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kor停工的原因是生意不佳, 要降低成本, 雖然新年後開工才沒多久, 無奈訂單大幅減少, 開工才短短兩周就再次停工, 未來若生意持續低迷, 不排除裁員.
烏俄戰爭, 中國持續供應俄國半導體, 惹惱美國, 引發美國更強力度的晶片產業制裁, 成果逐漸顯現了
這將重擊上海的GDP成長率, 不只工廠產值與水電費用減少, 員工的交通, 活動與金融的消費也會降低.
華為的子公司海思最新財報也宣布, 驍龍晶片出貨量為0%, 顯示海思已經找不到先進製程代工, 驍龍晶片已經賣光. 中國引以為傲的驍龍晶片團隊, 恐怕將面臨縮減,裁員與荒涼的困境了.
Intel 宣布前往越南開設封測廠, 金額加碼至10億美元, 以減少對中國與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的依賴, 主要是看好越南未來在網通末端商品可以大幅提高市佔率.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Intel 仍在權衡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替代投資
watching-guy wrote:
Amkor停工的原因是生意不佳, 要降低成本, 雖然新年後開工才沒多久, 無奈訂單大幅減少, 開工才短短兩周就再次停工, 未來若生意持續低迷, 不排除裁員.
你寫的東西,還是一貫的廢文啊!
除了黑中國,你還真是甚麼都不懂。
“安靠停工背後:下行週期與日漸分裂的供應鏈
集微網報導一則消息今日廣為流傳,國際封裝大廠安靠(amkor)在上海的生產部門放假一周,原因是訂單不足。該消息來源是一封來自ATC(安靠中國)人力資源及行政部的郵件,其內容顯示,辦公室人員將在2023年2月27日到3月3日休息,生產部門則從2月27日到3月6日放假。隨後有爆料指出其中原因涉及到來自國內存儲大客戶訂單的變動。
截止目前,安靠中國官方並未對上述傳言做出回應。集微網為此求證多位相關人士,確認該消息基本屬實,但原因卻並不如爆料所言。作為國際封裝大廠,安靠在此時選擇停工,既有其內部的原因,也折射出整個行業正在經歷的動盪。
安靠中國的側寫
對於此次停工,爆料人指出是國內某存儲器大廠受到美國製裁所致。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集微網,安靠當時只是作為二供廠商,並且在2022年10月美國製裁出台後就無法再參與供貨了。
資料顯示,安靠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是安靠公司的直屬子公司,成立於2001年,擁有包括晶圓晶針測、封裝、測試、凸塊和指定交運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測試能力包括邏輯測試、混合信號測試和存儲器測試等。
當初,為了支持手機芯片客戶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啟動,安靠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租賃了2.5萬平方米的倉儲設施,投入巨資改造,創造了6個月內完成改造、3個月內通過樣品測試的記錄。之後,安靠又於2005年從IBM買下了17萬平方米的外高橋生產園區並進行改造,逐步擴大至當前的規模。截止到2020年底,安靠上海投資總額達6.45億美元,註冊資本為2.15億美元,佔地面積達17萬平方米,廠房面積約12萬平方米。
整個安靠公司的經營狀況非常良好,2022年Q3季度業績還創下歷史新高:淨銷售額21 億美元,同比增長24%,毛利4.21億美元,營業收入3.19億美元。在當季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CEO Giel Rutten還特別提到,“這反映了我們上海工廠的增長和成功復甦,which reflects growth and a successful recovery of our Shanghai factory。”
一位接近安靠公司的業內人士表示,安靠中國在中國主要服務國際客戶,技術上走的是高端路線,存儲也只是其中部分業務。根據此前的報導,安靠與很多國際廠商的做法不同,主要根據當地客戶的需要來配置技術和設備。在上海工廠中,安靠的產品線非常齊全,並且都是高端的,包括bumping、WLCSP、Flip-Chip、MEMS,以及其他一些高端的銲線產品,因此承接了很多國際大廠的訂單。所以,存儲客戶的流失可能並非其主要原因。
“安靠此次的停工可能還是與整個的大環境有關。”該人士認為。
行業下行與供應鏈分裂
該人士所說的大環境就是整個行業的不景氣。
2023年1月9日,半導體行業協會(SIA) 宣布,2022年11月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為455億美元,比2022年10月的469億美元總額下降2.9%,比2021年11月的500億美元總額下降9.2%。
整個半導體行業已進入下行週期,封裝業的感受來得最早。摩根士丹利在2022年初經調研後指出,部分委外封測代工廠(OSAT)打線封裝(Wire Bonding)產能出現閒置。梳理國內主要封裝廠2022年Q1業績報告也可以發現,雖然大部分廠商的營收維持了同比增長,但是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環比下降的情況。
進入2022下半年,這種情況逐漸波及全行業,即使如領軍企業日月光,也出現了訂單修正與稼動率下滑的現象。日月光在公佈2022年Q4業績時就表示,受到半導體庫存調整影響,造成2022年第四季封測產能利用率下滑,所幸封測代工價格持穩沒有變動,而且EMS仍有成長動能,因此仍將資本支出下修1成。
消費電子中的手機、PC、NB、TV等品類,所需要的IC量能需求急縮,行業普遍預計2023上半年還將持續調整庫存。日月光投控財務長董宏思預估,2023年第1季車用和網通應用持續強勁,不過產業庫存調整修正將延續到上半年。
在行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即使如日月光、安靠這樣擁有高端技術的廠商,也難逃需求波動的影響,停工自然也就不見怪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中貿易戰引發的供應鏈轉移。爆料人指出,原為安靠大客戶的日本鎧俠要將產品轉移到日本工廠生產,另越南安靠工廠已經建好,員工對於未來工作表示擔憂。
由貿易戰引發的地緣政治效應,增加半導體產業鏈佈局風險。美國一方面對中國大陸及特定廠商採取關鍵設備、關鍵技術、先進製程等限制,一方面投入資扶持越南、印度等國成為新的半導體產業基地,妄圖以此來降低中國大陸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安靠在2022年初就宣布年度資本支出規模將達到9.5億美元,除去聚焦先進封裝製程,很大一部分就是用在越南建立新廠區。預估越南新廠將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生產系統級封(SiP)裝產品。
根據公開的投資計劃,安靠在北寧省工業園拿地23公頃來建造半導體材料製造、組裝和測試工廠。安靠表示,這是一項長期、戰略性的投資計畫,希望能藉以提升公司產能的同時,擴大地域多元化,以達成給客戶更可靠的供應鏈服務。據悉,第一期項目(2022年-2025年)的總投資預算約5.2億美元,將在獲得投資登記證之日起5年內支付。
選擇越南建廠,安靠並不是唯一的國際廠商。三星電子於2022年8月宣佈在越南太原省投資8.5億美元建設半導體芯片生產廠。除此之外,英特爾在越南也已佈局封裝測試基地。而高通、TI、NXP等企業則在越南建有物流設施或研發中心。
安靠並未公開表示要將部分產線轉移至越南工廠,但是當下微妙的產業環境,不免使人產生很多聯想。
美國上市半導體供應商達爾科技(Diodes)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盧克修日前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美中關係持續緊繃之際,企業未來必須為分化為“中國”、“非中國”兩大供應鏈陣營做好準備。雖然這一言論未必準確,但類似的挑戰還將繼續困擾著諸多半導體企業。”
Derek2025 wrote:
除了黑中國,你還真是甚麼都不懂。
“安靠停工背後:下行週期與日漸分裂的供應鏈...(恕刪)
烏俄戰爭, 中國偷賣晶片給俄國, 引發美國對中國加大制裁, 世界第二大封測廠Amkor 在中國也撐不住了. Amkor 上海廠停工一周.
Amkor自己官方公告, 就是生意不好, 降低成本, 4000人停工一周. 你是要爭辯什麼? 你不懂看公告, 我再貼一次給你看.
IC沒有封測是不能用的, 因此封測廠停工, 代表上游的晶圓製造, 下游的IC通路, 以及材料供應鏈的產值通通會受到巨大影響. 這對上海的GDP成長率是有很大影響的.
Amkor 無法跟長江存儲做生意, 丟掉了大張訂單, 日系鎧俠Toshiba也說要把Nand記憶體封測移回日本自己做,
另外, intel也在越南擴大投資10億美元, 要蓋封測廠. 目標也是減少中國的產量. intel在台灣沒有蓋封測廠.
封測廠一一離開中國, 代表中國晶片製造業, 即將進入大幅萎縮的時代. 2025中國製造, 是作夢.
才剛剛放完年假, 休了快兩周, 開工沒兩個禮拜又停工一周. 中國的經濟景氣, 真的寒冷了
===============
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封测公司Amkor(安靠)旗下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安靠上海”,ATC)受半导体市场下滑,订单量减少的影响,为降低运营成本,该公司将于2023年2月27日至3月5日安排全员(超4000人)放假一周

能交流才不會交戰。
像執政黨那種,只靠美爹,拒絕和中共談話的姿態,已經過時了。
“夏立言訪問北京及其意義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北京,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兩岸新冠疫情肆虐3年後,這次訪問無疑是開創性的。國民黨仍是有巨大潛力與大陸當局討論「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所有持份者都能接受的唯一政黨。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北京,2月10日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相信會接任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新華社報道,王滬寧首先代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對夏立言一行致以新春的祝福和問候,這是對國民黨方面禮待的姿態。
王滬寧強調鞏固反台獨的共同基礎
其次,王滬寧表示,中國共產黨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王滬寧又說,大陸方面將全面貫徹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目的是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偉業。
王滬寧說,「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與台胞福祉背道而馳。王滬寧認為,恢復兩岸交流往來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
王滬寧強調,沒有誰比兩岸同胞更重視要和平、要安寧、要過好日子的願望。兩岸同胞對正常交流往來的意願強烈,當務之急是盡早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王滬寧表示,中國政府歡迎和支持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和民族復興進程,共享大陸發展成果和民族復興的榮耀。
王滬寧還強調,國共兩黨要進一步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深化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動,加強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攜手致力民族復興。對王滬寧而言,中華民族的復興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大陸各族人民正共同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王滬寧總結說,夏立行一行此次參訪一定能夠充分感受到大陸同胞的信心和幹勁,親眼目睹大陸發展的光明前景。
夏立言:以智慧化解衝突
夏立言回應王滬寧的談話,他感謝習近平總書記的問候。他說,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希望今後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增進互信溝通,加強交流合作,共同造福兩岸民眾,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國民黨還發表新聞稿稱,夏立言訪問大陸,讓人想起18年前的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的那次開創性訪問,當時兩岸關係緊張──這話暗示夏夏立言本人2023年訪問大陸期間,兩岸關係同樣緊張。2005年連戰訪問大陸後,大陸與台灣負責兩岸事務的負責人定期會晤,促成了馬英九與習近平的成功會晤。夏立言表示,這些會議不僅證明了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正確性和重要性」,且也是國共兩黨合作下,不可忽視的重大成就。
夏立言還表示,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只要雙方能夠繼續交流對話、累積互信,以智慧化解衝突,用包容尋求共識,把維繫台海和平當成重要目標,相信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化解的。
對於夏立言訪問大陸,台灣陸委會2月10日晚間發文,強調兩岸交流互動應基於理性平等、相互尊重,更應進一步尋求務實溝通、相互理解、化解分歧。陸委會呼籲「中共高官須思考建設性、有意義的務實處理之道」,而非「將疫後健康交流的契機,操作成台灣人民排拒的政治宣傳與統戰分化工具」。陸委會還表示,如果北京堅持對台灣「政治、軍事與經濟脅迫」,便是「與台灣人民福祉背道而馳」,更會「對區域和平造成危害」。陸委會總結認為,兩岸溝通不應設前提。
同樣,夏立言訪問大陸也遭到民進黨批評,民進黨將王滬寧視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與「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背後影武者」。民進黨認為,夏立言應認真向大陸當局傳達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而不是「公開唱和中共的統戰言論」。
夏立言說,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希望今後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增進互信溝通。(新聞聯播截圖)
夏立言說,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希望今後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增進互信溝通。(新聞聯播截圖)
兩岸的破冰之旅
客觀來說,夏立言此次大陸之行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首先,這是國民黨在大中華地區遭受新冠疫情肆虐3年後首次對大陸進行高層訪問。因此,在新冠病毒及其變種逐漸消失之際,夏立言的訪問是一次破冰之旅──標誌着未來幾個月兩岸的人員交流將不可避免地增加。
其次,正如夏立言在北京的講話中所暗示的那樣,他的訪問是在兩岸關係仍然緊張的時候進行的,部分原因是「外部因素」的複雜性。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於2022年8月上旬訪問台北,使兩岸關係陷入新的緊張狀態,幸而大陸和台灣雙方都很好地處理了外部引發的危機。中美關係錯綜複雜,美台關係糾纏不清,令兩岸關係複雜化。王滬寧呼籲夏立言和國民黨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時,直指兩岸關係問題的核心,即美國在北京─台北─華盛頓三角政治關係中的糾葛和複雜性。
第三,分析王滬寧的言論,可以看出他突出強調兩岸和平與合作。因此,中國大陸仍然渴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儘管包括美國軍方在內的一些觀察家預測,大陸未來可能動用武力對付台灣,然而事實是,大陸當局至今仍堅持對台灣採用一國兩制模式,來因應台灣的政治文化。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台灣模式更靈活,更適應台灣人民的需要,或許更「聯邦化」,給台灣更多「自治」,從而達到雙贏。果真如此,包括夏立言等人在內的國民黨當局的作用,就是與大陸當局進行互動,並以更深入的方式與他們接觸,以尋求兩岸可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
大陸懷柔政策 針對大選準備
第四,從批評的角度來看,民進黨對夏立言訪問大陸的回應仍然是強硬而不老練的。台灣與大陸之間的任何人員交流和互動都被視為「負面的」、「產生不良後果的」,會落入「統戰」的陷阱。這種態度不利於兩岸的溝通與對話。民進黨要想在2024年台灣總統選舉中贏得更多選票,就必須研究和制定更細緻的大陸政策,而不是對台灣人採取過度消極的態度,因為台灣人可以成為海峽兩岸之間不可或缺的中間人。
第五,大陸目前對國民黨的懷柔政策,或許可以解讀為國民黨準備2023年年中至2024年初的總統競選做準備。無論誰代表國民黨參選,在總統選舉中,他或她將不得不制定更細緻的大陸政策。這樣,如果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能拿出台灣版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大好機會就來了。一國兩制不僅為中共方面接受,也為台灣「主流民意」接受,那麼國民黨贏得2024年總統選舉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挑戰在於如何規劃出各方都能接受的台灣「自治」模式。
總而言之,在兩岸新冠疫情肆虐3年後,夏立言對大陸的訪問是一次開創性的訪問。國民黨仍然是有巨大潛力與大陸當局討論如何能夠設計、制定和修改「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所有持份者,特別是台灣人民都能接受的唯一政黨。當前,中國共產黨熱衷於以和平方式處理台灣的政治未來,反映出目前的過渡期給參與2024年初台灣總統大選的各方提供了一個黃金機會,為台灣的未來研究創新和可行的政治解決方案。有趣的是,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來自美國及華府的政策。鑑於國民黨不僅可以與中國共產黨對話,還可以與美國當局對話,國民黨智庫及其高層可以說是北京─台北─華盛頓之間複雜關係對話的重要中間人和代理人,有望為台灣政治前途帶來真正和平的解決方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