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俄羅斯不是只缺人
差得更多的是裝備和訓練
現代戰爭也不是靠人數
只是兩邊的戰線有上千公里
沒點人還真的漏洞太多
不管進攻和防守的選擇都還需要一定的人數
俄羅斯的裝備不少,只是和西方軍援裝備的水平差了一個級數。但西方軍援的裝備,數量上又有一個限制。這就顯得差距是能夠被克服的。
其實,重點還是即時資訊的問題,但現在卡莉納服役了,星鏈也開始不時斷線了,俄方應該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中。
economic wrote:
至於速度和數量
現代化追求的不是這樣的
現代追求的是能精準地打中要打的目標
越戰那種大型轟炸機帶一堆傳統炸藥亂炸取得的實際效果還遠不如現代只要1/20精準彈藥取得的效果
所以我才說俄羅斯缺乏的是現代化電子元件來改造大量的傳統庫存
只要能夠打中
速度不是唯一技術
不然美國弄隱形轟炸機幹嘛
俄羅斯的TU-160怎不被認為效能比B2好
能精準打中
然後就是破壞力的問題
依據要打的目標的需求
選擇不同的破壞力
若能有無限的精準彈藥,那當然是如你所言。
但精準彈藥相對昂貴很多,第一擊用來點穴是適合的。但要打消耗戰,主角還是要傳統鐳射導向炸彈,甚至傳統火炮的火海式轟炸(這也能達致震懾敵人的效果)。
說白點,俄還真是太窮了,剛剛才從沉重的債務中走出來,又要打俄烏戰事,若非它是能源大國,而且總統是普丁,怕也可能撐不到現在。
economic wrote:
電磁砲還很多限制
例如這種彈道比較固定
所以路徑上有阻擋就打不中目標了
其他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很多
且早說過了單一武器只能改變戰爭的型態
但改變不瞭大的戰局的
那需要的是戰略武器
還是那句,想想東風吧!東風一出,老美航媽就被迫出千里之外,到日後東風上了055,航媽能逃到那裡? 這就改變了大局。老美沒有航媽,要靠陸基F35來作戰嗎?
economic wrote:
此外打持久戰更重要的是成本
這跟能打多久有關
俄羅斯那種不夠精準的傳統彈藥亂炸的成本太高了
且大多屬於小型的小當量
破壞力並不夠破壞堡壘之類的防禦設施
所以俄羅斯採用數量來堆
但這樣成本太高了
俄羅斯從伊朗買了些成本低廉且突防能力還不錯的低成本且經度還可以的東西
這給烏克蘭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這種在實際使用上要比電磁砲應用廣得多了
看美中在這類投入的資源還比較多就知道軍方是怎選的
俄現在還是戰略防守期,但烏軍的攻勢也開始慢下來了。畢竟,要守的地方少了,防守的密度就能提升。之後烏軍的進攻,會越來越艱辛,就像之前俄軍進攻的尾聲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