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世紀末,清朝政府就已正式把南海納入中國版圖,並由廣東水師負責各群島的巡防任務。1810年出版的[大清萬年一統地量全圖]等清政府出版的各式官方地圖中,也早已把南海諸島歸在領土範圍。越南政府曾出示一份清朝地圖,指稱其中並未包括南海,那是因為他們用的是[皇朝直省輿地全圖],此份地圖只收錄[行省等級]的行政區,自然不會加註南海。

大清萬年一統地量全圖中的南海諸島
ok我知道有點搞笑,但受限於當時的測繪能力,也只能畫成這樣了

時間再回到中華民國,精確的說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193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出版《中國南海各島嶼圖》,當中詳細標明南海諸島各島礁的具體名稱。

民國30年代政府出版的南海地圖,清楚可見所謂的U型線
要知道,依據當時國際慣例,一個國家若有革命等變更國體的事件發生,若無他人異議,新政府需承擔原政府在國際間得一切義務與權力。舉例來說,與八國聯軍交戰並戰敗簽訂辛丑合約的是大清政府,合約中清政府戰敗賠款分38年攤還本利,清政府只還款10年左右就結束了。但繼任的中華民國政府仍需承擔賠款義務,直到抗戰前夕才將這爛攤子收拾完畢。同理,前清政府宣稱的南海主權,自然繼承到中華民國時期。
1939年,正與中國政府交戰的日本皇軍佔領南沙群島,改命名為新南群島,並將其編入日據政府高雄州的管轄。政府當時從未放棄南海的統治權,再加上1945年日本戰敗後,政府依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光復台灣,歸日據時代高雄州管轄的南沙群島是屬於中華民國所有的正當性,又獲得進一步的強化。
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全部島礁沙灘名稱共159個,並公布施行。除此之外,當年更派出艦隊到南海宣示過主權,太平島、中業島等島名,就是以當年艦隊中太平艦、中業艦等艦名命名的。

太平艦

太平艦官兵登島合影
綜觀以上史實,我們擁有南海主權根本毋庸置疑,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問題。要說是否太接近別國領海,美國擁有關島、英國擁有福克蘭島、丹麥擁有格陵蘭等地,為何無人質疑其正當性?
海權是一國漁業、貿易、物資的命脈,影響一國的安危。從歷史,從需求來說,中華民族擁有南海主權不但有其正當性,也有其必要性。在此沉痛呼籲少數國人,勿再發表不符史實、親痛仇快的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