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4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已經打成這樣 雙方已是血仇
除非俄國全面撤軍並賠償,
幹嘛要談判?

除非用核武
俄軍也沒多少彈葯可以消耗了啦
再撐三個月到半年, 就可以拖垮普丁了

蘇俄10年內很難恢復元氣


歐美不出兵
但有的是財力人力 幫助烏克蘭重建。


跟著歐美
10年20年後 烏克蘭人民的生活 就能比蘇俄好了


看看波蘭捷克 人民過得比蘇俄好多了
誰要跟著又窮又是血仇的蘇俄!




Derek2025 wrote:
現在談判的主要障礙, 是老美, 老美現在一個勁為烏克蘭提供軍火, 就是不想讓烏克蘭妥協投降. 在老美沒有首肯的情況之下, 想要實現真正的停戰應是不大可能的. 烏克蘭既然被綁上了戰車, 老美就輕易不會讓它下車.
shaupenhauer456

烏克蘭要過好日子,就該兩邊都不得罪啊。為啥一味地要投靠北約,威脅俄羅斯的戰略安全?沒有安全還談啥過好日子?

2022-03-19 11:02
Derek2025 wrote:
老美今次玩太大, 能(恕刪)


與其擔心美元,還是先看看陸股崩成什麽樣
漲翻天 wrote:
與其擔心美元,還是先(恕刪)


我不是在滅民主社會威風,漲共產社會志氣。

看看香港大家起鬨,四處煽動,鬧成一個什麼樣子,香港阿Sir被扁的無力還手,
解放軍一整隊開進香港,還沒動手,就沒有戲了....連"正義聯盟"香港總部房產賣一賣就撤了。

看看馬雲破壞規則的金融操作被擋後,阿共喊個共同富裕,賺得富到流油的中國富商,馬上不管真的假的都抬出一大堆灑幣入鄉的計畫,不然就乖乖的低調行事。

我無意批判這些事是對是錯,我想點出的是:

您看,阿共只是來了移防,出檯個法案(甚至不是法案,算口號吧),
以這麼低的成本就可以達到阿共政府的目的。
這種效率,"正義聯盟"國家大概要開法拉利才追的上。

回您主題,中國海外上市公司或中國股市跌的再慘,我都不認為對阿共政府會有啥致命打擊。

畢竟資本主義怎麼樣也不是他們政府的核心,而是"正義聯盟"國家的。
soaring0909

對岸都雙規一堆了,你何時看台灣綠營那隻老虎被打過,出事升官是常態

2022-03-18 15:26
soaring0909

美國政府怎麼沒對著幹,你華爾街綁議員擋我法案,我就簽行政命令先弄錢,不是經常是因為共濟會猶太人掌握美國政壇

2022-03-18 15:28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已經打成這樣 雙方已是血仇
除非俄國全面撤軍並賠償,
幹嘛要談判?

除非用核武
俄軍也沒多少彈葯可以消耗了啦
再撐三個月到半年, 就可以拖垮普丁了
蘇俄10年內很難恢復元氣

歐美不出兵
但有的是財力人力 幫助烏克蘭重建。

跟著歐美
10年20年後 烏克蘭人民的生活 就能比蘇俄好了

看看波蘭捷克 人民過得比蘇俄好多了
誰要跟著又窮又是血仇的蘇俄!


怎麼了?你就這麼想俄烏一直打下去?

你又不是俄羅斯高層,你又知道俄軍還有多少彈藥?

烏克蘭跪求歐美出兵時,就嚴詞拒絕,到戰後重建,就想來分一杯羹了?

有著數就是兄弟,有事相求就不是朋友,跟歐美這種大佬混,還能生活好了?

怎麼越看你寫的字,就越看到歐美無恥的臭臉?
小樓一夜聽春雨

還跟著蘇俄的 白俄 烏克蘭 哈薩克, 每個都 比蘇俄差

2022-03-18 12:19
shaupenhauer456

東歐那一堆國家也就表面看GDP比俄羅斯高而已。事實上根本就是西歐國家的人力和資源庫,早就失去了未來獨立自主發展中高端產業的機會。烏克蘭不就是歐洲子宮嗎?剝削烏克蘭的就是歐洲,不是俄羅斯啊。

2022-03-19 11:05
漲翻天 wrote:
與其擔心美元,還是先看看陸股崩成什麽樣


陸崩成什麼樣?

說來聽聽?
普丁放話出來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樣變一份雙方都可以宣佈勝利的協議出來。

和怎樣繞過老美的糾纏。

“普京首提停火條件!烏克蘭應保持中立、不准加入北約,「其他我要跟哲連斯基當面談」

為了充當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調人,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17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半個小時的通話,土耳其官員事後透露普京提出的停火條件:包括烏克蘭應保持中立、不可加入北約、進行不會再威脅俄羅斯安全的裁軍、以及去納粹化等。BBC稱,除了這些條件之外,普京還說他想要哲連斯基當面談判,解決其他「比較複雜的部分」。根據土耳其官員的說法,普京應該是想要烏克蘭正式放棄頓巴斯與克里米亞。

英國廣播公司(BBC)獨家採訪土耳其總統顧問卡林(Ibrahim Kalin),並且率先報導了普京希望與烏克蘭簽署和平協議的意願。不過俄軍目前仍在烏克蘭轟炸平民,基輔也在準備進行首都保衛戰,普京當然不願意「無條件撤軍」,而是提出了一大堆和談的條件。卡林全程旁聽了兩位總統17日的通話,他說普京並非如外傳的身心狀況出現問題,其言談與思緒都分外清晰。BBC則分析普京的諸多停火條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要確保俄羅斯的安全,其他則是需要跟哲連斯基「當面談」的領土問題。

在確保俄羅斯國家安全的方面,普京提出了烏克蘭保持中立、不可加入北約、裁減軍備、去納粹化等四個條件。由於哲連斯基已在視訊演說中表達「烏克蘭不會再尋求加入北約」,因此BBC也認為這一點問題不大。不過普京還希望烏克蘭裁減軍備,確保烏克蘭不會對俄羅斯造成威脅,烏克蘭也應該保護國內的俄語、執行去納粹化。

BBC指出,要求烏克蘭「去納粹化」對哲連斯基來說無異是一種冒犯。因為這位烏克蘭總統就是一位出身俄語家庭的猶太人,他自己也有親人死在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之中。不過土耳其的官員認為,這些要求對於哲連斯基來說應該並不困難,BBC則說,或許烏克蘭只要譴責與查禁所有形式的新納粹主義,就能滿足普京的要求。

至於問題比較大的停火條件,可能是那些普京「希望與當面與哲連斯基談」的部分,因為土耳其官員也說這一部分確實有些棘手。不過哲連斯基已數度呼籲普京直接跟他談判停火撤軍事宜,所以安排兩人見面也是小事。不過卡林並未對BBC詳述這一部分的內容,只說是與頓巴斯(亦即俄羅斯上個月正式承認獨立地位的「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與「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與克里米亞的地位相關。BBC則認為,普京可能想直接要求哲連斯基放棄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地區,並且承認克里米亞不再是烏克蘭的領土。

BBC分析,普京雖然提出了多個條件,不過在保證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部分,只有要求烏克蘭不再加入北約才是主要訴求,其他都只是保全俄羅斯的面子、為這次烏克蘭戰爭找個台階下。至於頓巴斯與克里米亞的領土爭議,BBC認為普京的要求雖然根本在國際法上站不住腳,但他「希望跟哲連斯基談」的態度卻並不像許多人所擔憂的「強硬與嚴厲」,畢竟俄軍已在烏克蘭造成了大量的破壞與生命財產的損失。無論如何,即便兩國領導人願意坐下來談,BBC指出,這份和平協議的磋商時間必定花費大量時間,烏克蘭也要面對重建整個國家的巨大挑戰。”
soaring0909

你是不是有誤會,看看麥當勞在莫斯科開的數量對應東歐這些國家,你是不是就能簡單清楚一些那邊過的好

2022-03-18 15:54
soaring0909

不是加入歐盟就是有錢人,要守歐盟規規範的

2022-03-18 15:56
呵呵
波蘭 捷克 東德 匈牙利脫離蘇聯後 , 跟著歐美。
現在每個生活都比蘇俄過得好

目前還跟著蘇俄的 白俄 烏克蘭 哈薩克, 每個生活都 比蘇俄差


Derek2025 wrote:
烏克蘭跪求歐美出兵時,就嚴詞拒絕,到戰後重建,就想來分一杯羹了?

有著數就是兄弟,有事相求就不是朋友,跟歐美這種大佬混,還能生活好了?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 波蘭 捷克 東(恕刪)


你算了吧
辨別的基礎都沒有
只會鬼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莫災鞅

GDP從40E USD噴到190E USD,17年人口2100萬->3892萬

2022-03-18 16:03
soaring0909

重點來了那年40億換算到今年值多少,人口爆增分這190E值多少,你會發現阿富汗被美國玩到比非洲還窮,台灣還在加工出口區時,阿富汗人比台灣更有錢更西化進步,歷史不多說,簡單就是美國顏色革命

2022-03-18 16:18
Derek2025 wrote:
普丁放話出來了。現在(恕刪)


那只是停火而已
更別說離停火其實還很遠
說個最簡單的
俄羅斯現在包圍基輔
雙方停火
那俄羅斯要退嗎?

俄羅斯現在東邊的戰況是從克里米亞慢慢建立一條往哈爾科夫的控制線
現在大概完成約一半
從俄羅斯的觀點來說
為了將來好布署
那控制區最好是可以連成一塊

讓烏克蘭解除武裝這個很空泛的
那烏克蘭能保有的軍事力量到底可以到哪種地步
單兵武器沒辦法查禁的
那坦克可以有嗎?

美國到底能接受到哪邊也是關鍵
不然換北約沒有安全感
俄羅斯把裝甲部隊開到莉沃夫
那波蘭不怕喔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Derek2025 樓主

那只是"放話"而已, 用來討價還價的, 別認真!

2022-03-18 19:19
今天的亞洲週刊。成功商人的嗅覺永遠比別人快好幾步,即使虧錢也要逃出西方,李嘉誠沒有老年癡呆吧?

「李嘉誠旗下長和系近來頻頻出手變賣資產套現,他以一百五十億英鎊(約一百九十七億美元)求售英國配電業務UK Power Networks外,日前再以十二點一億英鎊出售倫敦UBS總部所在的5Broadgate商廈。去年底還宣布以一百億歐元(約一百一十億美元)的價格向西班牙鐵塔營運商Cellnex Telecom出售其歐洲電訊鐵塔業務、旗下意大利電訊商Wind Tre年初亦傳考慮分拆基礎設施資產。

嗅覺敏銳的李嘉誠的商業動作向是市場風向球,加快出售歐洲資產背後,是否發出撤出西方的信號?李氏曾言,作為一家國際性綜合企業和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必須留意投資國的政經情況,對經濟發展循環及業務回報條件常常要帶高度警覺思維,靈活調整是很正常和重要的運作」
  • 22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