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政府机关和企业,都可以得到国家划拨的土地用来自行建造住宅
再按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员工
当然获得的住房根据地域、单位差异还是蛮大的
但只要到一定的工作年限基本都会有
面积也不大,40到60平方米多数
所以不是出生配房,而是工作配房
农村是没有公房政策的,但可以获得宅基地,农民可以自行建住宅
所以建的住宅各个时代完全不同
我幼年时(80年代初),住的是茅草房,屋顶是稻草,地面是泥地,隐约记得夏天很凉快
84年建了两层小楼,条件才得以改善
90年代,父母到城里工作,我也读大学,不在农村住了
把房子私下转让给了邻居,其实产权还在我家名下,农村住宅是不能转让的
现在邻居早已将房子重建了
自己和家人因为都转为城镇户籍,失去了宅基地资格
现在想来太后悔了,否则现在也可以当拆二代了
现在房地产都是市场化了,确实买不起
特别是没办法依靠父母,在异地白手起家的年轻人
其實對岸知識分子私下很早就在流傳一句話,不辦貪腐會動搖國本,但辦了貪腐一樣動搖國本,所以是要同流合污向當權靠攏拿好處,還是秉持良心經濟朝自由民主化去”偷跑”...看看馬雲的下場,在權力面前一樣猶如螻蟻般不堪一擊;
至於對岸到底”配不配房”!?據我上海復旦大學熟悉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中國在崗又有”實質影響力”的共產黨員不過5百萬人左右,這些有權力拿在手上的”黨一定都會照顧”,名目多著咧,也沒外部民意機關可以審查監督,這當然不會那麼簡單配個寒酸的官舍”為人民服務”,就連中國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也”無從得知”共産黨的黨產到底有多少,更甭提”外人”了;至於大陸一般老百姓買賣的”房地產使用權”到底期限是多久?目前應該是99年,但”私有化”這三個字打死沒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