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uangtw1980 wrote:高鐵倒是經過很多經典附近,例如平遙古城、上海關、....。 臺灣流行的是把「站」本身,就弄成觀光景點 術語好像叫做 ... 〔聯合開發〕,簡稱"聯開"新聞用語,聯開案
686crisis wrote:你憑什麼說人家消息來...(恕刪) 大陸不是這樣算賬的啊。1.臺灣如果進行高鐵建設,邊際效應已經到頂,好處就是多了一種出行方式選擇,對經濟要素的流動,助益不多。所以,更關注項目本身的投入与收益,這關乎項目財政安全。2.大陸高鐵建設,有助於經濟要素流動,有助於地方經濟發展,有助於地方政府財稅增長。雖然高鐵項目本身短期是虧欠的,但是會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反過來,高鐵客流量又會增加,項目本身收益會提高。
中國的債務出過N多種版本要大崩盤了,事實上全世界的錢都是由債務生出來的,美國透過貿易赤字輸出美元,大家手裡又有好多美元到處買東西,但美國會有對應的債出來,現在的債都只是數字,各國到全球的金融危機,只要各央媽放水,又活了,央媽帳上再記著數字,美國債是最多的,國債,各地方的債,企業債,每一種都要付利息,多數是可控範圍,要違約了??倒就是了,金融危機後美國地方銀行倒的太多太多,也不會怎麼樣.中國這種中央集權的,高鐵100%是公家的東西,根本不用看財務問題,有問題都是可控的,政府項目看的是大戰略,高鐵還要一路修到歐洲去,台灣玻璃心不爽了,美老大也不開心,台灣的債務也一直創新高,砍些退休軍公教也只能貼點零頭,也不會倒,鈔票再印,就直接從大家口袋里拿錢了,還不用問草民的意見.
大陆铁路客运一直是亏损的,但货运是赚钱,而且是赚大钱的。原本只有一条铁路,使得客运量和货运量都涨不上去。现在建设了高铁,客运和货运分开。货运量是连年创新高。现在大陆的铁路虽然高速增长,但相对于中国这么大面积的国土仍然不够,铺设下去的线路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但新闻中往往只讲到债务,而很少说造铁路征用的地,建设的车站,购置的火车这些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其实炒作铁总的债务问题要和私有化铁总这个问题联系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