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最大的日本老神在在, 世界最大的台灣晶片代工廠也說沒影響但可能會漲價去庫存, 完全沒有人說被卡脖子, 卡脖子都是中國人自己說.
美國人眼中根本就沒有中國鎵. 美國說要找盟友協商, 只是因為美國總算找到理由要讓中國好看. 因為未來電動車, 充電樁, 手機也是要用一些些砷化鎵晶片, 要利用這次的機會, 想辦法降低中國鎵的產量與比重.
鎵是煉鋁產生的副產品, 中國外銷的鋁減少, 鎵的產量比重就會變少. 美日德都是產鋁大國, 是時候對中國的鋁錠課徵高額反傾銷稅了.
美日德也應該坐下來討論幫東南亞印度蓋電解鋁廠了. 因為煉鋁是用電解的, 而非使用高爐. 電要夠才適合建廠.
鎵這種東西, 只有充電器, WIFI, 手機, 觸控, 汽車電力控制要用, IC用量占比也都不大, 另外就是有少數幾款特殊液晶面板與太陽能板會加入鎵, 美國需要討論的國家, 大概就限縮在"美日德台韓"五國而已.
ayretimr wrote:
為何美、日、德不是鎵出口大國?鎵蘊藏量去瞭解一下
以前鎵都是美日德煉鋁廠供應的. 鎵的應用不是從中國開始的.
但是中國大量製造筆電, 手機, 汽車引擎, 鋁門窗後, 需要很多鋁, 也因此獲得很多的鎵, 而中國的科技又不進步, 根本無法利用這種金屬元素, 因此低價傾銷給G7與台韓歐洲國家, 不敷成本的情況下, 那些國家的鋁廠就不想做白工提取鎵,
只有美國與日本有精煉鎵. 其他國家都是粗煉鎵, 中國的鎵若不出口給美國日本, 沒精煉過的鎵, 很難運用在精密電子製程裡.
不過, 美日仍是鎵化合物的出口大國喔. 因為日本與美國建立了年產能約200噸的""再生鎵"工廠, 再加上有成熟的精煉技術, 做成化合物後的出口量不小. 畢竟中國一年也才出口粗煉鎵100多噸, 不到200噸.
至於中國國內, 年用量大約170噸, 大多是把粗煉鎵加入到一些特殊的LED, 太陽能板, 液晶面板中. 中國也有嘗試生產砷化鎵基板, 但是品質不佳, 與日德產品相差很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