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2008 wrote:
幾年前還真可能把Tiktok賣給美國
現在
不可能
就看美國敢不敢禁
如何禁
及禁不禁得了
技術手段要禁還是辦得到的
目前TK的主機和數據資料都存放在美國境內,
美國政府只需要禁止境內ISP業者為TK提供IDC、CDN、co-location服務即可,
之後任何美國本土用戶都必須要靠跳IP才能在應用程式平台找到TK的APP
當然TK也可選擇用境外服務商,美國的活躍用戶也很難被禁令影響,但這不符合美國利益,
一來,絕對不可能把大把銀子往外推給境外業者
二來,存放在美國境內的大數據才是老美政府想要掌握在手上的資產,如果主機不在美國,對老美來說就沒有強買的價值
當然,任何一種以政治理由脅迫民間企業就範的手段,都有違老美自稱的民主自由價值,
所以搞了一個公聽會來向世人證明「程序正義就是內部實際正義,藉著虛設的司法透明度,來提高政策認同」,
結果輿論事實與美國政府想談的主調完全不著邊,
這場公聽會美國政府的表現,只是向世人證明了自己像不懂資訊的蠢蛋
資訊安全問題,早在TK承諾將主機設在美國時,就已經不存在這種論調
與其擔心中國母公司有可能不當使用這些數據,美國的資訊巨頭恰恰才是更需要被堤防的腳色
而美國政府過去以「執法為名的需要」介入科技公司數據隱私的行為,根本不是甚麼秘密
真要說Google、FB這些資訊巨頭,腰桿能有多挺,在「劍橋分析事件」爆發出來之後,
就已經被證明那種虛設的「數據隱私」對美國政府來說就是國王的新衣一樣可笑
在劍橋分析事件中,FB證實了有提供 ICE後台使用者資料
這是FB自己公布的透明度報告:顯示
說明了FB接受了美國法律單位的資料請求,甚至不需要出具法院命令,
而FB也曾經公開過來自於FBI的信件,以國家安全調查的名義要求用戶資料,卻沒有受到司法機關監督。
FBI 不同意 Facebook 告知受影響的用戶,也不准公開信件,將整個事件隱匿
點我
另外,亞馬遜旗下的智慧居家監控攝影機品牌 Ring,也曾經被爆出任何一間警察局都能以「積極調查」名義,私下要求 Ring 提供攝影鏡頭畫面
其他諸如APPLE、微軟、Google、Twitter,都曾經多次揭露美國政府向自己所要用戶隱私數據的次數,
大抵上而言,
民間資訊公司因為掌握了用戶龐大數據,而形成所謂國安風險,
截至目前為止,最為惡劣的例子就是FB的「劍橋分析事件」,
這個事件等於是直接對準各國政府的敏感神經,各國政府在事後對於劍橋分析的追殺,以及對於社交平台的防範,基本上跟中國政府從一開始就明令禁止的法規,在目的性上根本沒有太多差異,
唱甚麼「國安風險」的高調是假,動到「執政黨利益的蛋糕」恐怕才是真正的問題,
資訊巨頭能不能挺起腰桿拒絕政府索取數據隱私的要求,諸多證據都證明:不可能辦到!
與其禁TK,對美國政府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背後老闆換成自己人,
所有「具備國安風險」的論調,會在背後老闆換成自己人之後趨於雲淡風輕,
然後真實的狀況就會變成:「老美告訴你,以前你可能會被中國監控,所以我要保護你;而為了保護你,現在你必須被我監控,但我不會告訴你我有在監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