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出擊 wrote:
我必須說,沒有競爭...(恕刪)
台灣GDP , 35%是製造業(出口為大宗吧?),65% 是股務業。
35% 出口是再下降的,這些出口業,本國員工早就超過最低工資,甚至是高薪族群,台積貢獻大, 可能內部連清潔人員薪水都很高。
其他出口業,非本國員工,應該是外勞吧,外勞提高薪水沒幫助。
簡單說,出口力強的製造業,提高工資對實值購買力提升有限,幫助很小,但失去的競爭力可能造成損害。
65% 服務業,都是你我再享用,我服務你,你服務我,如高速低成本的銀行業,傳播業,運輸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業,貨運業,這些提高工資,結果服務我們的行業,全因工資上漲而上漲,這樣我們會得利嗎?
也許會,
也許不會,
只能說,現在的狀況,經不起這種大實驗,
實驗成功,實值會有幫助,
實驗失敗呢,那會是社會要負出重大代價。
提高工資,別忘了社會里還有一群沒列入勞保的勞工,農漁業,工作室,無薪家庭靠退休金,利息投資,社會救濟過活的。
這些沒能因提高基本工資受益的低階收入戶有多少?承擔得起通膨嗎?
順其自然吧,順其自然的提高,沒人反對,也不會造成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