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2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Derek2025 wrote:
基本上, 這篇鴻文把...(恕刪)


很符合羅輯的論述,我也是贊同這些觀點。

但是事實上這時間可能會比預期還要長。
絕對不是10到20年就能夠看到的。

首先美國和日本不同。
美元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國家,所以註定債務承受能力與印鈔的能力。不是日本可以相比。

在沒有任何一種可以替代美元的選擇出現之前,美元的天然優勢就存在。
他可以為所欲為,而後果由大家一起承擔風險。

這也是為什麼那句‘’美元是我們的貨幣,確是你們的問題‘’

哪怕因為美國債務問題和美元濫發導致美元信任問題。美元的佔比仍然超過50%是
未來50年內最大的世界貨幣。

或許很多人以為人民幣可以慢慢替代。
但是不開放資本賬的流通性。成長的速度就有限。只能以每年0.5到1%緩慢增加佔比。而不具備美元替代性。

但是人民幣如果開放資本賬的風險太高了。全世界70%的資本都在西方。就算中國政府資本雄厚。但是能夠動用的現金流也沒辦法與西方財團的聯合相比。

目前中國人想利用數位人民幣嘗試開放來管控風險。但是發行量太小了。不具備影響力。(市場上美元和數位人民幣的規模至少相差上千倍)
如果發行量大。又會間接影響本身貨幣的風險。和直接開放資本賬的風險沒有兩樣。

唯一比較可行的是發行金磚共同貨幣。由大家一起出資。一起承擔風險並慢慢成立非美元的貨幣圈。但是牽扯太廣、八字還沒有一撇。真的出現到形成規模,十年內都不見得可能。

再來債務問題雖然美國的債務增長率會因不斷的提高債務上限達到GDP的數倍。不過日本都沒事了,更何況具備印鈔能力的美國。

哪怕美元濫發引起通膨。再沒有替代品的情況下。美國還是有獨一無二的承受能力。還有很多手段可以慢慢使用。

或許慢慢發行200、500、1000面額的鈔票。等到貶很多時以發行新美元的方式將舊美元回收。彌平債務。

或許美元衰弱是必然!但是時間絕對不是一二十年可以見到。

中國還是需要慢慢的累積、慢慢的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對於美元濫發所受到的影響自然就比較小。

等到總體經濟規模達到歐美的數倍,才有開放資本賬的空間。看看再50年有沒有機會?
Ramsa wrote:
我的觀察是,美國才正...(恕刪)


那就只是意識形態的政治動作而已
對美國實質的正面幫助並沒有
然後整體上美國得失上需要中國一些配合
這樣說吧
短期上中國並沒有需要美國給予中國怎樣的幫助
中國與美國的競爭中
未來幾年的重點在自身科技的發展
美國真解除制裁對中國那種研發到一半的反而麻煩
中國廠商本來轉向國內的難道要轉向美國買?
但短期上美國需要中國在美債上面給予美國協助
這會很現實的反應在金融市場並直接影響美國財政
聯邦政府的財政那是個長期影響
沒錢怎競爭

外交上中國也開始發力
而美國基本除了傳統盟友外
新的外交領域缺乏長期的戰略規劃
那是很難與中國競爭的
但這些國家起碼短期也不可能給美國製造多大的麻煩
對美國來說未來當然有影響
但短期的影響不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基本上, 這篇鴻文把...(恕刪)


想太多
美國的債務10年內不會有多大問題的
這世界要先有國債問題肯定是日本會在前面
日本都還沒掛輪不到擔心美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儘管已經視中國為最...(恕刪)


太過樂觀。雙方一起衰弱的可能性最高。

最大可能性是美國成功建立反中經濟圈。
但是成本高、規模小。

而中國因為反中經濟圈。增長勢頭被壓抑即使採取開放性經濟並有內循環和非美元經濟圈的存在。雖然不會有崩潰失速的可能性。但是增長放緩、要如過去一般高速增長的可能性降低。

最後只有兩者通吃者才能𣈱行其道。
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一行列。

到時候反中經濟圈自然被壓縮。越來越小之後崩解。

不過與之相對的是中國也會付出長達廿年以上的高速發展期。
Derek2025 wrote:
"儘管已經視中國為最...(恕刪)


這是搞不清楚現代經濟的整體結構
不是光靠貿易的
國家為單位和企業為單位又是不同的
美國自己國家有大量逆差
但美國企業很多都是國際型企業
APPLE在中國製造提供中國就業機會與貿易順差
但APPLE也在中國大量的銷售阿
也賺了相當多中國的錢啊
APPLE在中國賺得錢難道不用繳稅給美國政府?
現代的國際經濟不是只有貿易
包含的複雜度遠高於上個世紀
還拿上個世紀中用貿易(尤其是貨物貿易為主)來看是個不適合的觀點
拉長時間看經濟發展是個循環
有高就會有低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unginn wrote:
很符合羅輯的論述,我...(恕刪)


世界很難接受單一貨幣作為國際貨幣了
所以大機率不會是RMB取代美元
而是一種多國貨幣機制來取代
既然是多國貨幣混和機制
那美元的占比也不會多小(有點類似SDR)

FED的資產負債表健康度還比BOJ要好
所以一定是日圓的風險要比美元高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unginn wrote:
太過樂觀。雙方一起衰...(恕刪)


經濟的發展本來就不可能在工業化中期之後還高速
中國現在的經濟體量如果每年還持續8%還得了
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化
現在屬於要往工業化後期移動(增加附加價值時期)
拿手機來說好了
10幾年前的中國只賺組裝
但現在的中國在重要零組件的自我技術掌握和生產的比例上升了(例如面板等部位)
10幾年前中國生產一支手機可能只有5%以內的價值屬於中國
現在可能有超過20%
但半導體(尤其是高階半導體)這一塊利潤中國佔比仍然還小
所以中國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有相當的進步空間
但這個過程中成本也慢慢上升
那原來組裝的部分也會慢慢開始流失(目前就部分往越南等國家移轉)
基本上處於放棄低端往中高端發展的階段

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是都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也是第二大的貨物消費市場(第一大是中國)
中國雖然製造比美國大很多
但金融美國比中國大很多
別亂扯那種金融只會空洞的不洽當論述
現代經濟對金融的需求那是必要性的
不否認金融的風險操作有危害性
但出門有風險被車撞難道就都不要出門?
那根本不現實

在國際化的架構下
用政治力量扭曲市場發展最容易產生的現象是價格上升(因為效率變差了)
然後是一連串補救(大多又是金融手段)
最後還是得回到某個均衡(經濟說的均衡通常是個動態均衡)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世界很難接受單一貨幣作為國際貨幣了
所以大機率不會是RMB取代美元
而是一種多國貨幣機制來取代
既然是多國貨幣混和機制
那美元的占比也不會多小(有點類似SDR)


這的確是個好方式....
也許中國與美國歐盟等國貿易量大
可以儲備不同的貨幣....

再透過本幣互換協議來進行交換
東盟與上合組織或是金磚國 也會互相簽署本幣互換協議..
來達成..

只是其他國家經濟量體太小的就很難參加還是只能使用美元和SWIFT來進行
hunginn wrote:
這的確是個好方式.....(恕刪)


你可能搞混了
美元那是單一貨幣成本問題
使用美元你可以當成就是個多年養成的習慣
要改不容易
但習慣還是可以改的

至於SWIFT
其實就是個電報機制而已
本來就存在多個類似的東西
只是SWIFT目前最大
這個是隨時都可以改的
就跟你使用信用卡類似
你可以換不同家阿
別忘了這還有新技術會當競爭者
支付寶之類的方式變成信用卡的競爭者
那主權信用貨幣的直接交換也會對SWIFT產生競爭
平台方式本身並不會直接影響美元
影響美元的還是美元到底好用不好用和風險評估
現在就是美元還好用但風險有點高了
那對有錢人來說
分散風險避免損失當然是正常的行為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那就只是意識形態的政治動作而已
對美國實質的正面幫助並沒有

外交上中國也開始發力
而美國基本除了傳統盟友外
新的外交領域缺乏長期的戰略規劃
那是很難與中國競爭的
但這些國家起碼短期也不可能給美國製造多大的麻煩
對美國來說未來當然有影響
短期的影響不大


美國不會因為短期影響不大,而不會去做這些事
因為這些都是長期戰略...雖然跟畫餅充飢差不多....
不過該做的都是這些

政治動作,雖然只是意識型態...短期沒實質
但加上美國總統大選運作,喊著MAGA
凝聚意識形態->取得選票->取得政權->政策實施

為了長期政策,短期政治動作,只是必要的起手式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 22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