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買下歐洲之英國篇:人民幣湧入倫敦陸再送核電、高鐵大禮

space123 wrote:
>>這邊網友10個有9個會懷疑:去年3月中國元首都專程到歐洲拜訪德法兩國兼送大禮了,為何跟中國關係最最重要的英國去不了?
所以邏輯有問題的是 閣下喔!...(恕刪)


疑??你代表01的網友???憑甚麼由你判定這邊的網友10個有9個會懷疑?
這套ptt慣用的話術在01沒用的好嗎???

space123 wrote:
>>不懂就要多学~看到這句我笑了~hahaha!
台灣網友對不同意見不會講沒兩句就叫人家滾回PTT,奇怪這棟大樓對我有意見的,結尾不是叫我滾回PTT,就是少看PTT,hahaha!...(恕刪)


第一你不代表01網友
第二你也不代表台灣網友
你的發言頂多代表你自己

但由你之前發文的內容來看,我估計01有很多網友都會建議你先回ptt多練些等級再來

少看ptt對你來說是有益的建議,叫你"滾回ptt的"文章或許是本人眼拙.......本棟討論串中在下沒看到有任何人叫你"滾回ptt"
因為01的風氣跟ptt不一樣,ptt上倒是可以看到不少滾回xxx或是下去領500的

你的程度應該不至於分不出建議你回ptt和要你滾回ptt的差別在哪裡吧???
space123 wrote:

>>這邊網友10個有9個會懷疑:去年3月中國元首都專程到歐洲拜訪德法兩國兼送大禮了,為何跟中國關係最最重要的英國去不了?
所以邏輯有問題的是 閣下喔!

>>01老鳥都知道規矩:有圖有真相,圖呢?

>>不懂就要多学~看到這句我笑了~hahaha!
台灣網友對不同意見不會講沒兩句就叫人家滾回PTT,奇怪這棟大樓對我有意見的,結尾不是叫我滾回PTT,就是少看PTT,hahaha!...(恕刪)


我和英國的外交人員有點往來,英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是很實際的,中國和英國的關係近幾年越來越好不是意外。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對於一個經濟軍事科技人口實力向大陸這樣的國家,絕對是非常重視的。

台灣沒辦法看清楚大陸的重要,是台灣的損失。台灣這幾年因為政治內鬥而導致的損失,不搞政治的台灣人心裡都很清楚。

關於你的發言:

第一,元首高訪,不是旅遊玩耍,背後至少要3~6個月的準備,而且習近平、歐巴馬這些大國領導人的出巡時間表哪有這麼簡單。你會有這種發言,是你不懂。01的網友一般來說水平比較高,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10個有9個什麼的就不用胡說了。

第二,Google上的圖就算沒有上萬,也至少成千。請稍微主動一點,不要什麼東西都指望別人。

第三,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在PTT會受到支持的胡言亂語在這裡是會被嚴格檢視而且戳破的,網友應該是怕傷害年輕人幼小的心靈,殘害國家幼苗吧。
Kanyil wrote:

第一,元首高訪,不是旅遊玩耍,背後至少要3~6個月的準備,而且習近平、歐巴馬這些大國領導人的出巡時間表哪有這麼簡單。你會有這種發言,是你不懂。01的網友一般來說水平比較高,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10個有9個什麼的就不用胡說了。

第二,Google上的圖就算沒有上萬,也至少成千。請稍微主動一點,不要什麼東西都指望別人。

第三,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在PTT會受到支持的胡言亂語在這裡是會被嚴格檢視而且戳破的,網友應該是怕傷害年輕人幼小的心靈,殘害國家幼苗吧。
...(恕刪)


這點還是要稍微解釋一下

提出觀點或質疑別人的至少自己得提得出證據而不是不負責任的亂放謠言
因此01才有的傳統

就算沒圖至少也給個連結或關鍵字讓人家可以求證會是比較不容易受人質疑的做法就是了啦
haoxinzuo wrote:
這點還是要稍微解釋一下

提出觀點或質疑別人的至少自己得提得出證據而不是不負責任的亂放謠言
因此01才有沒圖沒真相的傳統

就算沒圖至少也給個連結或關鍵字讓人家可以求證會是比較不容易受人質疑的做法就是了啦...(恕刪)


大哥,如果今天聊的是:

"我們公司來了一個新小妹,穿黑絲襪超辣",或是"天啊,剛剛在辦公室看到穿馬甲小短裙面試的辣妹"

這種一般人無法接觸的資訊,那當然是沒圖沒真相。誰知道我說的是男是女,是辣是甜?

國際新聞,基本上是常識,那可不一樣。

不然難道我說一句: "太陽是東邊出來的",有人不同意,我還要附圖證明?
来01一大乐趣就是看没水平的人如何说别人等级不够的

Kanyil wrote:
我和英國的外交人員...(恕刪)


雖然我懂得少,不過大概可以隱約觀察到,和英國的貿易投資等項,很可能就是搭配一帶一路的戰略串聯,屬於這個計畫在歐洲的最後一塊版圖;一帶一路這個計畫真的不能小看。

現在的情勢就像是古代合縱連橫的翻版,中國是在搞遠交近攻,東面的日本美國交惡,必須往西邊打通活路。日本頻訪中國周圍國家,下個月還要訪蒙古和中亞五國,仿效的是日本以前的信長包圍網,只是現在要包圍中國,非常的難。今日不是冷戰時期。

中國和各國的貿易談判,看似落後,實則超前。當各國還停留在紙上條約簽屬階段,中國已經跨國跨洲際鐵路一條一條蓋,實際的貿易活動早已展開,藉著實際的貿易,往後要簽訂貿易協定,更能快速掌握該簽訂的內容。還有,中國的經濟貿易圈一旦被建立完整,往後中國影響力會陡增,如果有什麼變故,經濟制裁中國的難度將大幅提升,不可不知。
Kanyil wrote:
大哥,如果今天聊的是:

"我們公司來了一個新小妹,穿黑絲襪超辣",或是"天啊,剛剛在辦公室看到穿馬甲小短裙面試的辣妹"

這種一般人無法接觸的資訊,那當然是沒圖沒真相。誰知道我說的是男是女,是辣是甜?

國際新聞,基本上是常識,那可不一樣。

不然難道我說一句: "太陽是東邊出來的",有人不同意,我還要附圖證明?...(恕刪)


眾所周知的常識當然不用附圖了
這裡不是ptt啊,相信01網友不會用這種方式秀自己的下限才對吧??

不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這麼多網友建議那位網友回ptt多練點等級再來不是嗎??
中英關係越來越好,主動方主要還是英國,核心原因在於作為老歐洲(西歐)核心的三駕馬車中,德國和法國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遠非英國可比。中法關係向來密切,而中德關係自科爾和施羅德兩任總理開始也越趨緊密,德國總理梅克爾擔任總理以來8次訪華,而她去日本也不過3次。英國有緊迫感也就不意外了。

另外,如果把這次習近平出訪當成是砸大錢的面子工程,那大可不必,畢竟300億英鎊的投資也就和上個月習近平訪美時在西雅圖買的300架波音客機的錢差不多。如果這次叫面子,那上個月的叫什麼?花錢買歐巴馬賞臉見一面?話說習歐兩人一年至少要見上4次。

英國王室的慣例是女王接待外國元首(注意搞清楚什麼是國家元首什麼是政府首腦)國是訪問一年就兩次,上半年1次,下半年1次,中國國家主席訪英也差不多是10年1次,上次訪問是10年前的胡錦濤,再往前就是90年代的江澤民了。至於禮儀也不是習近平獨有而只是鮮有,顯得重視而已,配合英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政策轉變,再正常不過了。至於去年李克強去見女王,那也是外交禮儀,政府首腦之間的正式訪問,當地國元首接見是外交慣例,搞不清國家之間的外交規矩,不是規矩出了問題是搞不清的人自己知識量太少。

中國的每一次改革都伴隨的陣痛和機遇,改革開放時日本趕上了,六四後中國開始全面市場化改革德法美趕上了,進入WTO後韓國趕上了,如今中國正在向內需型經濟轉型,服務業佔GDP比重越來越大,發展速度越高於製造業,而這恰恰是英國的強項,怎麼可能再錯失這樣一次機遇?中國現在在硬推一帶一路和製造業產能輸出,也自然重視英國這個西方發達市場,這不是一句花錢買面子可以解釋的。

英国经济支柱是服务和金融,与努力往制造业上游爬升的中国竞争关系不那么激烈,互补性却超强,主观寻求合作的意愿相当足,英国的传统又是欧洲大陆均势,如今欧盟共主德国无力分神带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与中国更高层次的合作,英国如何能错失这等良机?其实习此次与英所签合同涉及金融部分相当内容本是为香港准备的,呵呵所以台湾人自己把服贸挡下来我超开心的。
peterboulong wrote:
傳說中反核團體最討厭...(恕刪)


法國電力集團(EDF)執行長李威(Jean-Bernard Levy)今天宣布,盼能在接下來幾天宣布與中國大陸投資人在英國辛克利角(Hinkley Point)興建1座核電廠的協議。

辛克利角合作案總額估計達160億英鎊(約新台幣8000億元),2013年宣布計劃興建兩座由法國亞瑞華能源集團(Areva)設計的EPR反應爐。這項合作案將成為英國數十年來第1座新核電廠。

李威並未提及中資可能入股的比重。大陸國營中國廣核集團(CGN)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NuclearCorporation)原本預計聯合持股30-4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