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bo wrote:
不是攻打... 是因...(恕刪)
神论!
难怪会出现慰安妇意愿这种声音。一到了为日本辩护就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可作为受害人替犯人辩护,送你一句精神日本人不为过吧。
sunnyshiny2007 wrote:
1895年臺灣「中部保衛戰」,最著名的彰化八卦山戰役。八卦山是俯瞰彰化城的制高點和拱衛彰化城的天然屏障,形勢險要,距城東僅1公里。
當時防守彰化的部隊,除了從各戰場聚集來的各路義軍外,還有許多地方武裝,共約3600人。在日軍進攻前,義軍的防禦部署是:王德標、劉得勝各率部守中寮莊;吳湯興、徐驤、湯人貴、羅樹勳等率部守八卦山,李惟義守彰化城。
有400名兵士利用彰化八卦山砲臺,首度使用重武器的大砲砲擊進駐於大肚溪對岸的近衛師團。
戰鬥發起後,日軍頭目隔大肚溪偵察八卦山方面抗日軍隊的陣地,守衛八卦山的義軍一發現敵人,立即發炮。敵人猝不及防,詫異竟會遭炮擊,日軍傷亡慘重。由於八卦山砲台所配備者為舊式山砲,砲座固定無法迴旋,面對日軍出其不意由背後襲擊八卦山,守在山上的反抗軍只有落荒而逃。
激戰一天,敵人沒能前進一步。黃昏,日軍大隊強渡大肚溪,徐驤等利用夜幕,進行襲擊,殲滅了不少敵人。到了夜裏,日軍左路從大竹莊附近山谷僻徑,悄悄爬上八卦山,匍匐到山地。
8月28日晨,日軍攻山,分左右兩翼進攻八卦山,展開攻台以來第一次大會戰,左翼受阻,但右翼攻佔八卦山右側,日軍炮火甚為猛烈,義軍吳湯興因而陣亡,徐驤只得率殘兵20餘人撤退。傳吳湯興其妻黃賢妹聞訊後,投水自盡。雖被旁人救回,仍絕食而死。該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宿彰化舊台灣府衙門直至10月3日。
抗日軍英勇戰鬥,不怕犧牲,拼死肉搏。湯人貴、李士炳、沈福山等率部撲向日軍,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格鬥。八卦山上炮火連天,硝煙彌漫,殺聲震野,雙方為爭奪八卦山陣地展開了殊死戰鬥。經過3日血戰,義軍首領吳湯興身中數彈,戰死。湯人貴、李士炳、沈福山等亦壯烈殉,李秉瑞、總兵李惟義逃脫,殘部撤往鹿港與員林,此役台灣防衛軍陣亡約六千人(亦有約四、五千人之說法),彰化陷落。客家三傑中姜紹祖與吳湯興皆已隕落,只餘徐驤一人。
日軍山根少將、緒方中佐,都在這次戰役中受傷而亡。日軍近衛師團也傷亡1000多人,遭到侵台以來最沉重的打擊。日軍依靠人多,將七星隊團團圍住,四面環攻。
抗日軍浴血苦戰,吳彭年身受重傷,和七星隊戰士們帶傷力戰,最後全部戰死在八卦山頭。
日軍付出了慘重代價,才佔領了八卦山。臺灣義勇軍在彰化八卦山戰役中前仆後繼,表現了有我無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八卦山爭奪戰是最為激烈壯麗的一場戰鬥。八卦山淪陷後,日軍砲擊彰化城,老弱婦孺從西門逃出,盡遭日軍殺戮。
攻占八卦山及彰化城,相傳在這次戰役中義軍壯烈成仁者有數千人以上。 西元一九六五年,彰化在進行八卦山景區規劃整建時,在八卦山坑子內山發現抗日烈士遺骸六七九具。
8月29日: 日軍攻陷彰化,日軍第二師團五分之四兵力染熱病。
9月1日:雲林知縣羅汝澤招募雲林兵勇。哨官簡義駐防斗六斗南。
9月1日:日軍佔領雲林,羅汝澤敗逃中國,簡義持續與日軍游擊。
9月7日: 日軍以「不宜孤軍深入」為由,退守彰化。
10月7日: 日軍重新攻佔雲林斗六。簡義敗逃雲嘉山區,自立「鐵國山」。
10月10日: 日軍第四旅團數千援兵於台灣南部的嘉義布袋港登陸抵台。
10月11日: 日本援軍第二師團一萬餘兵士登陸台灣南部的枋寮,將領為乃木希典。
10月11日: 佳冬巷戰,晚,日軍佔領佳冬。
10月12日: 民主國駐東港管帶吳光忠未戰逃。
10月12日: 東石,布袋,日第四旅團與黑旗軍巷戰。
10月15日: 再度於雲嘉一帶實施無差別掃盪。日軍佔領嘉義。
10月16日: 日軍第二師團佔領鳳山。
10月18日: 日軍三方包抄唯一據點台南市。
10月19日: 劉永福內渡中國。
10月21日: 日軍攻陷台南
臺灣紳民曾發表「臺民布告」,誓言「願人人戰死而失 臺,決不拱手而讓臺」。雖然領導者相繼棄臺而去,但吳湯興等人卻為臺灣寫下可歌可泣的抗敵史篇。抵抗外侮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臺灣民眾為了保衛鄉土而犧牲性命,充分展現追求自主的民族精神。
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展出當年戰役歷史背景,呈現出非常深入的歷史資料,非常值得前往看看那一年台灣民主保衛家園的台灣史上最大一場戰爭。
在此台灣也拍攝第一部描述乙未戰爭的電影"一八九五",1895乙未,於2008年11月7日在台灣上映,乙未戰爭在這之前,雖然有很多文學以及研究作品,市面上隨處可見,但是民眾還是對於此事件的認識模糊,在沒有大眾媒體的推動下,很難深植於人心。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