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7

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wengmingmai wrote:
是啊,原本以為共匪不(恕刪)


所以姊放軍就是沒種咩~ 裝個樣子就騙到貪生怕死之徒
都等70 年了 再等70年也沒差
來了。

“外媒:波蘭人燒垃圾取暖污染將直線上升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援引彭博新聞社報導,波蘭家庭正越來越多地靠焚燒垃圾取暖。在這個國家努力應對反俄製裁帶來的後果之際,污染勢必直線上升。

報導稱,現年35歲的保利娜·姆羅奇科夫斯卡是華沙郊區一名帶著3個孩子的母親,她對這家美國媒體的記者說:“這個季節太糟糕了,每天都能聞到燒垃圾的味道,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很少能聞到常用的燃料的氣味。想想天氣真的變冷了以後會發生什麼,還是挺可怕的。”

姆羅奇科夫斯卡說,她第一次注意到有點不對勁的時候是看到一個鄰居在他們家的車庫裡存垃圾,但這個問題並非波蘭首都獨有。在克拉科夫東南約100公里的新松奇市,地方當局收集的垃圾比去年明顯少了很多。這令人擔心,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導致嚴重污染的焚燒垃圾現象可能變得司空見慣。

報導指出,波蘭已為人們焚燒垃圾開了綠燈,執政的法律與公正黨領導人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上個月對支持者說,為了取暖,“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燒”。

報導稱,根據歐盟去年的數據,新松奇已經是歐盟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另外四個波蘭城市——茲蓋日、彼得庫夫-特雷布納爾斯基、若雷和克拉科夫——也在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列。”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wrote:
所以姊放軍就是沒種咩(恕刪)


只會妄想的鬼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媒體:木柴在歐洲已成為搶手商品,德國甚至有人詢問燒馬糞取暖

摘要:在法國,木質顆粒燃料的價格幾乎翻了一倍,達到每噸約4100人民幣,匈牙利甚至禁止顆粒燃料的出口,羅馬尼亞則對木柴價格設置上限,為期六個月。

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限制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美國彭博社當地時間8日發布題為“絕望的歐洲人重新開始使用世界上最古老的燃料取暖”的報導稱,歐洲用於供暖的能源中70%來自於天然氣和電力,隨著俄羅斯的供應量大幅減少,木柴已經成為一種搶手的商品。彭博社還稱,在德國,甚至有人詢問有關燃燒馬糞及其他冷門燃料取暖的事。

彭博社在報導開頭舉了德國民眾彼得·恩格爾克的例子。報導稱,恩格爾克的倉庫位於離柏林-坦佩爾霍夫機場不遠的地方,他為自己的倉庫安裝了一扇新的防盜安全門,因為他擔心絕望的人會偷竊他倉庫裡的物品。彭博社稱,恩格爾克的倉庫中暴露在風險中的“珍貴資產”正是木製燃料,他的行動反映了整個歐洲越來越嚴重的焦慮。

報導提及,歐洲大陸正在為今年冬天的能源短缺以及甚至可能發生的停電做準備。在7日的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上,歐盟領導人沒有就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達成一致,因為他們擔心任何此類限制性措施都可能威脅到該地區的能源供應。

除了德國,報導還列舉稱,在法國,木質顆粒燃料的價格幾乎翻了一倍,達到每噸600歐元(約4100人民幣),而且有跡象表明,有部分民眾恐慌性搶購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燃料。而匈牙利甚至禁止顆粒燃料的出口,羅馬尼亞則對木柴價格設置上限,為期六個月。

彭博社稱,除了對能源短缺的擔憂外,能源危機還導致了生活成本飆升,在9月,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按年率計算首次達到兩位數。在整個歐洲,陷入窘迫的家庭正在愈發頻繁地面對在取暖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之間做出選擇。

另一方面,報導寫道,許多歐洲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在未來幾個月裡取暖,隨著冬季寒潮的臨近,這種擔憂變得愈發迫切,而這種情緒可能會導致健康和環境問題。報導援引瑞典環境保護局空氣質量部門的負責人羅傑·塞丁的話說:“我們擔心人們會燒掉他們能拿到的東西,如果有人不知道如何正確燒柴,這會導致非常高的污染水平。” 塞丁還說,顆粒物最終會進入肺部深處,導致心髒病發作、中風和哮喘,這種風險在城市地區尤為突出。

此外,彭博社稱,這一方面的經驗不足在德國也很明顯,該國的掃煙囪人協會正在處理大量接通新舊爐子(與煙囪)的請求,還有客戶正在詢問有關燃燒馬糞及其他冷門燃料的事。報導寫道,在柏林,這場危機讓人不安地回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情況。當時,由於燃料短缺,民眾幾乎砍掉了柏林蒂爾加藤公園裡所有的樹木以用於取暖。彭博社稱,雖然柏林人現在不會採取這樣的極端手段,但民眾對保暖的擔憂普遍存在。彼得·恩格爾克說:“我們非常擔心地為冬天的到來做準備。””
Derek2025 wrote:
來了。“外媒:波蘭人(恕刪)


不管是歐美還是俄羅斯都承受不小的壓力
波蘭把自己的裝備能給的都給烏克蘭的
後面花大錢補充美國為首的北約裝備(韓國也不小)
後面還得看俄羅斯會怎做
當俄羅斯有部分資產的天然氣海底管道被破壞
那俄羅斯會不會也去北歐輸送波蘭的管道就不知道了
反正先看看今年冬天各自怎樣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烏克蘭現在看似威風凜凜,其實都是嚴重內傷。先別說30%必定有水分,真實情況可能是40甚至50%(基本上,烏克蘭的工業生產都廢了,而且有八個月時間,很多成年男人都被拉了去當兵,說只剩下30%我都相信),老美那些軍援都不是無償的,這個無底深洞,也許要花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填得滿。

“烏官方估算今年前三個季度經濟萎縮約30%

烏克蘭政府部門8日說,受俄烏衝突、惡劣天氣拖累秋收進度等因素影響,烏克蘭今年前三個季度經濟據估算同比萎縮大約30%。

烏克蘭經濟發展和貿易部當天發表聲明說,根據初步估算,烏克蘭9月國內生產總值同比減少大約35%,誤差為正負兩個百分點,與8月下降幅度基本持平。從今年前三個季度整體來看,烏克蘭經濟萎縮大約30%。

這一部門說,得益於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簽署,烏克蘭出口出現回暖。與8月相比,烏克蘭9月出口額增長23%,達到俄烏衝突以來最高水平。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是玉米和小麥出口大國。俄烏衝突爆發後,烏克蘭糧食出口一度停滯。7月22日,俄羅斯、烏克蘭就恢復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問題與聯合國和土耳其簽署相關協議,隨後烏克蘭糧食外運逐漸恢復。

烏克蘭經濟發展和貿易部說,雖然該國經濟形勢仍面臨挑戰,但處於可控範圍。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烏克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566億美元,2021年為2001億美元,約佔全球經濟的0.15%。

烏克蘭中央銀行7月預估,該國經濟今年將萎縮三分之一,2023年和2024年有望增長5%至6%。”
economic wrote:
不管是歐美還是俄羅斯(恕刪)


反正就一句話歐盟自己做死.歐盟人民今年冬天會很慘
Derek2025
Derek2025 樓主

路是自己選,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2022-10-10 8:31
Derek2025 wrote:
烏克蘭現在看似威風凜(恕刪)


烏克蘭的逆差很大
所以貨幣還要貶值
那美國計價的衰退不會太小的
然後真正的重點是能源
俄羅斯之前的兵力不夠
渣波蘿熱今年這個月之前還給烏克蘭供應電力
但後面電力那是輸送到俄羅斯佔領區了
烏克蘭的能源會更短缺

農業的出口也遠不如預期
那生產也沒用
倉庫是滿的沒地方可以存放
靠陸地運輸的速度太慢且成本高了
要靠外來援助才能支撐
只要援助變少
烏克蘭的壓力就會大增的
且資源向戰爭這樣傾斜
民眾生活影響太大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Derek2025 樓主

這幾年還能吃點老本捱過去,之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2022-10-10 8:33
其實,有很多可能性。

1. 馬斯克不讓用(但應該要先得敗登同意)
2. 敗登不讓用(烏克蘭打的太猛,鉸肉戰要破局,違反老美利益?)
3. 普丁不讓用(敗登收到普丁電話,說別玩得太過火,否則我就丟核彈了?)
4. 卡莉納上線了

我個人更相信是2。正如將來台海之戰,與其分出勝負,讓雙方年年月月打下去才更符合老美利益。

"真只是為了不讓俄軍使用?星鏈在烏軍反攻前線停擺

烏克蘭前線作戰部隊這幾天發現,在赫爾松南部、扎波羅熱地區周圍、哈爾科夫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等全力作戰收復失土地區,「星鏈」(Starlink)普遍發生「通訊故障」現象。由於馬斯克(Elon Musk)本月3日才因提出由聯合國監督重新舉辦公投、放棄克里米亞、烏克蘭中立等建議,與烏克蘭當局發生口角。此際在敏感地區的故障,不免啟人疑竇。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稍早報導,衝破俄羅斯防線的烏克蘭部隊反映「星鏈」最近幾週「出現『災難性』的通信中斷」。故障的地點主要是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舉辦正當性存疑的「公民投票」併入地區,烏軍正在這些地區發動激烈的反攻。

一名基輔官員表示,連接故障很普遍,並促使士兵們驚慌失措地撥打求助熱線。兩位烏克蘭官員都表示,問題發生在士兵從俄羅斯奪回領土並越過前線之際。

向烏克蘭武裝部隊捐贈「星鏈」系統的基金會普里特拉慈善基金會(Serhiy Prytula C harity Foundation)協調員西尼琴(Roman Sinicyn)解釋說,之所以會發生這個問題,是因為 SpaceX 正試圖防止俄羅斯軍隊濫用。

西尼琴表示,「我非常清楚,星鏈的代表正在這樣做,以防止俄羅斯佔領軍使用他們的技術。」

馬斯克本人、 SpaceX,以及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對於《金融時報》的求證都未與置評。兩名西方官員知道有發生停電的問題,但拒絕做進一步的評論。

馬斯克在俄羅斯今年2月發動侵略不久就提供星鏈(Space X)服務,是烏克蘭反敗為勝的關鍵之一。但他在本月3日於推特上提出「烏俄和平」構想引起烏克蘭各界憤怒。其建議包含:(1)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重瓣烏東遭兼併地區公投,如果人民的意願不能接受,俄羅斯就離開;(2)克里米亞正式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正如從1783年起直到赫魯雪夫弄錯前的狀態;(3)確保克里米亞的供水無虞;(4)烏克蘭保持中立。

面對包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內的反彈,馬斯克堅稱自己仍舊支持烏克蘭。此際星鏈在烏克蘭收復失土前線停擺,卻不免讓人有所懷疑。"
其實,老美只是有著警察外表的強盜。

"叙外交部:美軍盗採敘石油是海盗行徑 要回殖民時代

伊朗新聞電視台網站10月8日援引敘利亞通訊社報導稱,敘利亞外交部8日在推特上發文,譴責美軍從敘利亞盜採石油並將其運往鄰近的伊拉克,稱這是“海盜行徑,是企圖回到殖民時代”。

  敘利亞外交部還呼籲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並製止這種行為,同時強調美方的做法違反了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

  敘外交部還指出,對於美方掠奪該國自然資源的做法,敘利亞保留索賠的權利。

  報導指出,過去幾周里,在隸屬於“敘利亞民主軍”的武裝分子的幫助下,美軍加緊從敘利亞東北部的哈塞克省盜採敘利亞原油。

  8日早些時候,敘通社援引亞魯比耶當地消息人士的話說,一支由50輛油罐車組成的車隊7日將從敘利亞傑濟拉地區盜采的石油運往伊拉克。

  報導指出,美軍部隊和裝備長期以來駐紮在敘利亞東北部。五角大樓聲稱,這一部署是為了防止敘利亞東北部的油田“落入恐怖分子之手”。但大馬士革堅稱,美軍的部署是為了掠奪該國的自然資源。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曾在多個場合承認,美軍進駐這個阿拉伯國家是為了那裡的石油。"
  • 22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