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西方越來越沒有底線,那天老美的基建被人炸了,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然後就是ww3了。“普丁把兒童公園炸出月球坑 美國國會考慮列俄為「支恐國家」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又稱克赤大橋(Kerch Bridge)8日發生大爆炸後,俄羅斯指這是烏克蘭所為,並針對平民設施展開激烈報復。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粗估,俄軍單10日發射的飛彈,總價值就落在4-7億美元。俄烏戰爭升溫,西方、俄羅斯陣營也跟著升級行動。美國和德國一方面宣布將交付烏克蘭先進防空系統,另一方面,白俄羅斯總統已下令將軍隊部署至烏國邊境,白俄可能和俄羅斯組成聯軍參戰,擴大戰爭規模。此外,11日又有一名知名人物「脫俄」,俄羅斯億萬富豪密爾納(Yuri Milner)宣布他與家人已正式放棄俄國公民權。密爾納是網路投資公司DST Global創辦人,曾與已故英國宇宙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合作太空計畫,2014年他離俄後就沒再回國。美國、德國將提供烏克蘭先進防空系統克里米亞原屬烏克蘭領土,2014年遭到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大橋為連結俄羅斯本土及克里米亞(Crimea)的交通要道,是維持俄軍在烏南補給的樞紐。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不諱言,密集炮擊烏克蘭就是在報復克里米亞大橋受襲,基輔(Kyiv)等多個城市因此遭狂轟濫炸,甚至包括醫院、大學等平民設施,例如《CNN》拍攝到一枚炸彈落在公園兒童遊戲區旁炸出一個大洞的景象,許多民眾也再次躲到地鐵站避難。這立刻引起西方陣營回應,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omyr Zelenskiy)通話時承諾,美方將提供烏國先進防空系統(美國累計已提供烏國168億美元軍援)。無獨有偶,德國國防部部長蘭布雷特(Christine Lambrecht)同日宣布近日將交給烏克蘭IRIS-T SLM中程地對空防禦系統。拜登也保證美國及其盟邦會繼續對俄羅斯施壓,不過上週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結盟油國(OPEC+)決議每日減產200萬桶石油後,通膨壓力為進一步制裁俄羅斯又添變數。”
Derek2025 wrote:據說西方也在培訓烏克(恕刪) 給的機會不是沒有但也沒有很大這價位高且烏克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後勤能力飛個幾此沒有適合的後勤支援那可能會變成印度空軍自己掉下來的比敵人打下來的還多而整套後勤體系的建立那得好幾年現在弄來不及啦且烏克蘭自己養不起的給美國養那美國長遠受不了吧
Derek2025 wrote:這場戰爭,西方越來越(恕刪) 可能沒那樣多錢啦俄羅斯打了很多都是伊朗來的低價東西真正高價的俄羅斯打不瞭太多的據說口徑的產能一天才3發且這種得百萬美元成本的俄羅斯又缺電子元件真的高價的俄羅斯打不瞭太多的這次烏克蘭吃鱉就是俄羅斯從伊朗弄到不少成本低的東西(精度也不怎麼好)然後一天上百的亂丟而烏克蘭的防空沒辦法應付這樣多低成本的亂丟所以很大比例炸的地方都是非軍事的對居民的傷亡也大所以烏克蘭不是要民眾去躲防空洞了就是太多低成本會亂丟的東西丟進來了雖然大比例是50公斤戰鬥部但數量多啊
economic wrote:除非戰略武器不然沒有單一武器可以直接改變戰爭的啦 可以的。正如東風改變了海戰的生態,電磁武器同樣會改變陸戰,甚至海戰的勢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日後,給你甚麼坦克,甚麼裝甲,也擋不住一發電磁炮彈的直擊。若對方以密集坦克縱隊來衝鋒,那就是給電磁炮用來收割了。而且,沒有轟鳴,不見火光,而且射程超遠,這樣的"火炮",很難被發現,所以存活率會比傳統火炮高很多。這是一種劃時代的武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台海局勢一觸即發敏感之際,《央視》首次曝光電磁發射試驗現場。發射過程「不用火藥、沒有轟鳴、不見火光」。據報導介紹,電磁炮預計將成為森林消防利器,可發射滅火彈對山火實現遠程打擊。10月30日央視軍事《軍武零距離》作更詳細的報導,這次試驗的是一種用於森林滅火的電磁滅火炮,用於遠程精準滅火。據陸媒分析,電磁彈射技術軍用兩用,十分廣泛,更說明中國電磁彈射技術已非常成熟。不僅有艦載電磁炮,而且有車載電磁炮,也說明中國電磁炮實現了「小型化、通用化、系列化、實戰化」。2016年4月媒體報導,中國曾在內蒙古炮兵靶場對電磁炮進行了首次試驗:「25公斤彈丸被發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預定區域」。衛星照片顯示,中國電磁炮長達33.5米,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炮靶和多層裝甲板。據中國《科技日報》2018年8月報道,陸軍某研究所研究員韓珺禮與馬偉明院士交流後,將電磁彈射技術與野戰火箭炮發射技術結合起來,研發電磁彈射火箭炮。電磁彈射火箭炮發射時,首先使用電磁彈射技術將火箭彈遠遠地彈射出導管,使此前熱發射的火箭炮變成了冷發射,在空中火箭彈點火前就擁有了一個較大的初速,既可大幅度提升火箭彈的速度,也可大幅度增加火箭彈的射程,還會讓偵察衛星誤把火箭彈點火位置視為陣地位置,增強了火箭彈陣地的欺騙性,提高戰場生存能力。大陸媒體指出,這種電磁彈射火箭炮可制導、射程遠、成本低、隱蔽性好,不是導彈,勝似導彈。此前,1991年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曾預言:「未來的高性能武器,必然以電能為基礎。」馬偉明亦曾表示,「電磁彈射技術10年內將取代傳統的化學能技術。電磁的作用非常大,無處不在。凡是載運方面,過去用化學能能做的,大部分用電磁能也能做。」"
最近幾天都沒有聽到烏推進到新的位置,烏克蘭的進攻動能,開始耗盡了嗎?"赫爾松州代理州長:烏克蘭軍隊在赫爾松州的所有反攻嘗試都已失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赫爾松10月11日電 赫爾松州代理州長弗拉基米爾•薩爾多11日向記者表示,烏克蘭軍隊在赫爾松州的所有反攻嘗試都已失敗,他們仍留在原來的邊界。薩爾多說:“(烏克蘭軍隊的)每一次反攻,他們都試圖做點甚麼,但他們都失敗了,只不過是損失人員。很遺憾,他們把人推入這種屠殺,我們被迫回應他們。我們把烏克蘭軍隊攔在那條邊界,他們正試圖從那裡向赫爾松州推進。”10月初,烏克蘭軍隊在赫爾松州北部發動反攻,佔領了北部地帶的居民點。據該地區當局稱,他們的推進已停止。"
Derek2025 wrote:可以的。正如東風改變(恕刪) 我覺得俄羅斯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有效的戰場資訊與戰場管理,就像一個空有力氣的大力士,卻被一個靈活的小個子弄得手足無措的。俄羅斯火力是沒問題,問題是打不到與打不準,不曉得目標在哪,就算知道也只能用數量去彌補精度,搞得事倍功半,就算有電磁炮找不到敵人或無法精確制導也沒用,就是打不到敵人。從能量密度的角度,我覺得電磁炮現在陸戰應該還不到實用化的地步。普通砲彈是靠化學爆炸給與能量,移動行電磁炮只能靠發電機來充能,在同樣體積重量下,化學炸藥比起柴油之類的燃料的單位體積重量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同樣發一百發砲彈,所花的時間,與攜帶便利性,一般砲彈都遠勝電磁炮。
gunslingerh wrote:我覺得俄羅斯最大的問(恕刪) 俄羅斯的戰場資訊統合與相互配合的確不行過去的經驗看只有小規模的精銳部隊能做到配合得還不錯只要規模比較大就不行了電磁砲需要處理的東西還很多首先還是小型化的問題現在威力可以的都太笨重了然後摩擦力的問題也還沒有比較好的方法解決此外還有總成本的問題小型激光武器可能會比較早出現在實際戰場這用來對付低價無人裝備似乎可以了成本也夠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