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真的刷臉那是無人商店(恕刪) 什麼叫真的刷臉?難道在非無人超市的刷臉支付是假的刷臉支付?無人商店有刷臉支付,有無感支付和手機支付無感支付裝修條件要求比較高但普通的刷臉支付已經很多。和是不是無人超市關係不大
Uooo wrote:什麼叫真的刷臉?難道(恕刪) 想要的技術不是臉部辨識取代指紋辨識,那樣效益不夠大想要發展的是無人商店這種,這個才具備夠大的商業效益技術發展投資巨大,沒商業效益的項目,技術發展快不起來的
恭喜大陸人民,還好阿里巴巴不會倒,這麼龐大的金流,而且大家的「生活便利」全押在一家公司上面,北京中南海應該時時都會感到無名的恐懼吧,無怪要請馬雲下台,所有金融往來資料全部必須上交中央列管英國街頭刷臉是試辦,該名被罰款我想應該是因為類似妨害公務,因為不刷臉被罰,我猜警察等著被申訴吧。海關刷臉這在台灣的海關已經有了,但付錢這種事,我是不敢使用這種「便利」還是在請大陸先辦辦看,先把看得到的問題先解決吧,大陸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這種事出事也是很好解決,希望大陸可以安全無慮的運作下去,全世界都在看呢
ANDYLIU66Y wrote:別鬧,你可以不帶皮包(恕刪) 大陆的移动支付本来就追求不带皮包出门。现在我已经不带皮包很多年了,只在兜里揣个手机。以后刷脸、刷指纹、生物电之类的支付搞完了,手机也会不再承担支付功能。那些预约功能、叫车功能可能还是躲不掉。
LongDickApe wrote:噗嗤,我國是掛信用卡中國是掛帳戶、支付寶..(恕刪) 一語道出盲點。對岸的概念是低手續費的小額轉帳,第三方公司利用手機綁個人認證管理風險,降低轉帳成本到近乎於0,讓收款商店進入門檻大幅降低。這樣創造了很大的金融服務發展空間。這個發展可以很快就從C2B發展出C2C的新模式,並且也衝擊金融稅務管理的舊官僚思維。而台灣的線上付款,是將信用卡認證手續交給第三方服務公司。這個第三方公司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價值,而只是增加競爭,分手續費一杯羹而已。這只說明了利用網路技術早已大幅降低的信用卡清算機制,保有暴利太久,引起網路巨頭覬覦,大家一起坐地分贓,類似當年爭奪"入口網站"的戲碼重演。整個支付結構仍然是建立在個別信用卡清算機制之上,可謂新瓶裝舊酒。在台灣比較像支付寶的是悠遊卡,可惜在連勝文踏出小額支付門檻後嘎然而止,法令沒有與時俱進,肥貓酬庸的主事者的們也全無企圖心,台灣行動支付最後大概也只會淪為外商殖民地。
zzplus wrote:大陆的移动支付本来就追求不带皮包出门。现在我已经不带皮包很多年了,只在兜里揣个手机。 哦! 不帶皮包,都不用帶任何證件你是說手機可以取代身分證?遇到警察臨檢盤查,不用出示身分證,直接用手機給警察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