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為什麼中國人不用兆的單位,都要用萬億的單位

查了一下,在維基百科有說明,兆是漢字文化圈的數字單位,在不同的體系中,可能代表10的6次方、12次方、16次方這三個數目。下面說明還很多,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歷史問題 俄羅斯扶植共產政權的時候
原本要把中國全部改制 甚至要廢除中文
但沒那麼順利 一來用太久了不是那麼好改 二來當初留下的多數是農民 不像現代改個課綱就可以了
數字方面改兆為百萬 對應英文million 然後就中斷了 因此位數兆缺了 只能用萬億來表示
中文方面也是沒廢除成功 但為了方便其他人 因此使用早年傳教士的個人筆記 也就是現在的拼音 當然後續有更改不是完全一樣了
至於哪裡最正統其實已經沒有了 漢賊不兩立時期為了不要一樣或多或少都人為改變過
台灣外來語影響較多 而中國現代造詞比較多 一方面是他們政府的政策 二來因為簡化 偏好把兩個相似詞合併使用 (例如 場所區域=場域) 或把相似詞統一成某字(不知是方便早期學習還是相反) (例如 無不未=沒;無法=沒法 不能=沒能)
香港也是 畢竟在中國統治下 言論影響 加上其他語言(廣東話)影響
台灣語言方面更雜了 台語 日語 客家語 原住民語等等 (雖然中國也多 但更偏向方言 也就是涵化 而台灣更接近雜異化)
2好3壞 wrote:
在中國在法律上兆是萬億的單位還是百萬的單位

涉及到资金和其他大数,一般不会用到兆这个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万亿、十万亿这样。
用到兆这个单位,都是用在IT业,表示Mega,或是能源行业如“兆瓦”这些地方。
nypsjack wrote:
香港也是 畢竟在中國統治下 言論影響...(恕刪)


香港怎麽"也是在中國統治下言論影響"
香港可是堂堂的英國殖民地
在英國的文藝不干涉政策下
香港的中文發展可是完全的無政治干預
錢穆、唐君毅這些能出現在歷史書的人都是在香港發展,晚年才去台灣
可以說香港才是中文和中國歷史研究最好的地方

香港也不用兆,是因為把十億為兆和萬億為兆混雜,雖然億是10^8是確定的,十億為兆卻很容易讓兆和billion關聯起來,結果兆是萬億(10^12)和十億(10^9)都有人用,最後就是把兆這個單位無視了
nypsjack wrote:
歷史問題 俄羅斯扶植共產政權的時候
原本要把中國全部改制 甚至要廢除中文
但沒那麼順利 一來用太久了不是那麼好改 二來當初留下的多數是農民 不像現代改個課綱就可以了
數字方面改兆為百萬 對應英文million 然後就中斷了 因此位數兆缺了 只能用萬億來表示
中文方面也是沒廢除成功 但為了方便其他人 因此使用早年傳教士的個人筆記 也就是現在的拼音 當然後續有更改不是完全一樣了
至於哪裡最正統其實已經沒有了 漢賊不兩立時期為了不要一樣或多或少都人為改變過
台灣外來語影響較多 而中國現代造詞比較多 一方面是他們政府的政策 二來因為簡化 偏好把兩個相似詞合併使用 (例如 場所區域=場域) 或把相似詞統一成某字(不知是方便早期學習還是相反) (例如 無不未=沒;無法=沒法 不能=沒能)
香港也是 畢竟在中國統治下 言論影響 加上其他語言(廣東話)影響
台灣語言方面更雜了 台語 日語 客家語 原住民語等等 (雖然中國也多 但更偏向方言 也就是涵化 而台灣更接近雜異化)


老兄你這是在腦補。懶得查資料的話,至少也先爬一下前文吧。

懶得打字,直接貼了

-----

...兆本來的意思就是百萬。中文的理化名詞建立在清末民初,電磁學的兆赫就是百萬赫茲。猜猜看兆豐銀行的英文是Mega Bank 還是 MegaMega Bank?

清朝的數量級,十萬為億,十億為兆(見康熙字典),因此兆是百萬。近代不是只有兆的定義改變了,連億的計數單位跟原先也不一樣。這個計數單位的邏輯是每10進位都有一個對應的專有單位詞: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

兆在歷史上作為巨量單位,歷代各朝有不同變化,大部分代表百萬,少數時期代表10000億。而這麼巨量的數字,其實歷史上用的機會並不高,反正意思都叫"多到數不清"當形容詞用,叫哪一個都沒甚麼實質差別。

近代台灣度量衡單位,在光復後仍有部分受日本影響甚深(日本的"兆"使用的是唐朝對"兆"數量級定義),銀行系統兆的數量級定義跟我國的科學量級不同,在台灣混淆並行了相當長時間。此前"萬億為兆"在台灣一直是會計專用的數量定義,到後來由於兆的定義已經逐漸定型普為大眾接受,科學數量級術語才逐漸棄用"兆",改為"百萬"或乾脆用英文Mega替代。但是遺留的"兆"(百萬)文字遺跡可謂一缸子。

類似的情形還有台灣的"斤"600公克,而對岸的斤卻是500公克。原因是傳統的中國度量衡"斤"(又稱司馬斤)接近600公克。在民國後為了銜接公制方便計算,官方推動將"市斤"改為500公克=1/2公斤。這個制度一直到二戰前才被普遍接受。而同一時期,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日本人並不管台灣人民繼續用司馬斤單位,日本(也曾使用司馬斤)並未改革市斤而是直接棄用,因此台灣可謂反而保留了上古遺風。而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民間的慣用的計重單位並未被強迫修改(顯然不是當年戒嚴時期的施政要點),因而順應民情,變成台斤公斤並行至今。

金門從未被日本統治過(二戰期間短暫佔領不算),你下次去觀光看看當地人的"市斤"單位是多重?----答案是500公克。

花點時間了解自己祖先經過什麼,你會在口喊愛台灣之際更清楚自己腳下站的這塊土地。

給你參考。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