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像是在日本(或花蓮)買蔴薯,包裝去掉之後還是蔴薯,
價格與價值落差過大,只有在消費者(如陸客)素質不高的地方才管用
價格與價值落差過大,只有在消費者(如陸客)素質不高的地方才管用
被打回原形只是早晚的問題
CNN也讚的彩繪村 「看膩了」退燒
埋冤國有35%低智失憶並集體罹患重度"失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選民,投票率87%
這幾天發現不少人討論一個新聞話題。一篇文章說:為什麼台灣媒體不去關注大陸規劃的一帶一路,從早上到晚上都在報導豬哥亮大哥過世的事?有的人覺得一帶一路不是重點,不用特別關注,畢竟台灣不參與。
我自己是師大政治研究所畢業,主修兩岸關係國家發展,所以我也想提出自己(外國人)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
首先呢,豬哥亮大哥是演藝圈裡優秀、重要的藝人,他的新聞令人難過,當然一定要報導。不過,新聞媒體還是有責任把國際的新聞讓大眾知道,不只是一帶一路這個新聞,其他國際新聞也是。這樣我們才能長期接收到一個健全、品質好的新聞內容。
也許一些人覺得台灣不參與一帶一路,人家的鐵路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句話有點危險,因為不管台灣參與不參與,至少要知道世界正在發生和討論的話題。舉例來說,巴西在南美洲,他是不是也不用擔心北韓有沒有核子彈?
新聞媒體不報國際新聞。也許第一天你覺得無所謂,第二天也還好。但是有一天一轉頭,你會發現你已經不關心外面的世界,國際社會裡看不到你的蹤跡。視野愈來愈小,創造力愈來愈低,都是可能會發生的事。
很久之前,英國公主lady diana ,歌神michael jackson 過世,世界媒體大幅報導這些新聞。不過,當天一樣有相當比例繼續報導國際新聞。一些媒體也製作特別專題,讓大家多知道這些名人的故事。這二件事並不衝突。
一帶一路規模很大。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親身參與這個高峰會。目前不能說到底會改變什麼!但的確是一個很大的事。不然BBC、CNN 等等為什麼報導這麼多新聞。有的國家也不參與,但是他們從裡面產生新的應變策略。例如,日本擔心這個企劃會讓他失去很大的機會,所以想要跟印度合作去投資新的路線。
一帶一路可以討論很久,也有人擔心這個計畫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可以造成新的衝突等等。我覺得好壞都要聽,媒體也需要平衡報導。現在世界變化的速度很快。將來的大贏家是投資創意、高科技的人民。
請不要誤會或者生氣我。不過說真的,台灣媒體還是要有一定比例報導重要的國際新聞,雖然有人說要看找google大神就好了,但大環境的氛圍還是要靠媒體來形塑,這也是媒體最重要的責任之一。
https://www.facebook.com/1015455310870196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