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大新聞!!!中美談判採購2000億芯片,必須美國製造!對台積電與台灣影響幾何


davish wrote:
請網友注意我查看了...(恕刪)


別以自以為是
華爾街日報 英文版 中文版都有
還用得著你說
可笑
請把華爾街日報不管中文或英文的原文(跟網址)引用出來,要不然我合理懷疑你在造謠。

在你把原文跟網址引用出來前,可以假設你在造謠,請網友不要理他,讓他自討沒趣。
稻花蛙鳴 wrote:
華爾街日報 英文版 中文版都有
還用得著你說
可笑
jeel54321 wrote:
不是 7 奈米,是...(恕刪)

14/16nm已經是在拼良率了,就更別提20/24/28/32nm.單拆開下還比較有機會,除非要斷貨幾個月

畢竟新聞看起來是中國->美國的部分,其他外商不受限制。尤其台積本身在中國還有廠,實際上還要看後續川瘋子是不是也對其他國家做這種要求
有沒注意到東南亞靠攏美國的政權和國家好像都沒什麽好收場。
凡之夢田 wrote:
再吵啥,嘴巴怎那麼髒...(恕刪)

同感!
且覺得丟了我們台灣人的臉.......
稻花蛙鳴 wrote:
报道指出,部分增幅将会来自于把美国半导体产业在其他第三方国家的组装厂迁移至中国境内,以此纳入“2000亿美元进口额”的一部分。...(恕刪)


照這麼講是否台積電聯發科股權讓一半給美商然後把晶片組裝廠搬到中國大陸就可以算入增幅?川老大對自己人可真貼心哪.......

C.K.L. wrote:
照這麼講是否台積電...(恕刪)


台积电80%多的股份都是欧洲 美国的

C.K.L. wrote:
照這麼講是否台積電...(恕刪)




截至當地時間2月17日,很多經濟人士已經對此前一輪中美貿易磋商的結果給出了正面回饋。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長努欽的會晤已經顯出了足夠樂觀的態勢。

但對經濟界人士來說,來自美國政界的反饋可能永遠都要慢半拍。美國各利益集團的傾軋更決定了當下的中美貿易戰更像是特朗普(Donald Trump)集團與中國的對峙,而美國科技、金融等產業集團就希望從中繼續維持利益。根據最新的貿易和投資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已經大幅增加,美國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投資也幾乎翻了一番。

如果說前一項數據容易被外界單純理解為美國企業為防備特朗普加稅而大力“囤貨”,那麼後者就已經顯示出美國經濟界人士對中國2019年經濟的信心似乎比很多中國人還要足這種局面自然是“是中美雙邊經濟互補性的一種體現”,雙方甚至還有可能因此加大產業對接,進而對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台灣等第三方產業實體帶來意外的致命打擊。



對中美之間的經濟觀察人士來說,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努欽(Steven Mnuchin)們的北京之行及其成果與中美間買賣的現狀可能很像一種平行線般的關係。

中美高官談笑風生、“交換意見”的時候,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公司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在中國投資的行動,這其中美國企業投資的額度較之上年達到了124.6%。這種中美加大直接對接的現狀,讓此前扮演中美間產業鏈中間組成部分的韓國、墨西哥乃至台灣等區域感受到了“驅趕第三方”的危險。

稻花蛙鳴 wrote:
截至當地時間2月17日,很多經濟人士已經對此前一輪中美貿易磋商的結果給出了正面回饋。...(恕刪)


我怎麼嗅到了濃濃的出賣味道呢?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川老大好像並不在意把台灣當作利益交換的籌碼給丟出去呢?.......
中共買美國大豆會對台灣、南韓造成致命打擊???這觀點也太幽默了吧
三腳貓的不入流分析,只能講某些大陸人被洗腦成習慣了不管怎樣結論就是我共必將獲得最後勝利

稻花蛙鳴 wrote:
雙方甚至還有可能因此加大產業對接,進而對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台灣等第三方產業實體帶來意外的致命打擊。


想太多了,墨西哥可能有影響,但台灣早就過了靠投資實現高經濟成長的年代了而且我相信投資大陸跟台灣的產業應該交集不多,這記者程度也差了點
稻花蛙鳴 wrote:
中美高官談笑風生、“交換意見”的時候,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公司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在中國投資的行動,這其中美國企業投資的額度較之上年達到了124.6%。這種中美加大直接對接的現狀,讓此前扮演中美間產業鏈中間組成部分的韓國、墨西哥乃至台灣等區域感受到了“驅趕第三方”的危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