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8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economic wrote:
【觀點│亮點交鋒】美...(恕刪)



美國退出第一島鏈.然後把防守第一島鏈交給台日
好圖狼 wrote:
美國退出第一島鏈.然...(恕刪)


台灣和日本的民眾就這麼聽美國的?
以台灣來說好了
假設2024換黨中央執政
雖然還是相當會聽美國的
但跟中國的對抗性一定比現在低

日本雖說想擴張
但日本民眾支持度很低
甚至岸田自己的支持度都低於30%了
務實一點錢從哪來?
增稅光自民黨內部恐怕就過不了
舉債恐怕也很難過得了
另外就算日本增加國防支出就能對抗中國?
現實是絕對不可能
且日本抓美國抓很死
沒有美國協同一起
日本大機率根本不會跟中國對抗
然後經濟才是一切的基礎
日本的經濟在汽車產業變動下恐怕更慘
日本政府的財政那就更差了

對日本來說美國給的壓力並不好扛
但被迫接受也大機率會把自己搞垮
那如果都是受傷
那是否聽美國的可就難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增稅光自民黨內部恐怕就過不了
舉債恐怕也很難過得了
另外就算日本增加國防支出就能對抗中國?


我就想不明白

既然增稅 自民黨內部不過
民眾也不會買單...

那岸田 幹嘛一定要提這方案...
來讓自己的民意支持度不斷的下滑...
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除非來自某國的壓力大到他無法承受...
硬著頭皮也要提...


economic wrote:
沒有美國協同一起
日本大機率根本不會跟中國對抗
然後經濟才是一切的基礎
日本的經濟在汽車產業變動下恐怕更慘
日本政府的財政那就更差了


我也覺得和中國對抗根本是藉口...
主要目的在於借力打力...
讓日本擁有自主的武力和軍隊
變成正常國家
之後才是軍事
economic wrote:
台灣和日本的民眾就這...(恕刪)


美國會對政府施壓.政府怎麼處理人民.那是台日政府的事
好圖狼 wrote:
美國會對政府施壓.政...(恕刪)


所以要付出政治代價阿
常見的就是下次選舉落選
如果立刻反應的就是支持度下降
這種政治代價才是政客真的會思考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unginn wrote:
我就想不明白既然增稅...(恕刪)


我個人會覺得那是岸田在內部權力結構選擇的問題
日本長期自民黨執政
但自民黨是很多派閥共治的
自民黨內最大的派閥是安倍派
但首相卻是非安倍派的岸田
岸田本身的派閥我印象是第三大
日本政治制度是內閣制
執政黨的議員會分配政府的重要位置
岸田派的議員只是第三多
那政府的位置要怎樣安排牽扯的政治角力恐怕很艱困

從岸田執政的經歷來說
開頭其實不錯
還帶領自民黨贏得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兩次大選
但內政上雖然岸田想在經濟上有所展現
可實際上以日本政府目前的財政條件和日本企業目前競爭力
那真的不是日本政府能有多大可以作為的
而經濟差又遇到通膨上升使得民眾不滿意大增下
岸田能表現大概只剩下外交之類的領域的
我覺得他判斷上有錯誤
雖然日本多次民調顯示對中國不受歡迎度很高
但這跟要日本直接對抗中國那跟台灣就類似狀況
台灣人做民調一樣高比例不喜歡中國
但那不代表台灣政府挑釁中國造成戰爭風險高民眾會支持
這次大選雖然是地方選舉
但DPP主打仇中很明顯也不受到選民認同
岸田似乎也是類似的狀況
高調地調高防衛說要對抗中國
但民調的顯示日本民眾並不支持
從政治上務實的說(台灣也有類似狀況)
在民眾生活不好的時候增稅或舉債用於民生那民眾可以接受
用於對抗增加也打不過的中國
起碼目前不管台灣還是日本的民眾支持度很低
硬推那就得付出政治代價
岸田付出的是支持度創新低的代價
台灣本來這個月推動的兵役延長政策
剩沒幾天今年就過了還無法做出決策
一樣是這個政治代價高到DPP評估很難承受
要知道大概春節過後不久那2024總統大選就準備要開跑了
好像是昨天的民調吧
DPP的政黨支持度掉了快11%
已經低於KMT了
這時候還推民眾不支持的政策
那政治代價不光總統這位置的
包含立委在內的政黨位置都得一起付出政治代價
可美國的壓力就是在那
怎選可不容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很有趣,能源市場好像忽然間變成買家市場了。

"每兆瓦時180歐元!歐盟天然氣價格上限協議達成

周一(12月19日)經歷兩個月談判後,歐盟各國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能源部長會議上達成協議,將天然氣價格上限設定在每兆瓦時180歐元(MWh),該限價機制將於2023年2月15日啟動。

據歐盟草案文本規定,如果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荷蘭TTF的近月合約價格連續三天超過每兆瓦時180歐元(MWh),就會觸發價格上限,這一水平遠低於歐盟委員會上個月最初提出的每兆瓦時275歐元(MWh)。

消息公布後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進一步跌至106.29,創下11月17日以來的一個月新低。

值得留意的是,歐盟天然氣價格上限的設定旨在避免寒冬需求上升,氣價出現極端波動。由於12月歐洲各地氣溫可能驟降至同期的平均水平之下,在缺少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下,市場擔憂天然氣價格再度出現飆升。

毫無疑問,天然氣價格上限與G7對俄石油限價均旨在避免今年以來能源價格大幅波動,但卻仍受到市場質疑。俄羅斯能源部長Shulginov則在天然氣價格上限達成後稱,俄羅斯將做出與石油價格上限相同的決定,以回應歐盟的天然氣價格上限。

流動性風險加劇,警惕能源價格大幅波動可能

顯然,無論對俄石油限價抑或是天然氣價格上限,本質上都是採用外力強行對價格進行干預。由於當前天然氣價格與俄羅斯烏拉爾混合油的平均價格均低於限價水平,因而潛在的風險並未顯然。市場擔憂的是,這些舉措將加劇市場“追漲殺跌”行為。

實際上,洲際交易所(ICE)曾於上周表示,若歐盟推行這一政策,它可能會將其天然氣市場轉移到歐盟以外,並補充道,該計劃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以避免破壞市場穩定的方式實施上限。

據分析顯示,這些提議可能導致歐洲天然氣交易員需要額外支付數百億美元的現金,也就是保證金。

洲際交易所(ICE)早於10月9日已將歐洲天然氣期貨保證金上調至45%。隨着洲際交易所(ICE)進一步上調保證金,預計將導致未來市場流動性進一步下降。而低流動性亦將進一步放大市場的波動。

美歐原油期貨持倉降至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顯然,同樣的情況亦出現在油價上,目前G7對俄石油限價設定於60美元水平,高於11月15日至12月14日期間俄羅斯烏拉爾混合油的平均價格為57.49美元/桶,但俄羅斯方面正敲定應對西方石油價格上限的最後細節。

鑑於WTI原油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因而美聯儲持續的加息縮表無疑正從市場抽走流動性,這導致原油期貨投機需求下降。根據數據顯示,上周美歐原油期貨持倉降至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當前市場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衰退擔憂,油價基本面情況令其展示出韌性,上周五(12月16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開始回購作為戰略石油庫存(SPR)的原油。WTI原油周一(12月19日)企穩於74.0美元上並反彈至日內高位76.64美元,再度上攻筆者提及的76.8美元水平。

筆者提醒,儘管不能排除隨着通脹的放緩美國貨幣政策將逐步轉向,加之中國重新開發有利於石油需求,油價的潛在“底部”或已探明。

不過,由於聖誕假期臨近,流動性下降以及通脹前景仍具不確定性,投資者仍需警惕油價因短期波動加劇導致的極端行情出現。

本周關注周五(12月23日)公布的美國1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作為美聯儲最關注的通脹指標,該數據的表現無疑將對美聯儲未來政策路徑產生影響。低於預期的核心PCE物價指數有望緩解市場當前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這個世界,太多人類破壞環境的壞消息,現在總算有個好消息了。

希望人類還是要懂得珍惜這個我們生生世世居住的地方。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達成歷史性自然保護協議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今天通過一項歷史性協議,旨在扭轉數十年來威脅世界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環境破壞。

COP15會議主席、中國環境部長黃潤秋凌晨在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深夜召開的全體會議宣布通過協議,並敲下木槌,與會代表則報以熱烈掌聲。

黃潤秋此項宣布,等同否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反對意見。剛果拒絕支持這項協議,並要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

經過4年氣氛緊繃的談判後,全球190多國終於同意支持這項中國斡旋的協議。這項協議旨在拯救陸地、海洋和物種,免受污染、退化和氣候危機影響。

這項協議承諾,至2030年,地球上30%的陸地將被設為保護區,且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300億美元的保護援助。據估計,目前發展中國家每年可獲得100億美元的自然保護資金。

協議中的23項目標還包括保障原住民身為土地管理者的權利、削減對環境具破壞性的農業補貼,以及降低殺蟲劑帶來的風險和應對入侵物種。

非營利組織「為自然發聲」(Campaign for Nature)主任歐唐納爾(Brian O'Donnell)指出,這是「史上最大的陸地與海洋保護承諾」。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總幹事藍柏堤尼(Marco Lambertini)則在全體會議前表示,這項協議堪比「1.5C的氣候目標,對於促進採取有益自然行動並讓每個人承擔責任至關重要」。

1.5C的氣候目標意指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即將全球均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水準攝氏2度,並努力追求將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藍柏堤尼還說:「然而,協議內容仍有一些漏洞,部分用語太輕描淡寫,且行動時間表緩不濟急,這些都與我們所目睹自然危機規模不相稱。更重要的是,這可能導致全球共同目標無法實現。」"
Derek2025 wrote:
很有趣,能源市場好像...(恕刪)


能源方面大方向比較值得看的是中東與亞洲對於價格的影響力
尤其是金融端的
交易量放大的狀況如何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這個世界,太多人類破...(恕刪)


問題在誰出錢阿
美國到底給多少
2024美國會不會又退出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22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