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中國僅用4年建成的世界最大機場,如復仇者聯盟基地

wftree wrote:
你可以在谷歌上输入“中国 中长期规划”,你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跨越多个领导人的国家级规划。例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每一个领导人可以对此进行调整,但主体上是根据专家委员会的结论来制定政策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共可以保持政策的长期稳定的原因。所以你想象中的习的随心所欲,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习的规划同样也会指导后续者。

既然國家長期政策可以維持高度穩定,就讓我更不解,習到底有什麼非連任不可的理由

wftree wrote:
如果你所谓的轮流执政是两届交替,那么就不会把这个棒交到同届手中,既不符合政治核心的设定,也无法完成代际交替,避免老人政治。所以,中共实际上是每一次交棒都是交替给下一个世代的政治团体。由一个新的团体进行新的统治。

所以完全不會有舊人留下來?而是一整批的大換血?那麼是否可以把習的連任理解成:他延長的不是自己的任期,而是為了延長他們那一個世代的任期?如果是這樣,我就比較可以理解為何習要延長任期,畢竟換掉一個人和換掉一大批人所造成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
ldw406 wrote:
既然國家長期政策可以...(恕刪)
所以他的邏輯很奇怪,一次換一大批,政局還不動亂?其實集權國家就這樣,換領導人,底下人不換,怎麼做事?怎麼建立自己的人脈,要知道那些人可能都是政敵留下來的,養著只會養老鼠咬布袋,當然一上台,換掉重要的首腦,再慢慢建立自己的人脈,也才合理,一次換掉,不但吃像難看,太明顯了,且新手上任就熟悉工作崗位?還有習任期長,底下人不就可一直在習的保護傘下,吃香喝辣到習倒台為止,因為下一任是會趕盡殺絕前任,要換血了
wengmingmai wrote:
依你判斷台灣現在是什麼制度?
民主還是民粹?


你怎不先說說看,你所謂的民主與民粹 差別是啥?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两毛回一次 wrote:
民用機場在戰時隨時可...(恕刪)


羨慕
我們桃園的機場連漏水都搞不定
要蓋這種等級的機場大概要四十年才能完工
天佑桃園 wrote:
羨慕
我們桃園的機場連漏水都搞不定
要蓋這種等級的機場大概要四十年才能完工...(恕刪)


德國有個首都新機場蓋了13年還沒完成, 大概也心有戚戚焉吧?

沒關係, 嘴砲隨人打, 話說北京的空氣已有改善, 等等可以規劃大興機場的北京行了.
天佑桃園 wrote:
羨慕我們桃園的機場連...(恕刪)

據說我們一條機捷搞了20年
你說40年也太給面子了
機車變成罵人的形容詞是有原因的
29x5x5x2 wrote:


你怎不先說說看,...(恕刪)

你還好意思反問我?
你不是很了解民主?
不然一直希望别人追求民主是搞笑嗎?
天佑桃園 wrote:
羨慕我們桃園的機場連...(恕刪)
如果台灣有跟中國一樣大?你怎不說香港要建跟中國一樣大的機場永遠辦不到,中國人說中國要有投票自由,看死前看不看的到;什麼都不同,要怎麼比?
這個大興機場就是外國人設計的,三月到倫敦參加年度 航廈展覽,大興機場的航廈大模型就掛在建築設計公司的攤位上,結果連那個模型都是台灣的廠商做的,空運過去組裝。中國是大國,國土大、人很多,但是離真的「大國」還是有一段路要走。

版主貼這麼多照片,畫面壯觀,也很美,但掛上那麼醜、那麼沒有中國元素的的國旗,實在很不搭!

看板主這麼努力辯解「中國式民主」,真讓人覺得動容,還是那句話:希望您愛的是中國,而不是中共!
engcalvin wrote:
這個大興機場就是外國...(恕刪)


外國人設計又如何
台灣造了個模型也拿來說,做個模型和建造實體是一個概念嗎?
你知道大興國際機場用了多少材料,多少工程師和建築人員?
设备国产化率更是高达90%以上

ps:不要说大兴国际机场了,就是之前的港珠澳大桥,全世界能造出来的國家不超过3个

台湾现在的问题就是面对自己停滞和别人的成就和超越,喜欢酸言酸语,挑刺的心态寻求心理安慰,早已失去了小蒋时期的那种自信和奋斗精神


-----

  近日,记者对话北京城建集团副总指挥李建华,听他讲述大兴机场四年时间从无到有的过程。李建华曾经参加过北京首都机场T2、T3、也门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四座航站楼的建设。

  施工

  每天都有500多台设备在十万平方米基坑中日夜奋战,夜里也是灯火通明。

  新京报:你们什么开始进场施工,刚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场景?

  李建华:我们是2015年8月底进场。当时是一片茅草地,周边刚拆迁完,我们在里边走,草有齐胸高。四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机场拔地而起。我觉得参与这项工程的所有工人,都感觉到很大的成就感。

  新京报:大兴机场的施工环境,给施工带来了哪些挑战?

  李建华:我们是第一个进入新机场区域的总承包单位,对新机场最核心的项目航站楼基坑工程进行施工。基坑工程有几大难点和挑战,这个区域的地质情况不太好,是河流冲积平原。但是要求特别高,因为高铁要穿过航站楼,对地基要求特别高,正式荷载加上去之后桩基沉降不能超过5毫米。

  新京报: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李建华:因为工期特别紧,一万多颗桩要在2016年2月2日前全部完成。在10万平方米的基坑中,要把这么密集的桩安装完成,所有设备都是大型设备,怎么保证万无一失,是很大挑战。我们每天都有500多台设备,在十万平方米基坑中日夜奋战,夜里也是灯火通明。最终,我们提前19天完成了桩基工程,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质量全部达到世界水平。

  运输

  专门建了两条轨道,用自制小火车把建筑材料从外围运到中间来。

  新京报:著名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参与了大兴机场的设计,大兴机场航站楼随处可见“扎哈曲线”,这些优美的曲线给施工带来的难度,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李建华:我们城建集团承接了航站楼核心区的施工,整个航站楼的主体结构是整个城建集团有史以来承接的最重要、最复杂、单体最大建筑。整个集团非常重视,就如何做好结构进行了严格的策划,集团总部对整体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

  新京报:航站楼巨大的面积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挑战?

  李建华:因为建筑面积太大,从停车楼到航站楼有1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足球场大小。怎么能将建筑材料从最边上运到最中心,让所有项目都正常工作,这个问题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

  新京报: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李建华:我们专门建了两条轨道,用小火车把建筑材料从外围运到中间来。超大水平面施工的解决方案,没有先例和规范支撑,自己设计研制小火车,经过实验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国是首创。

  新京报:材料运输问题解决后,航站楼主体工程建设有多快?

  李建华:我们在十个月的时间内建完整个主体工程,相当于每个月完成25座18层高楼。高峰时,每天就要完成一座18层高楼的建筑量。我们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屋顶的安装,各种力学结构指标完全达标。在今年钢结构的评比中,获得了中国钢结构大奖。

  挑战

  高铁和地铁进入航站楼,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在这个项目上应用了世界上最多的隔振垫。

  新京报:大兴机场开通后,乘客可以乘坐高铁和地铁前往机场内部换乘,高铁和地铁将进入航站楼,这给施工带来哪些挑战?

  李建华:高铁和地铁进入航站楼,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高铁经过时产生的震动问题,这是之前施工中没有碰到过的,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隔振加橡胶垫的问题。

  新京报:你们用了什么办法解决?

  李建华: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应用了世界上最多的隔振垫。为了解决列车运行过程中对机电系统的影响,我们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证,进行了样板实验,最终解决了机电系统的安装。

  减隔震解决后,为了让旅客换乘舒适,在建筑装饰方面,我们也用了大量减隔震措施。

  新京报:你们是如何保证创新能力的?

  李建华:我们从一开始就成立了科技中心、测量工作室等,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整个团队加起来有120多人。除了创新提升方法外,项目部还使用了测量机器人对提升的位置进行预先测算,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会通过三维扫仪采集数据,并对比最初的测算数值。最终钢结构屋面整体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最大的变形误差不超过7毫米。大量钢结构的焊接还启用了焊接机器人,确保所有重点焊接部位的实时监控,配合人工焊接和修补,实现了整体钢结构的高质量。

  新京报:大兴机场航站楼有多少专利?

  李建华:专利有四十多项。使用的设备国产化率超过了90%,技术肯定都是国产的。

  节能

  比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减少70%的灯具,而且白天基本不用开灯。

  新京报:从前期参观来看,航站楼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你能大致介绍一下吗?

  李建华:从电器、水系统到空调系统都非常智能,保证这么多人在里面舒服。整个机电系统有108个大的系统,机电管线安装非常规整,在安装的时候,我们用三维图纸给工人进行交底。

  新京报:走在航站楼里,感觉光线非常好,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建华:大兴机场航站楼是世界上首例大体量智能照明系统,航站楼的照明系统进行了系统性设计。白天基本不用开灯,使用自然光照明。并且,灯具的开关模式更加智能,每个灯都有芯片,可以调整照度。一排灯每个灯都能操作,并且加入大量智能设备,比如人体感性器、震动控制、温度控制等。这样既能保证整体效果,又可以节能。

  我们整理资料发现,首都机场T3航站楼有2万多盏灯,大兴机场航站楼只有3000多盏,加上投照灯也只有6000盏,减少了70%的灯具,这样可以大大节能。

  新京报:航站楼的自然采光是如何实现的?

  李建华:航站楼内设置了8个C型柱,造型如同一朵朵向上盛开的喇叭花,通过开口造型实现自然采光。C型柱最初的设计并不是8个,而是6个。设计完成后,业主单位发现北区部分两组C型柱不能完全保证整体区域的采光,于是又重新调整设计,增加了两组C型柱。

  新京报: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特别智能的体现?

  李建华:暖通系统的复杂程度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因为建筑结构很大,空间很大,如果设计不好,底层会特别冷,顶层会特别热。大兴机场的冷风系统,非常节能,用的是超低温高速送风系统。

  在人员密集区,也有很舒适的感觉。还有行李系统接口特别多,非常复杂。大兴机场在功能实现方面,都经过国内权威机构验收完成。

  “四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机场拔地而起。我觉得参与这项工程的所有工人,都感觉到很大的成就感。”——李建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