子。那時候過年,七大姑八大姨爺爺奶奶給紅包,標準價格是1元。每年大概收到十幾元紅包,大部分上交給爸媽,留1塊歸自己。

1995年:村裏沒有公路,是那種煤渣鋪的路,每家都有一口井,裏面出來的水是有一點重,燒熱水容易起水垢,但是還是很甜的。那時候都是家裏自己建房子,找工程隊。每年家庭能存到1-2萬人民幣的话,父母高興的不得了。每個家庭基本是靠農用三輪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燒柴油的,基本沒有靠牲畜的。停電頻率比較高,尤其是打雷下雨,所以家裏常備蠟燭。父親抽煙只抽7毛錢一包的無過濾嘴香煙,1.2遠的迎賓過濾嘴香煙都不太舍得抽。小學三年級時第一次放風箏玩,爸媽舍不得給我買,就仿照別人家的風箏,自己做了一只,把竹簽沾水,在火上以適當的溫度加熱,細竹子就會永久定型,去小賣鋪買的線和窗戶紙自己糊。終於有風箏玩,還是很開心的當時,天天盼著起風。家裏做飯一般都是煤爐或者柴。我是家裏最小,經常負責做飯,他們幹農活。這時候過年紅包,標準價格是2-3元。仍然大部分上交給爸媽。

2000年:變化不算很大,主要是村裏開始大量普及有線電話,VCD機等,還有就是摩托車暴增,我家當時買了兩輛,現在都還有8成新,用的越來越少的原因。收入會有增長,這時候大概一個家庭一年凈收入2-3萬算是比較不錯的。我媽基本上再也不自己做衣服鞋子給我們穿了,基本靠買。1996年左右買了我家第二輛農用三輪,舊的馬力太小,也太舊了。目前這辆農用車仍然在用,已經舊的不成樣子了。1996-1999讀初中,生活費每周5塊人民幣,過星期放假幫父母幹農活,學費200元左右。上初中前,爸媽帶我130塊買了一輛二手28自行車,給我上學用的,一直騎到我2002年高中畢业。

2005年:這五年一個主要的變化是移動電話暴增,沒人再安裝固定電話,還有就是兩輪電動車代替了摩托車,爆發式增長,我家每隔幾年就會買一個,價格1500-3000人民幣不等。1999年到2002年在县城讀高中,每周生活費20塊,學費250塊,高中食堂一個饅頭兩毛人民幣,一個菜2-5毛不等,1塊人民幣以內就可以吃飽,和朋友一塊吃,每人1.5塊人民幣中午可以吃西紅柿炒雞蛋。2002年-2006年貸款讀大學,學費5500元,除去貸款和獎學金,每年從家拿3000就可以夠生活。家裏最大的變化是哥哥結婚,花了很多錢。雖然家庭收入在提高,但是蓋房成本也大幅升高,自建的一棟房子前後花費了10萬塊左右。這時候年齡大了,大部分人都不好意思要紅包,小姨給了最後一次紅包50元,自己花了。

2010年:這五年最大的一點幸運是,這時候家裏的空氣還是很好,也大概是最後可以看到藍天白雲的幾年。家裏做飯主要靠煤氣和電磁爐,基本不會斷電,有次斷電是因為一個電力變壓器被雷劈了,停了快3-4天的電。電動或者燃油的輕便的農用小三輪取代笨重的農用三輪成為村民的運輸工具。還有就是農村醫療保險慢慢普及,農村人看病,很多都可以報銷。政府最終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農民從以前種地交稅,變成了每年收到政府的種地補助。

2017年:這幾年變化也比較大,村裏最終全部鋪成了公路,一直到家門口,村裏附近就是4車道環城公路。家庭汽車開始普及,爆發式增長,價格5萬到20萬居多。另外就是電動汽車開始獲得青睞,增長非常快。很少再看到摩托車,因為他需要牌照,完全被被兩輪電動車和家用汽車代替。再有就是村裏有些空洞化,自己蓋房的越來越少,稍微有點存款的都在縣城買商品房(3000-5000一平)。家裏安裝太陽能,自來水,網絡,電視盒,空调,电冰箱,燃煤供暖设备等(記憶中除了自來水這幾樣都是這几年新加的)。一年家庭收入6-8萬的話,村民會比較滿意。但是基本看不到多少藍天白雲,空氣汙染極其嚴重。我媽目前65+,前兩年才學會了用智能手機和電腦,我爸67歲,仍然不會用,只會用諾基亞的老手機打電話,喜歡用機頂盒看電視。還有就是村裏開始出現綠化,小公園等設施。這時候父母給外孫,孫子紅包,標準是50-100元。


另外,河北農村在大陆處於中等稍微偏下一點的水平,優秀的人都被大城市吸走了,也沒多少大的產業。唯一的好處就是處於平原地帶,土質比較好,主要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水平,高於甘肅等地區,但是遠遠落後於廣東農村,個人目前在深圳,有個廣東的農村朋友,家裏花了100萬,自己建的別墅,在我們那簡直不可想象。

---------------------------------------------------------------------------------------------------------------

農村的教育:
1991-1992:小學一二年級,剛入學時,我媽給我用碎布縫的書包。學校沒有教室給我們用,就自己從家找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板凳。坐在露天的地方面朝墻壁上課,學校把一面墻抹黑當黑板用。一直等到高一屆的畢業,我們才搬進教室。有了教室,但是教室數量不夠,所以很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教室前排坐的一年級二年級學生,後面就是四五年級學生。老師給我們上課時,高年級的學生必須裝沒聽見。老師給高年級上課時,我們裝沒聽見。所以,當時跟我哥還有我二姐,三個人同在一個教室上課。現在還記得我二姐有次給我媽打小報告,說我在教室搗亂,不好好學習。這兩年之间只有學習成績第一名和第二名兩個人有個課桌用,學校的獎勵。

1993-1994:小學三四年級,三年級時沒有教室給我們用了,因為學生人太多,村委會就把村委的房子騰出來給我們當教室。用木板搭建的一排排臺子,當時感覺這條件要上天了,因為以前連個這種臺子都沒有。村委的房子有窗戶沒有玻璃,所以村裏就買塑料布把窗戶封起來,不然冬天得凍死。每個教室都會有個燒煤球的爐子,學校買煤球給我們換,給學生取暖。

1995:小學五年級,這時候有了正式的課桌,雖然很舊。當時覺得教學的硬件條件真的太好了,自己用那麽大一個課桌。

小時候(1997年前)大部分家庭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很多同齡的很聰明,初中沒上完就輟學了。我很幸運的是我媽很重視教育,也很感謝我媽。她對我上學最大的鼓勵就是經常跟我說“上學會學到很多知識,你姥爺的幾個兄弟姐妹都有學歷,過的都很好,而你姥爺小學畢業,就當了一輩子農民。只要你學習好,借錢也會讓你上大學。”我沒上過幼兒園,7歲上小學,小學的所有老師,沒有一個是高於初中學歷的,記得我一個小學三年級(當時大概1994年)的女性語文老師20歲左右,小學畢業。小學入學一個班級40多人,到最後上初中的不到20人(9年義務教育,所有人都可以上,只是自己不想上或者父母覺得沒用), 上完初中的低於10人,最後考上大學的低於5人,上到重點大學的兩人,有研究生學歷的一人。

現在觀念和條件出現了很大變化,哪怕最差的學校都有了很完善的課桌和教室等基本條件。所有家庭都會爭相送小孩到重點學校,條件很好。父母要求小孩必須上學,小孩就讀大學的比例大幅升高。以我哥的大兒子來說,我嫂子每天監督他做作業(而我媽從沒實際投入時間管過我學習),有不會做的就教到他會。還會經常討好老師,讓老師格外關註自己的兒子。還準備把兒子送到市立中學讀,雖然花費會比較高。我哥兒子上小學期間,每天只學校吃一頓,夥食費大約5-10塊人民幣,家長接送。放假會上各種科目的補習班。

---------------------------------------------------------------------------------------------------------------
農村的家庭收入提高從1995年的一兩萬到現在的6-7萬主要有幾個因素(經濟作物):

1. 生產效率有所提高/資源配置更加高效
如耕地:1995年基本是靠農用四輪,自己耕地,大概一上午甚至一天可以耕一畝地。現在是有人專門從事耕地行業,有專門的大馬力機械,兩三個小時輕輕松松4-5畝地。村民只需要付錢就行。

如大棚蔬菜:以往村裏很少有大鵬蔬菜,基本靠天氣,到適合的天氣種適合的作物。現在滿地都是大棚蔬菜,冬天12-1月份,外面空氣結冰,大棚裏照樣可以生長很多作物。如我父母現在有的一個大棚為例,寬大概20-30米,中間高度2米,一個大棚占地1.25畝,還有幾個稍小的。例如:小茴香在12-1月份在大棚耕種,3-4月份就可以收割,純綠色,價錢高位在2-3塊人民幣。

如蔬菜幼苗:以往冬天村民需要自己育苗,天氣太冷,成功率很低,經常幼苗被凍死。現在有專門的從事培育幼苗的公司,村民付錢購買就行。

2. 畝產有所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
以前灌溉需要用河水較多,碰到沒水時,只能用淺層井水。
現在比以前有更多的資源可用,如村裏集資建了不下十口500米的深水井,專門用於蔬菜灌溉,有灌溉管道直接通到田地。我父母認為的灌溉水質量排行: 深層井水>河水>淺層井水

大棚蔬菜導致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蔬菜,土地閑置時間變短,所以增加了每畝地每年的產量。

農用肥料農藥更加多樣,以往農用肥料,只有縣城一個小場子生產的化肥。增產效果非常差,現在市場上的化肥五花八門,效果好的非常多。農藥也類似。


3. 蔬菜價格上漲
小時候4-5月份的茄子高位能賣到4-5毛一斤,父母就很高興。現在高位1-2塊,很正常。

4. 蔬菜銷售更為方便
小時候我還經常跟著我父母出去零售蔬菜,近的幾公裏,遠的幾十公裏,走街串巷,一畝地產量幾千斤甚至超過萬斤,想賣掉很傷腦筋。一車蔬菜1000斤,可能幾天都賣不掉。
現在是我家附近3000米左右有一個大型的蔬菜批發市場,有專門的蔬菜批發商。簡單的議價後,整車批發,一車蔬菜2000斤,只要行情還可以,20-30分鐘搞定。有一次我爸摔傷了胳膊,只負責議價跟收錢,買家找人裝卸貨。整個蔬菜市場旺季一天交易量大概幾十萬斤。再由專門的中大型的批發商送到北京甚至廣州等中大城市,小型批發商一般在附近縣市銷售。

以上是我想到的幾點,可能還有其他的,我沒想到的因素。

---------------------------------------------------------------------------------------------------------------
我自己没有照片,下面几张是从网上找到的,类似我家的图片

轻型农用三轮(估计载重<750kg)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重型柴油农用三轮(估计载重<2000kg)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大棚蔬菜内景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大棚蔬菜外景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蔬菜批发市场一角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蔬菜批发商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比较专业的寿光蔬菜大棚外景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大型蔬菜大棚支架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很像我家14寸环球牌彩电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手动喷雾器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汽油喷雾器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类似妈妈的缝纫机
真實的中國大陸農村現狀
2017-10-28 12:14 發佈

PCCom0514 wrote:
看mobile01...(恕刪)


閱~

建議可以轉成繁體字會比較有人願意花點時間看

看mobile01很久了,很少發帖,個人喜歡台灣的自由。
我老家就是大陸河北農村,現在父母仍然在務農。個人在這方面比較有發言權,說下我家的真實情況:
1995年:村里沒有公路,是那種煤渣舖的路,每家都有一口井,裡面出來的水是有一點重,燒熱水容易起水垢,但是還是很甜的。那時候都是家裡自己建房子,找工程隊。每年家庭能存1-2萬人民幣,父母高興的不得了。每個家庭基本是靠
農用三輪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燒柴油的,基本沒有靠牲畜的。停電頻率比較高.......


謝謝建議,轉了。以前接觸過幾個臺灣的朋友,覺得人都很好,想多交流,多認識幾個

天天吃阿鈣 wrote:
閱~建議可以轉成繁體...(恕刪)
PCCom0514 wrote:
个人喜欢台湾的自由。

請問除了不能罵政府之外,您的生活中有甚麼不自由的地方嗎?

其他一些物質方面
1995前落後台灣較多
2000年以後基本都趕上了

我也來自農村
其實還滿懷念小時候
1970左右吧
務農生活雖苦
但民風純樸
治安良好
夜不閉戶
不用每天和別人比較
生活其實比現在輕鬆許多


台人基本工資 22000 x 12 = 264000 除4.54 年薪大概58000?

兩邊比較起來好像是差不多。

就看農村有沒有機會變新區。那就差很多。

深圳就不用說了,一套房抵種一輩子田了。
早些年的问题是农村出现过很多案件,政府不作为。现在是网络不让自由的用,当官的都是大爷,有些话网上不让说,意见不让提。这些都很严重的,我在欧洲待了很久,比较下就知道哪个好了

1995年左右,有一两年,出现了很多犯罪团伙,偷盗猖獗,有邻居晚上把农用三轮轮子卸掉,才敢安心睡觉,公安不管,村里自己成立了夜间巡逻队。一个没逮到。不过后来好了,所以治安也没那么好

目前只能期待改善

Tennisgoman wrote:
請問除了不能罵政府之...(恕刪)
警察太少,好多偷东西的事情基本不管。骂政府平时爱怎么骂怎么骂,上网的话讽刺还是可以的,直接用脏话有一定风险
Tennisgoman wrote:
請問除了不能罵政府之...(恕刪)


大陸不是不能駡政府,
是不能駡黨中央政府,
若是地方政府做不好,是可以駡的。

在台灣,都可以駡,但好像駡都沒有用。
這樣平實的文章多好,總有人愛用極端的例子代表一個群體,非常不好。
农村很累很累的。我小时候6-7岁就开始帮父母干农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只要回家,不管是星期天还是假期,都是帮父母干农活。十岁以前就会开农用三轮,脚连离合器都够不到。大人累的就更别说了,那时候听爸妈说的最多的就是累累累。。。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台人基本工資 220...(恕刪)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