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圖狼 wrote:看完依然是磚家(恕刪) 都是看到事實才說的可也沒人能做到準確率高的預判但有些條件就是固定在那邊的事情要發展到超出範圍的機率就非常非常小俄羅斯一堆的核武那是美國決定不直接碰撞的只要觸碰到俄羅斯真的可能使用核武那美國基本上就不會真的去做烏克蘭這次被炸歐美也沒多大反應新的領土在國際上基本不被承認所以俄羅斯在這四個地方基本要靠自己烏克蘭的財政完不了太久也是改變不了的在工業區基本失去下那經濟實力減少至少30%是跑不掉的一大堆人口以農業組成的國家要長期對抗工業國家的可持續性太低了靠歐美可以短期歐美就永遠這樣給?這也太不現實了說個簡單的2024美國非常大的機率會換總統下一個如果類似川普還給烏克蘭這樣的支援?更別說西歐幾個國家恐怕支撐不到2024但換個角度看俄羅斯壓力也是很大的如前面說過就連俄羅斯重視的克里米亞大橋從專業的角度看建造結構都是很有問題的橫向的連接結構很差整座大橋基本上少了約30%的鋼材不知道是省成本還是太窮還是貪汙但現實就是這座大橋的結構真的不行怪不得一個爆炸損毀的還蠻嚴重的以俄羅斯現在這種也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整體結構要長期比較高強度的與歐美對抗也是有問題的只不過中國不會讓俄羅斯垮掉但恐怕不會讓俄羅斯太好過就是且中國大部分的資源還是用在自己內部增強實力對外也不可能把歐洲推向美國這種笨操作那俄羅斯的處境要好更多的還是得靠自己
俄軍開戰後截至本周末, 被烏軍擊毀的軍機與直升機, 合計正式超過500架. 恭喜烏軍偉大戰果.中國的空軍戰機直升機, 9成以上都是仿俄與俄製, 以相同的作戰能力與配備來看, 理論上, 中國戰機也是跟俄軍戰機一樣, 是易碎品, 易開罐, 日拋式.中國或多或少都在輸出資源暗助俄國, 俄國打不贏, 邊打邊退, 也是在侵蝕中國的國力與戰力. 加上中國金融呆帳暴增, 地方財政困難, 房地產破沫破裂,外銷訂單萎縮與實體商店經濟瓦解, 中俄聯盟的實力是衰退中.
烏克蘭說, 從今天(11日)開始, 暫時停止電力出口. 原本烏克蘭是電力過剩, 但是昨天遭到俄軍84枚飛彈攻擊後, 電網調度出現困擾, 有15個州部分地區正在輪流供電, 有1300個社區仍無法供電, 因此要暫停電力出口, 等待修復後才會繼續出口電力.目前停電範圍較大是在蘇梅與利沃夫附近, 10日晚間7時到11時因實施強度壓力測試,要求居民避免使用電暖爐、電烤箱、微波爐、洗衣機等高耗能電器。另外,基輔市政府則希望居民和企業從下午5時到10時之間有限用電,關閉招牌燈光,「一同協助城市度過電網的嚴峻負荷。」不過烏克蘭強調, 維修電力不是昂貴, 困難與精密的工作, 各州恢復大部份供電不需要很久.
白俄羅斯宣布參戰烏俄戰爭~~~================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ksandr Lukashenko)10日表示,已下令白俄軍隊前往烏克蘭北方,與俄羅斯組成聯軍,並宣稱這是回應基輔對白俄羅斯的威脅。他還警告烏克蘭,「不要碰到白俄羅斯的領土一步,否則會遭到比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更嚴重的回應」。與俄羅斯聯軍,也是逼不得已的措施,盧卡申科認為是被烏克蘭逼上戰場的。白俄羅斯約有六萬兵力,2022就在國家邊境部署六支機動部隊,共計約幾千兵力。在克里米亞大橋被毀同天,白俄邊境警衛隊指控烏克蘭在邊境挑起紛爭。=================
俄軍飛彈炸到德國領事館, 德國極度不爽中. 很可能近日提高對烏克蘭的援助.八國聯軍, 就是因為各國駐中國的大使館遭到義和團攻擊, 最在意使領館遭到攻擊的國家, 就是德國.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特(Christine Lambrecht)今日重申,預計很快就會向烏國提供第1組先進的IRIS-T防空系統,並於明年再提供3組,以協助烏方抵禦無人機攻擊。俄羅斯指派新任總指揮官蘇洛維金將軍(Sergei Surovikin)接管烏克蘭戰爭。但他擁有「絕對殘暴」形象,瓦格納傭兵集團創始人普里戈辛(Yevgeny Prigozhin)把蘇洛維金形容成,是俄軍當中最有能力的指揮官的「傳奇人物」。只不過,克里姆林宮內部人士透露,其實蘇洛維金就是個好戰狂人,不甩飛彈可能會擊中的目標是什麼。曾與蘇洛維金共事過的人士坦言,針對俄軍10日對烏克蘭的襲擊行動,他並不覺得訝異,「蘇洛維金非常殘暴,幾乎不顧人命……」。
烏軍M982神劍精準砲彈 一發命中俄鬼的風信子-B, 一發打下去, 這門榴彈砲砲栓的位置有發生爆炸冒煙.================日前烏軍使用M982神劍(Excalibur)精準砲彈,一擊命中俄軍的風信子-B(Hyacinth-B)榴砲。畫面中烏克蘭武裝部隊,朝俄軍陣地發動攻擊,下秒一發擊中一座風信子-B榴砲,瞬間竄出濃濃黑煙,引來許多網友大讚烏軍「神準」===============
economic wrote:2024美國非常大的機率會換總統下一個如果類似川普還給烏克蘭這樣的支援?更別說西歐幾個國家恐怕支撐不到2024 別說2024那麼遠,如果今次中期選舉共和黨能勝出,敗登施政就更艱難了。“美議員呼籲停止對烏援助:“拜登可能虧欠澤連斯基,但美國不欠”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T)網站10日報導,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保羅·戈薩爾(Paul Gosar)呼籲華盛頓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認為這些援助是被用來資助一場美國“本不應該捲入”的衝突。RT報導稱,美國國會有許多共和黨議員譴責拜登政府為基輔“敞開支票簿”的做法。戈薩爾當地時間10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不要再提供外國援助,特別是不要資助一場我們本不應該捲入的戰爭。拜登和他的犯罪家族可能虧欠澤連斯基,但美國不欠他任何東西。”RT報導指出,戈薩爾是一名堅定的反干涉主義者,也是美國共和黨議員當中非正式“美國優先”黨團小組的成員,他也是拜登政府烏克蘭政策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今年5月,戈薩爾投票反對美國對烏提供400億美元軍事和經濟援助的法案,上個月又投票反對美國提供另外120億美元援助的撥款法案。在這項法案獲得通過後,戈薩爾發推文稱,“在國內,颶風'伊恩'使美國人失去了一切。邊境是開放的,芬太尼正在殺死成千上萬人,通貨膨脹正在肆虐。然而,左翼和當權派右翼剛剛投票決定向烏克蘭再送去120億美元?這更像是'美國最後'的政策。”RT報導稱,戈薩爾聲稱的拜登“犯罪家族”虧欠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說法,可能是指美國一些保守派人士的觀點,他們認為是澤連斯基幫助拜登贏得了2020年總統選舉,因為澤連斯基此前拒絕了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即拒絕讓烏當局對拜登兒子擔任高薪董事的一家烏能源公司重新展開腐敗調查。俄媒還指出,戈薩爾並不是唯一呼籲美國兩黨停止向烏克蘭提供資金和武器的共和黨議員。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上周稱,美國對基輔的援助“殺死了成千上萬的人,並大幅推高了全世界各地的生活成本”,另一名共和黨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10日發推文聲稱,不值得冒著核戰爭的威脅來“維持烏克蘭作為國際洗錢聖地的地位”。”
今次連老天爺都看不過眼。。。嗎?“颶風“伊恩”過境美國佛州,“什麼都沒剩下”美國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之一“伊恩”(Ian)近日席捲美國佛羅里達州,造成超過100人死亡。這場風暴不僅給美國帶來上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也讓大批災區居民面臨生活難以為繼的困境,給許多倖存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打擊。“什麼都沒剩下,颶風伊恩只留下了情感上的創傷。”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10日以此為題發文稱,由於當地多個社區幾乎被颶風完全摧毀,佛羅里達州許多居民幾乎在災難中失去了一切,沮喪情緒和對未來生活的迷茫正在加劇這些居民的心理健康問題。佛羅里達州居民愛麗絲·普約爾斯正在陌生人的殘破房屋外拾荒,試圖從濕透的衣物和翻倒的家具中找出有用的物資,維持自己和四個孩子的生存。她告訴《華盛頓郵報》,她的住處已經被颶風摧毀,“我正努力撐到第二天,這是我現在能做的事情。這真的很令人沮喪。”居住在佛州松島上的居民艾倫·比克福德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在風暴過後,他的房屋一片狼藉,地板被泥土覆蓋,家具東倒西歪地堆積在院子內,呈現出一幅荒涼的景象。“這就像是親人去世一樣,疼痛來了又去。”比克福德情緒激動地說,“有時會有微小的希望之光,然後一切卻又都崩潰了。”《華盛頓郵報》稱,這樣的場面已成為佛州災後常見的景象。絕大部分民眾正在評估損失情況,試圖找回一些仍然值得保留的物品,並將無法使用的廢棄物品扔到路邊越來越高的垃圾堆中。報導稱,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甚至還可能轉化為“徹底的絕望”。佛州李縣法醫透露,由於無法承受財產損失的打擊,兩名70歲的男子先後在9月30日和10月1日自殺身亡。沉重的損失已經對受災地區的美國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心理打擊。美國非營利組織“全國精神疾病聯盟”佛羅里達州科利爾縣分部負責人貝絲·哈奇透露,最近幾天,該組織收到的諮詢電話數量幾乎翻了一倍,因為許多人意識到自己無法獨立恢復生活並克服創傷。“當一個人遭受如此多的創傷時,他們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他們需要知道還有很多人可以幫助他們。”哈奇說,“需求會隨著時間改變。有些人失去了一切,也許他們房屋的牆壁還佇立著,但已經不適合繼續居住了。”美國《紐約時報》指出,這種沉重的精神打擊,與當地居民缺乏重建的能力不無關係。多數居民依靠固定收入生活,沒有購買過洪災保險。許多人的房產也是在十多年前購買的,那時的房價也要比現在便宜許多。因此這些居民已經很難恢復災難之前的生活,這無疑是一個突然而又殘酷的打擊。美國特拉華大學研究自然災害對公眾健康影響的流行病學教授珍妮弗·霍尼則告訴《華盛頓郵報》,美國的研究表明,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災難倖存者都會出現某種類型的精神困擾,而藥物濫用問題往往還會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和焦慮症狀加劇。霍尼和她的同事研究了美國在2003年至2015年經歷過自然災害的縣的自殺率,發現災難發生後三年的自殺率比前三年增加了23%。她指出,李縣發生的自殺事件其實並不常見,“這通常不會是災後立即發生的事情。實際上,這種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是因災難加劇或由災難引起,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比如自殺。”霍尼還警告說,隨著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難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加劇,這類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會不斷累積,“通常症狀會在半年到一年內消退,但如果接下來又遭遇一場颶風或山火,那麼你就會處於心理健康問題加劇的循環之中。”風暴過後,面對一片狼藉的社區,許多受災的佛羅里達州居民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未來。《紐約時報》稱,許多佛州民眾正在討論下一步的計劃,一些居民決定設法重建自己的房屋,但另一些人則萌生了去意。79歲的佛州居民加蘭·羅奇表示,他不會離開自己嚴重受損的住所,“我的女兒想讓我回到俄亥俄州,但我告訴她,我的骨灰會回去。”羅奇還補充說,他希望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或國民警衛隊能為他提供防水布,遮住破損的屋頂。但墨西哥灣沿岸的不少居民已經開始考慮離開。75歲的佛州松島居民卡羅爾·弗里曼表示,她已經在島上生活了4年時間,現在也許是時候回到家鄉芝加哥,“我認為,這場災難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崩潰點'。”9月28日,“伊恩”以4級颶風強度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西南海岸登陸,暴雨、風暴和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基礎設施以及車輛、船隻嚴重受損。30日下午,“伊恩”以1級颶風強度從大西洋登陸南卡羅來納州,最大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40公里,引發危及生命的風暴潮、破壞性大風以及洪水,隨後不斷減弱直至消散。美國廣播公司(ABC)10日援引當地官員的消息稱,“伊恩”在佛羅里達州造成至少120人死亡,搜救工作目前還在進行中。美國Axios新聞網則援引風險管理公司RMS的分析數據稱,“伊恩”有可能造成530億至7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它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破壞程度排名前五的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