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3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watching-guy wrote:
號外!!! 俄國精銳部隊, 海軍陸戰隊第155獨立近衛海軍陸戰旅在布格列達爾遭到烏克蘭全數殲滅, 告慰布查屠殺受難者亡靈。。。


所以呢?

現在俄烏打的是絞肉戰,不是殲滅戰。

每天雙方有很多部隊傷亡很重,甚至被全殲,也不是奇事。

你這種新聞也算是號外?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結果還打不下靠擠牙膏軍援的烏克蘭....?! [^++^][^++^][^++^]

2023-02-14 15:44
Derek2025
Derek2025 樓主

若能打得下,那不是代表那些北約軍備是垃圾?

2023-02-14 16:07
Derek2025 wrote:
所以呢?現在俄烏打的...(恕刪)


某個小單位的傷亡改變不了大的局面啦
烏克蘭一直說要收回
那跟巴勒斯坦幾十年要求要趕走以色列類似都是辦不到的
起碼目前看不到這種可能性

對俄羅斯來說
俄羅斯自己預估今年的經濟可以恢復增長
如果俄羅斯真的做到且未來幾年都是恢復增長的
那美國用這場戰爭拖垮俄羅斯的戰略要算失敗了
戰略失敗遠比小規模戰場的得失要重要得多

美國人自己的問題一堆
現在世界主要國家也慢慢感覺到美國控制不了世界了
雖然還是最大
但不具備絕對的決定權了
軍事戰場上的小得失沒多重要
美國自己經濟金融體系的崩解才是美國該處理而無法處理的致命傷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嚇死我了 被西方各國經濟封鎖的俄國經濟還可以增長 粉紅派經濟學?[100分]

2023-02-14 15:45
所以我一直都不喜歡貼太即時的新聞,未經嚴格證實的新聞太多版本了,也不知道那個是真的。

“荷蘭戰機在波蘭上空攔截三架俄軍機

路透社消息:荷蘭F35戰鬥機在波蘭上空攔截了三架俄羅斯戰機,並驅趕了他們




watching-guy wrote:
號外!!! 俄國宣布3月起原油每日減產50萬桶.

烏俄戰爭所引發的能源換約混亂潮, 接近尾聲. 歐亞各國石油長約, 陸續換約完成, 石油天然氣供應走向穩定充足, 不再仰賴俄國能源供應了,

美國對俄國能源商品出口的打壓, 取得巨大的勝利. 不只北溪一號停供, 原油也減產. 市場價格也回落到開戰前, 並且G7成功限制俄國石油出口價格.

俄國的外匯收入, 將會逐月減少, 但是俄國政府的開支, 卻會逐月上升, 俄國即將陷入更窮困的年代.


來,寶寶乖,快點跟我說一次

“美國對俄國能源商品出口的打壓, 取得巨大的失敗。

歐盟要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恐怕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來,不要怕羞,說一次吧!

“地緣衝突引發的能源博弈仍在持續,國際油價也隨之“上躥下跳”。

2月初,隨著原油庫存持續增加,空頭一度處於主導地位,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單周大跌8%。隨後,在俄羅斯主動減產等消息提振下,上週WTI原油、布倫特原油期貨又雙雙大漲逾8%。2月13日,WTI原油期貨徘徊在80美元/桶關口附近,布倫特原油期貨在86美元/桶附近震盪。

金聯創原油高級分析師奚佳蕊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稱,對於原油市場來說,俄羅斯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將利好今年上半年的油價。隨著俄羅斯原油折扣力度的縮水,購買俄羅斯原油的成本也將提升,這將令西方國家的製裁計劃推進得異常困難,效果也很有可能不盡如人意。

在俄羅斯減產之際,隨著北半球天氣逐漸轉暖,對石油的需求也將攀升,需求旺季正在路上,屆時俄羅斯減產對油市的提振作用或更加明顯。從種種跡象來看,國際油價“底部”大概率已現,接下來或難重回早些時候70美元/桶的低位,震盪走強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俄羅斯祭出反擊“三部曲”

去年12月5日起,G7、歐盟和澳大利亞針對俄羅斯原油實施60美元/桶的價格上限,只有在低於該上限的前提下,西方公司才會為運載俄羅斯原油的船舶提供保險和金融等服務。

此外,西方針對俄羅斯成品油的價格上限也於2月5日生效,價格高於原油的精煉油產品(例如柴油)的價格上限為100美元/桶。而燃料油和某些石腦油等價格低於原油的產品價格上限為45美元/桶。

自G7和歐盟去年開始討論限制俄羅斯原油價格以來,俄羅斯曾多次表示會以減產作為反製手段。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去年年底曾表示,由於歐盟和G7對俄羅斯石油的價格限制,俄羅斯打算2023年初將石油產量減少5%-7%,即每天減少50萬桶-70萬桶。

作為反制西方對俄油限價的措施,諾瓦克10日表示,俄羅斯計劃將3月石油產量自願削減50萬桶/日,相當於總產量的5%左右。俄羅斯意外宣布減產後,兩名歐佩克+代表稱,歐佩克+計劃不採取行動。

整體而言,俄羅斯針對西方國家的反制計劃已完全鋪開,繼停止向限價國家供油後,俄羅斯宣布將3月份的石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又提出了石油出口折扣法案,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利益。奚佳蕊分析稱,俄羅斯的反制“三步曲”可以說是有的放矢,尤其是在當下全球看好亞洲原油需求,並且歐佩克+明確表態不會增加原油供應的情況下,俄羅斯減少原油產量將令市場逐步轉入供不應求的狀態當中,從而繼續推升原油價格。

俄羅斯此次主動減產一方面是為了應對西方國家製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改變被迫提供大幅油價折扣的局面。

面對此前能源大幅折價的不利局面,俄羅斯還提出了一項法案,規定了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折扣,4月份俄羅斯石油價格對布倫特原油的折扣將限制在每桶34美元,5月份降至31美元,6月份降至28美元,7月份降至25美元。

對此,美國維蘭德拉能源公司首席財務官馬尼什·拉傑評論稱,俄羅斯減產並不是由於不能在市場上銷售石油產品,而是要釋放其願意降低產量而非降價的信號。

兩敗俱傷

在激烈的能源博弈背後,俄歐“兩敗俱傷”,雙方都承受了不小損失,美國、印度等國成了贏家。

由於面向印度等亞洲國家的石油銷量激增,俄羅斯去年石油產量實現了2%的年增長率,達到5.35億噸(即日產量1070萬桶)。相比之下,2021年全年石油產量為5.24億噸。不過,由於去年俄羅斯石油普遍以高達兩位數的折價出售,俄羅斯的實際能源收入其實在減少。

今年的形勢仍不樂觀。俄羅斯財政部數據顯示,1月份烏拉爾原油的實際交易價格僅為每桶49.48美元,只有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的60%。在G7去年12月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後,今年1月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同比下降了40%。

另一頭,歐洲的日子也不好過。奚佳蕊表示,眼下能源矛盾最突出的地區是歐洲,歐盟能源的對外依存度達到了60%,其中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更是高達97%。自2021年9月以來,為保護消費者免受能源成本飆升的影響,歐盟國家已花費了數千億歐元用於能源補貼。對於通脹水平依舊處於高位的歐盟而言,限價和禁運俄羅斯石油產品將抵消抑制通脹的努力,其經濟也將再度面臨嚴峻的考驗。

根據智庫Bruegel發布的數據,自2021年9月以來,歐盟國家已經撥款6810億歐元用於應對能源危機,而英國和挪威也分別撥出了1030億歐元和81億歐元。總體來看,這些歐洲國家已經累計花費了7920億歐元,比Bruegel在去年11月預估的7060億歐元高出近900億歐元。

俄羅斯無疑希望減產推高油價,一方面可以用較少的資源獲得更大的利潤,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西方國家支付更高的能源成本。

未來歐盟要想擺脫能源依賴並不容易。奚佳蕊分析稱,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盟為了擺脫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分別在美國及中東等地尋找能源替代來源。然而,美國可以提供的油氣資源支持十分有限,且價格昂貴,使得歐盟為此支付了大量的溢價。此外,中東國家主打原油產品,在天然氣及石油製品的支持上也非常受限。歐盟要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恐怕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國際油價或將走高

今年以來,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整體窄幅波動,交易員們一直在權衡多空因素,包括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石油產量的不利影響、中國經濟增速加快以及加息對全球增長的影響。

接下來,油價的“春天”或許正在路上。隨著天氣回暖後北半球石油需求出現季節性升高,當美國石油庫存開始下降時,俄羅斯減產帶來的長期影響或將顯現。

作為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力量,俄羅斯的產量政策影響力不容小覷。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對記者表示,目前俄羅斯減產僅限於三月,但不排除後期可能延長減產,加上近期原油供應中斷頻發,俄羅斯進一步減產50萬桶/日將對油價形成較強支撐。

而且投資不足限制了供應的增長,歐佩克成員國產量仍比目標少了近100萬桶/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油價可能會回到每桶100美元。

在2月8日的罕見公開評論中,歐佩克伊朗代表Afshin Javan直言,原油供應仍然有限,全球油價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反彈至每桶100美元左右,較目前的價格上漲20%左右。

華爾街投行方面,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也表示,西方的製裁可能導致俄羅斯石油出口下降,加上需求因素,油價將從目前每桶80美元左右的水平上漲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不過,桂晨曦提醒,短期油價存在較強上行動力,但因前期需求疲弱,油品庫存仍在積累中。如果油價出現快速大幅上漲,可能面臨基本面現狀帶來的回調壓力。直到需求復蘇預期兌現,油品由累庫轉去庫,油價重心或進一步抬升。未來油市下行風險在於需求預期無法兌現,例如海外經濟超預期衰退、海外通脹失控導緻美聯儲無法如期停止加息等。”
一旦打仗,就人民和國家來說,就是災難。

這也是為何,老美這麼想讓俄羅斯和中國掉進戰爭這個深不見底的大坑,而自己必然要置身事外。

俄烏戰快一年 全球經濟未脫險

俄羅斯面對制裁,加上戰爭巨額開銷,長遠對經濟不利。
俄羅斯面對制裁,加上戰爭巨額開銷,長遠對經濟不利。
距離俄烏戰爭爆發一周年尚餘11日,俄羅斯及烏克蘭經濟固然已受重挫。面對歐美制裁,俄國大打「能源牌」反制,一度令歐洲陷入嚴峻的能源危機。幸而全球能源供應鏈展現出意料之外的韌性,加上這個冬季天氣異常和暖,助歐元區上季避過經濟衰退。不過,俄烏戰爭尚未見盡頭,全球能源與糧食供應的陰霾難消,且國際地緣政治局勢不穩,涉及金融與能源的制裁與反制,更不利疫後世界經濟復甦,甚或增加通脹甚至滯脹的風險。

雖然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已逐漸消化俄烏戰爭的影響,惟曠日彌久的戰事始終對雙方帶來沉重經濟壓力,烏克蘭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料跌三成;俄羅斯表面上經濟損失雖較低,但去年亦面臨3.35萬億盧布(約3,717億港元)預算赤字。更重要是,大量跨國企業撤離,加上俄國人為逃避兵役出走,人才、資金、技術不斷外流,長遠恐令俄國經濟難以翻身。

從數字來看,俄國經濟表現雖遠勝烏克蘭,料去年經濟僅倒退約2.5%,但實際情況未必如此,因其正面臨嚴峻的人口及資金外流。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旗下首席執行官領導力研究所(CELI)統計顯示,截至周日,共有1,161家企業已減少在俄國業務或完全退出當地市場。

對華及土耳其貿易增

CELI追蹤1,535家跨國企業的數據顯示,目前依然堅持完整保留俄羅斯業務的企業僅餘210間,當中包括41家中國企業;另亦有歐洲企業留守俄羅斯,其中法國企業佔23家,德企有18家,惟多數只屬於民用的低技術、低附加價值產業。

制裁令影響下,由西方技術主導的高科技產品被限制流入俄國,特別是半導體領域,這現象也加深俄國與中國的貿易合作。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顯示,來自中國(包括經香港轉口)的半導體,去年佔俄國整體半導體進口額約40%。整體而言,俄國去年的兩大貿易夥伴是中國及土耳其,雙邊貿易額分別按年增28%及84%。

國防國安開支預算飆

值得留意是,俄國已將今年國防預算提高到接近4.98萬億盧布。同時,俄國今年「國內安全」支出預算達4.42萬億盧布,按年增50.1%。兩者支出預算共約9.4萬億盧布,相當整體預算開支近三分之一。分析更指俄國正削學校、醫療、道路建設預算,恐續削弱經濟動力。

事實上,俄烏戰爭下,出逃俄國的不只是外企,還有大量俄國人,當中年輕、富裕和受過良好教育的階級佔高比例。俄國去年常駐人口(僅計算俄國公民)減少55.53萬人,其鄰國格魯吉亞的民間組織推算,迄今有130萬名俄國人逃往格魯吉亞,當中30萬人選擇留在格魯吉亞,受惠勞動力與財富流入,去年格魯吉亞經濟料有雙位數增長。另有不少俄國資金透過空殼公司、加密貨幣等途徑外逃阿聯酋和杜拜等地。

俄烏戰爭,對兩國的一大影響,就是債務違約及經濟增長斷纜。誠如烏克蘭經濟部長Yulia Svyrydenko坦言,基於戰爭的緣故,去年該國「遭受了歷史上最大的損失和破壞。」她估計,當地GDP在去年倒退30.4%。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1年烏克蘭的GDP為2,000.9億美元,意味其今年經濟損失達到608.27億美元(約4,744億港元),直指近期來自俄羅斯的導彈襲擊「繼續給商業情緒和經濟活動帶來壓力。」

重建成本高達2.7萬億

事實上,戰爭下作為全球「糧倉」之一的烏克蘭,農地等生產力遭到破壞、勞動力流離失所,糧食出口產業重挫,從而令經濟產值大跌。

按歐盟去年第三季估計,重建烏克蘭的成本高達3,490億美元(約2.72萬億港元),是烏克蘭戰前經濟規模的1.5倍之多,加上去年第四季以來全球通脹持續高企,相信實際成本更高。

遭穆迪降級 債務承壓

此外,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最新就將烏克蘭的主權評級從「Caa3」下調至「Ca」,評級展望則從「負面」調整為「穩定」。穆迪指出,俄烏戰爭持續,增加烏克蘭債務可持續性的風險,雖然國際社會提供大量財政支持,但預計戰爭將繼續令烏克蘭的公共財政等面臨沉重壓力。”
economic wrote:
某個小單位的傷亡改變不了大的局面啦


再唱名一次這個被烏克蘭完全殲滅的俄國重要部隊: 第155獨立近衛海軍陸戰旅

報導說, 這部隊說有約5000個士兵, 而且都是正規軍. 以俄軍在烏克蘭若有12萬人來說, 5000人算是大部隊喔. 甚至是主力部隊. 而且是俄國很重視的重要戰力.
偉柏

蛇島的人都能活過來,基輔之鬼是假的,這種報導就留給塔綠班自衛吧

2023-02-14 17:44
Derek2025
Derek2025 樓主

戰損這種事,你就繼續拿烏方的戰報來吹吧!反正,根據烏方的戰報,俄現在應該要跪地求和了。

2023-02-14 19:06
Derek2025 wrote:
來,寶寶乖,快點跟我...(恕刪)


俄羅斯弄了幾十艘油輪在海上混油賣歐洲一直都存在
歐洲(尤其南歐)不少國家作弊靠這賺差價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一旦打仗,就人民和國...(恕刪)


可現在的狀況是歐美也一直投入阿
且從原本低價的地面裝備換成高價的防空和坦克了
那花費起來其實沒比俄羅斯少花到哪邊去
對烏克蘭來說反正這些都不花錢(後面要還反正也沒錢)
包含不計成本地拿來打無人機也是做啊
那歐美的投入消耗其實也非常高
要知道現在歐美也不是上個世紀還是工業大國了
生產成本很高之外
產量其實也蠻低(甚至可能比俄羅斯還低)
俄羅斯畢竟繼承了大量蘇聯時期的超大量地面裝備老庫存(蘇聯那是有很可觀的地面部隊規模的)
以現在戰場還是以地面作戰為主的狀態下
俄羅斯並沒有特別吃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atching-guy wrote:
再唱名一次這個被烏克...(恕刪)


你只能亂扯一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俄羅斯畢竟繼承了大量蘇聯時期的超大量地面裝備老庫存(蘇聯那是有很可觀的地面部隊規模的)
以現在戰場還是以地面作戰為主的狀態下(恕刪)


俄羅斯目前導彈的年產量是美國的三倍,從事軍工業的人數超過300萬,打仗打補給,這樣的後勤要輸掉戰爭是不可能,除非先打掉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只是一旦俄羅斯本土遭到刻意攻擊,那核彈就會射出。
  • 22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