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光要能持續追蹤一個海上目標知道難度多高
需要耗費多少資源嗎?
然後彈道導彈要打中移動目標知道怎評估的嗎?
單位有給出自己判斷的數據
真實反正沒有實戰過
誰給的數據都不是真實的
但需要一定數量彌補精度是確定的
且中國可以確實實施的海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印度《歐亞時報》於9月2日報導,中國科研人員已經具備與20倍音速的飛行器建立快速準確的聯繫,為其註入引導數據,更新攻擊目標的參數等。
據《歐亞時報》報導稱,中國的高超音速通信主要位於Ka波段,這種電磁波具有更強的穿透力,它可以穿透等離子屏障,更有可能與地面完成通信。《歐亞時報》援引《南華早報》的報導顯示,北京的一個科研團隊在《導彈與航天器》發表的論文稱:
在飛行器前端由於高超音速激波以及氣流的因素,等離子體都是從這裡產生的,因此該團隊發現了一種可以降低等離子鞘層中電子的技術,這種被稱為“perspiration cooling tip”(蒸發冷卻頭)上釋放的親電子的物質被釋放,它可以吸收等離子鞘層的電子,使得等離子鞘層的等離子體減弱以供黑障狀態Ka波段通過以維持通信。
此時的飛船將在尾部將會有一條天線引出,飛船的整個通信就由尾部這條全向天線與地面或者近地軌道上範圍內的通信衛星保持通信,據公佈的資料來看,在20倍音速下仍然可以維持連續通信,並且建立穩定信道只需0.8秒。
這種技術可以讓彈道導彈的彈頭在穿越黑障時制導,在高音速時控制軌跡直至擊中目標,各位知道了這樣的通信過程,也就知道了為什麼可以用彈道導彈攻擊移動的航母了,我們假設這樣一個環境:“一枚射程為2500千米的彈道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過程”
飛行時間= 射程的平方根x 14
最大飛行速度= 射程的平方根x 0.09
彈道頂點高度= 射程x 0.25
飛行時間大約是700秒,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時間就是12分鐘左右,那麼航母最高航速(按32海裡/小時計)下能開出多遠呢?大約12千米以上!也就是說當彈頭抵達航母上空時已經跑出去12公里了。
彈道導彈在再入大氣層之前都是依靠慣性導航等保持航向,基本不會機動,但再入大氣層後就不一樣了,黑障通信鏈路可以保證彈頭在出黑障的瞬間就確定航母的方位,因此可以在高音速條件下展開機動鎖定目標。
如果沒有這種技術的話,可能會在穿越黑障後丟失目標,簡單地說,黑障通信已經可以讓彈道導彈像巡航導彈那樣全程製導,並且彈道導彈的反應速度極高,攻擊2500千米外的目標只需12分鐘,這個速度果然還是快。"
至於持續追縱海上目標,看看之前中國衛星追縱F22和F35C墜海的過程,就知道中國衛星群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