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從 DNA看看 臺灣人的上、下 50,000年? 中國、臺灣非 同文同種!

cman4434 wrote:
依據2002年內政部統計處的一項調查研究:臺灣的閩南人76.9%、客家人10.9%、外省人10.0%、
臺灣原住民各族1.4%以及不確定0.8%...(恕刪)

閩南人、語一詞是 清、國、共 契丹政權的洗腦用語,直到近代才創造出來的詞。
臺灣人不認這貶義詞,如同 中國人認 契丹(滿人)但也不認 支那(確實不是 支那)。
臺灣人是 平地原住民 + 漢族(河洛) + 閩越族(浙南)的混合體。
三者的 Y-DNA是相同的 O1a1-P203人種,特徵相同很難從中看出誰是誰?
三個遺傳跡象 :
手臂的肘橫紋:: 將手彎曲時,在手肘處與手彎之間,約兩到三公分的地方,
有一道明顯的橫向紋路。
臀部的蒙古斑:: 嬰兒出生時臀部會有兩片黑青色的「胎斑」,
這種胎斑通常會在孩童四歲左右自然消失。
小趾甲的分裂:: 腳趾的小趾甲呈現分裂或剝開的樣子。

臺灣 平地原住民的先民是 漢族 + 閩越族的祖先,臺灣也是 漢族 + 閩越族的祖國。
O1a1-P203人種的祖源在臺灣,等 你挖呀~挖呀~挖! 推翻目前已知的假說!
farmer3000 wrote:
閩南人、語一詞是 清...(恕刪)




O1a是占台灣人口2.6%的原住民基因, 它的祖源還是來自於中國大陸!!
想偽造資料竄改維基百科, 但沒辦法對吧~~

cman4434

此圖出自維基百科,一點都沒問題,不是偽造資料可以比擬的

2025-09-17 11:23
herblee

此圖C單倍群的殷商被標在東北韓國?N單倍群的姬周標在北方匈奴?無法解釋C系殷商及N系姬周為何不在中原?此圖將O2單倍群標在中原而不在西邊?無法解釋為何最古老的O2羌人,在史記卻載為『禹興於西羌』

2025-09-17 14:49
farmer3000 wrote:
請參考下圖中紅圈處,O2即 舊 O3人種,本文延用舊稱以利參考史料!
位置具體地說,是在 燕山以北的遼河流域!東北遼寧省至 內蒙赤峰一帶的遊牧民族。
世上所有 O3的人種起源於此處,它就是滅絕了 漢族的元兇
O3人種在五胡亂華、遼金元清把漢族男的殺、女的X,入侵中原、臺灣根本不是移民來的。


下圖中紅圈處的俄文即 契丹,俄爹豈有認錯 親兒子的道理?
此人種在歷史進程上有不同 稱謂:東胡->匈奴->鮮卑->契丹->滿人->漢人->中國人。
自古以來不斷地變身行兇作案,難得 習包子肯認了正身叫 契丹


契丹於清朝時期,入關前後直至統一中原,殺的 漢族數量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明朝 崇禎年間的 漢族人口尚有 6000萬,到了清朝初年只剩 1000萬

據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一書第五卷(清時期)記載,
契丹於明末清初的戰亂,導致關內外的 漢族人口死亡了達 8000萬之多!


契丹(清時期) O3-M122人種於 江陰屠 漢族O1a1-P203人種
從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兩個多月期間,清軍屢攻不下,喪亡“三位王爺和十八員大將”,
而江陰城中糧食眼看就要告罄,但戰士們卻士氣越發的激昂,
高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雄壯軍歌。
清軍又調來西洋大砲轟城,八月二十日,江陰城被清軍攻破。
清軍攻進江陰後,十分痛恨江陰人民的頑強抵抗,就下令屠城,「滿城殺盡,然後封刀」。
全城人民「咸以先死為幸,無一人順從者。」大砍大殺了三天,
被屠殺者達17萬兩千人,未死的老小僅有53人。
江陰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達80多天之久,打敗了清軍二三十萬的大軍,
殺死了七萬五千多清兵,使滿清侵略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中國通史》,丁文編)

拒不剃髮的人都掉了腦袋,拒不與清廷合作的人也漸漸老死在山裡了。
後來的人,逐漸為功利所誘,紛紛地去參加了清廷的科舉。
清廷的科舉,表面上看,考的也是儒家的東西,
但實際上,要參加這樣的考試,前提就是要放棄自已的羞惡之心。
顧炎武說,“士大夫之無恥,謂之國恥。”

看過以上歷史場景,再與日寇相對比,這是內戰嗎?
根據什麼“理論”“觀點”可以把它看作正常朝代更迭的殺戮?

滿清入關前後對 漢族屠戮的血腥性、野蠻性和對漢族意識的徹底絞殺,
屠城、留髮不留頭、強制穿胡服、圈地、擄掠漢人為奴、文字獄、保甲連坐制,
都充分表明了“契丹(清時期)之亂”是一場地地道道 異族入侵的戰爭、
是五千年來給 漢族帶來深重災難的“禍水”,而不是兄弟相爭。
梁啟超倡議的 中華民族一說,純粹是一塊屠殺 漢族的遮羞布。
farmer3000 wrote:
farmer...(恕刪)


漢族,亦稱漢人,是起源於中原的東亞人種族群[參33],也是大中華區的主體民族。漢族人口超過14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約占世界人口的18%,中國大陸人口的91%,台灣人口的97%。漢族也是東南亞各國的主要僑民群體,為新加坡第一大民族;馬來西亞、汶萊、泰國第二大民族。

漢族在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和臺澎金馬以外的少數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族群,如在果敢(今屬於緬甸,漢族人口比例為90%)、新加坡(74%)、聖誕島(澳大利亞,61%)、檳城(馬來西亞,42%)、里奇蒙(加拿大,53%)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族群之一。

中國大陸漢族分布:
漢族人口絕大部分都分布在中國,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1%,分布於各個省市。

臺灣漢族的分布:
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占台灣人口的95%。[參177][參178][參179]

臺灣漢人依來源及來台時間分類,包括二戰前已定居的臺灣閩南人(含澎湖)、臺灣客家人、不同族群融合者如福佬客,及二戰後因國共戰爭遷徙來臺的漢人,與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坵等地漢人,還有各地因排華而歸國定居的華裔(海外華人),1990年代以後由港澳與中國大陸來台的漢人(以上均屬「新住民」族群)。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B1%89%E6%97%8F

臺灣漢人,或稱臺灣漢族,是指出生或居住在臺灣及其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的漢族,主要由17至19世紀間、1945年至1949年間等兩大批來自中國大陸或漢地的漢族移民構成[2]。其為臺灣人口最多的族群[3],佔臺灣總人口約97%[1],兩岸漢人同源同種。

臺灣最早的一批漢族,包括明末至清代零星由山東[a]、江蘇[b]、浙江[c]、江西[d]、福州府[e]、興化府[f]、廣州府[g],以及多數福建、廣東兩省的閩南裔臺灣人[h]和客家裔臺灣人[i]等地的渡臺移民後裔。至中國在民國時期,仍不斷有閩、粵人來到當時處於日本治下的臺灣謀生[j]。而1945年至1949年的移民成分更為複雜、來源更廣,主要為跟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中國大陸人士。現在的主要語言有中華民國國語、臺語、臺灣客家語等三種;臺灣日治時期受官方同化政策的影響,日語也曾與臺語(時稱臺灣語)、客家語(客語)並列為主要語言之一[38];二戰後因國民黨政府的語言政策所致,現今以中華民國國語為通用語言。[39]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6%BC%A2%E4%BA%BA


想用假資料竄改維基百科?門都沒有
cman4434 wrote:
O1a是占台灣人口2.6%的原住民基因, 它的祖源還是來自於中國大陸!!
想偽造資料竄改維基百科, 但沒辦法對吧~~

O系根本就不是發源於 中国 ? 又如何生出 O1 ? 再到 O1a ?
這是國家地理雜誌 的 教育網頁 , O系來自東南亞


您貼的此圖最大的問題

(1)是 『空降』NO 單倍群到中国?
NO 的上一個祖代單倍群 ? 該圖沒有 , 就用一條線說來自 North Route out of Africa ?
啥! 從非洲出來就搭 UFO 空降在中国 ?
NO來自← K2a 來自← K ,來自←GHIJK(南亞或東南亞)來自←F-M89(南亞印度)

該圖標示單倍群NOP?是混淆在一起
NO來自K2a和來自K2b的P不是同一個單倍群!據 P-P295 亞支以及 K1 和 K2 等較古老的支系的分佈,P 及 K 起源於南亞或東南亞,不在中国

遷徙路徑是一路由 印度 F單倍群 →現在的孟加拉灣K2(三萬年前有古老的陸橋連接現今的孟加拉灣地區與其他陸地)→巽它古陸(現在已陸沉為海) →北上 越南 → 寮國 → 青藏高原 及 泰國 →
O1 (O-F265) 沿當時的海岸( 現在在海底)北上, 當時的台灣海峽是水草豐盛的大草原 , 台灣是突出太平洋的台灣半島



(2)您貼的這張圖找不到作者為誰 ? 此圖首次出現於 2020年9月3日 (四) 08:36
Uploaded own work with UploadWizard


作者的名稱為 ABCEdit , 這顯然就不是一個人名 ,只是代號 ,也不是發表於受審察的科學期刊 ,是直接上傳
即您說的 《想偽造資料竄改維基百科》? 誰都可以
ABCEdit 和 Liao Qin 都展示給您看了
維基百科 不是 聽檔話 跟檔走 ,是誰都可以上傳

2021年5月2日 (日) 01:17 Liao Qin 修改了此圖
再1個小時之後,2021年5月2日 (日) 02:02 Liao Qin 再次修改變出了 NOP ?? 由P去衍生出 P和R單倍群 ?
2021年5月4日 (二) 10:22 ABCEdit 看到不爽了,再度改回來
Reverted to version as of 08:36, 3 September 2020 (UTC) The author is me. If you have any objections, please create a new file by yourself.
該中式英文表明 , 此圖為我繪 , 有意見就自己畫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Y-DNA_haplogroup_migration_map_in_East_Asia.png
一看該網址就是中文版的 ,這不意外 , 一定必須從 "中国" 生出來 ?


您之前引用的圖,所謂的 O 單倍群 , O 那個字劃的位置, 您自認的起源在現代 廣東 廣西 湖南 江西 的交界處
有瑤族自治區 ,壯族自治區 ,
瑤族 O3 系單倍群(現稱O2)佔比則約為63%,其中大部分為O3a1c1(現稱O2a1c1)亞系
圖上畫的是 O , 其實 , 當地的族群卻是 O2

地區主要組成 ,是 現稱O2單倍群 , 該圖卻跨海畫出(無中生有變出)O1並指向臺灣 ?
這就產生之前一直詬病的 O2 產生 O1 的錯誤

遺傳證據表明,壯族單倍群O2的頻率非常高,其中大多數屬於O2a支系,使其成為最主要的標記,與南亞語系共享。
O2的其餘部分屬於O2a1支系。壯族O1的高頻率,推測與南島語系有相關,但O1的頻率遠低於O2a,僅略高於O2a1。
反之,台灣原住民的O2單倍群分支幾乎完全不存在,但O1的頻率非常高。這表明,如果南傣語Austro-Tai hypothesis假說成立,那麼在傣語和南島語系分離後, 壯侗語系Tai-Kadai 的使用者很可能已經將大部分南亞語系的人群同化到他們的族群中。

202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壯族與布儂族、苗族、瑤族等講壯侗語的族群以及海南島的漢族表現出很強的遺傳親緣關係。

您再一次貼的起源圖沒有 K2 ? 完全是搭 UFO空降在中国產生 NO ?

問題是,中国把總數一千多萬廣西的諸族通通稱為壯族? 顯然壯族本身就是一個百越、僚俚、泰傣多民族的聚居群體。
壯族、儂族和泰族是傣族Dai的一個族群,他們與布儂族、儂族、泰族和其他北部桐台語使用者一起,被統稱為寮國人或饒人 或「南蠻」 ,被中国稱少數民族 , 而不被中国稱為 "漢族" ?
1055 年,壯族領袖儂智高被宋朝擊敗。如果他贏了,他可以自己的氏族儂姓建立一個國家。然而,這同一個族群在中國被稱為壯族,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是“洞穴”的意思,而在越南他們被稱為儂族(自稱“布儂”(“種田人”)。
同一個族裔 , 在中国的壯族說是 O 單倍群 的起源 ? 越南的儂族 就不是 , 一定要從中国遷出 ?
那麼您自信的起源圖中, O 單倍群 的上游 NO 標在那裏 ? 標在四川重慶 ?
這就產生之前一直詬病的 NO 單倍群飛越千里空降在中国的迷思?
更上游的單倍群 K2 , 你自信的起源圖 標在 越南北部 ,雲南東邊 ?廣西西邊 ?
幾萬年前不是用腳走 ,卻是搭UFO飛過來的空降兵 ?

實際上 ,截至 2022 年,國際遺傳譜系學會(ISOGG) 將 NO-M214 稱為“NO1”,將 K2a (M2308)/K-M2313 區分稱為“NO”。
NO 可能至少存在另一個主要分支:ISOGG 官方 Y-DNA 單倍群樹中,除了 NO-M214(ISOGG 將其稱為“NO1”)外,還列出了一個被稱為“NO1~”(CTS707/M2306)的單倍群。
此一波浪號(~) 表示 NO1~ 在系統發育中的確切位置未知。
它可能是 NO 的主要分支或同胞,可能是 K2a、K-M2313 的主要分支或同胞,也可能是 K2a 的主要分支。

K2a K-M2308 ( M2308 )僅見於古代遺跡 , 西伯利亞的「烏斯季伊希姆人Ust'-Ishim man」(距今約 45,000 年,介於西歐人和東歐人之間 ), 和「Oase 1」(距今約 39,500 年)。
在現代人群中沒有發現烏斯季伊希姆人特定血統的直系後代。

就常染色體 DNA 而言,烏斯季伊希姆人與在北京附近發現的距今 4.2 萬至 3.9 萬年前的田園洞人;馬爾塔男孩( MA-1)是 24,000 年前生活在今天西伯利亞伊爾布拉茨克附近大別拉亞河沿岸的兒童;或8000年前生活在拉布拉尼亞 La Braña (現代西班牙)的狩獵採集者。關係更密切 。
在北京附近發現的4萬年前田園洞人,無論父系Y染色體K2b,或常染色體都與同一地理區,現在住在北京附近的東亞人相差甚大

田園洞人是在北京發現 , 卻和現在住在當地的北京居民相差甚大
反而比較接近45000年前西伯利亞的「烏斯季伊希姆人Ust'-Ishim man」,24,000 年前西伯利亞馬爾塔男孩( MA-1),以及8000年前位於現代西班牙的 拉布拉尼亞 La Braña 的狩獵採集者

英文版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plogroup_NO1#/media/File:Migration_of_the_Y_chromosome_haplogroup_N_and_O_in_East_Asia.png

這個 NO 是在孟加拉和緬甸之間的東南亞 , 不在 中国四川重慶 !

還有! 在1500-2000年前的台灣宜蘭的漢本遺址第 I15156 號 樣本 , 父系就是 NO-M214單倍群, 其母系為D6a2,
在現代的人群中, D6a2這個單倍群 發現於台灣泰雅族Atayal及菲律賓 , 就是臺灣的mtDNA
和菲律賓有共祖的緊密關係, 其父系 NO-M214 正是 O系的祖先上游單倍群
herblee wrote:
cman44...(恕刪)


所以你一直在解釋兩岸的漢族O2及台灣原住民O1是同源同種‧這本來就是事實。維基百科這張圖畫的非常清楚。

如果你要看目前O-M122漢人的分佈,下圖也很清楚可看的出來。


無論從古至今來看, 你都一直打臉樓主...
  • 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