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從 DNA看看 臺灣人的上、下 50,000年? 中國、臺灣非 同文同種!

這話題還需要討論喔?這話題需要討論的前提是:你喵得你得是「真正的」台灣人。
shuling0909 wrote:
這話題需要討論的前提是:你喵得你得是「真正的」台灣人。

請問 「真正的」你的定義是啥? 才好說話!
tnkk01 wrote:
歷史真相應是中古漢語自衍出翹舌音...(恕刪)

沒有上古 也沒有中古漢語,漢語自始至今就沒有變過。
沒有上古 也沒有中古英語,英語自始至今也沒有變過。

變的是不同的國家講 英語,不同的人種講 漢語。
契丹人講 漢語才分上、中古漢語! 變來變去的也不知道 楊雄是誰?
漢族講 漢語不分的! 數千年來始終如一!
tnkk01

可憐。去上個音韻學課吧,基本科學認知都沒有。[幫不了你]

2025-08-26 7:35
farmer3000 wrote:
tnkk01...(恕刪)

台灣人如下:
漢族:主要包含早期從福建廣東來的福佬人(或稱河洛人)、客家人,以及1949年後遷台的「外省人」。約佔總人口的96.2%。
原住民族:約佔總人口的2.6%。
新住民人口(已在台設戶籍者):約佔總人口的1.2%。

漢人本來就有這麼多的語言來源,口音當然都會有所本不同,連官話普通話講的都會有差異,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連老美講話都分南北腔
herblee

相反,蘭嶼達悟族和菲律賓巴丹島的語言可以共通,阿美語的基本語詞和遠在紐西蘭的毛利人是轉音接近,例如3在 阿美是tolo 毛利是Toru,5在阿美是lima 毛利是rima。很多族母親都叫Ina

2025-08-26 12:06
cman4434

你又再拿占比2.6%的原住民說嘴了 [笑]

2025-08-26 18:10
cman4434 wrote:
連老美講話都分南北腔

中國人打從出生後,就以為自己是 漢族,說的是 漢語,寫的是 漢字!
不知道自己是 契丹,說的是 胡化漢語,寫的是 胡化漢字,切韻是 羅馬拼音

自己騙自己嫌不夠! 再分上、中古漢語,不知道自有漢語以來一直沒變!
漢族、漢語、漢字、切韻一直存在於 中國之外,沒有被 契丹胡人給滅絕掉。
人人的腔口或有不同,契丹政權的切韻(注音、拼音)確實是一直變來變去。
但 從漢族史觀看 漢語就是沒變,變的是 契丹你們自己,跟 漢語沒半毛錢關係!
farmer3000 wrote:
中國人打從出生後,就...(恕刪)


胡扯文其實不必打假, 但Google還是很認真的打了假....

你提到的「契丹」、「胡化漢語」、「胡化漢字」和「羅馬拼音切韻」等完全不符合歴史。
中國的漢族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龐大的民族,與契丹族是不同的。契丹族是古代的一個遊牧民族,曾建立遼朝,但後來實施漢化,逐漸融入但非現代中國人的主要組成部分。

漢語的確在歷史發展中吸收了許多外來語,普通話融合了北方遊牧民族語言,閩南語則融合了福建廣東的方言。這是一個自然語言演變的過程,「漢語胡化」? 「漢語閩南化」不就也成立了!!

漢字的發展源遠流長,從甲骨文、金文到現代的繁體或簡體中文,其字體結構和書寫方式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變化,但其基本形體和表意功能沒有改變,如要追溯源頭,那麼甲骨文才是最初漢族使用的文字。

切韻是一種古代的韻書,主要用來歸納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幫助人們學習和掌握發音。它使用的是「反切」的方法,即用兩個漢字的發音來標註一個字的讀音,與羅馬拼音毫無關係,你己犯了「馮京當馬涼」的錯誤。

P.S 漢語至古也沒有注音這種玩意兒,它是由1912年章太炎和吳稚暉等人共同發明的,當時稱作「注音字母」。

台灣人群族如下:
漢族:主要包含早期從福建廣東來的福佬人(或稱河洛人)、客家人,以及1949年後遷台的「外省人」。約佔總人口的96.2%。
原住民族:約佔總人口的2.6%。
新住民人口(已在台設戶籍者):約佔總人口的1.2%。
farmer3000
farmer3000 樓主

herblee 兄 真的是位 大才,失敬了! 不簡單呀~~~

2025-08-26 20:28
tnkk01

臺灣漢人的南島血統,就和泉州人的阿拉伯血統一樣,民族交流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情慾流動,根本不影響大數據。[笑]

2025-08-29 7:10
cman4434 wrote:
契丹族是古代的一個遊牧民族,曾建立遼朝,但後來實施漢化,逐漸融入但非現代中國人的主要組成部分。,...(恕刪)

錯了,人類自古就是 食人族,跟 猿一樣捕獵同類為食!
遊牧非定居而能活下來的,不被吃掉也肯定吃掉更多人。
遊牧進入農牧群居式生活必須戒掉 見人就吃的惡習
/

請參考上圖中紅圈處,O2即 舊 O3人種,本文延用舊稱以利參考史料!
位置具體地說,是在 燕山以北的遼河流域!東北遼寧省至 內蒙赤峰一帶。
30,600年前,臺灣人(O1a1-P203)的共祖 O-M175另生下了此 O3-M122人種。
此人種在歷史上有不同的 稱謂:東胡->匈奴->鮮卑->契丹->滿人->漢人->中國人。
契丹只是某段歷史上的 稱謂,是把 漢族殺掉、吃光的主要民族
/

現代以長江為界,分稱南、北 漢人:
五胡是 多人種的遊牧民族,以 O3-M122人種佔了絕大多數(50%以上)。
西元 304~439年,五胡南侵有匈奴70萬,羌80萬,氐100萬,鮮卑250萬。
致使 2000萬 漢族被殺掉、吃掉,400萬名 漢族衣冠南渡(長江)。
西晉末年,長江以北的總人口約1500萬,漢族幾近滅絕形成了 北漢人。

西元 916~1911年(遼金元清),長江以南的 漢族不吃但男的殺、女的 X。
元代令 漢族 =臺灣人(O1a1-P203人種)新娘要住元人家三天三夜。
父子兄弟日夜輪流著X 她,現代 中國人就是這樣被大量生出來的。
單單 大清統治下的長江以南,至少 7850萬名 漢族被殺!
形成了 南漢人有 漢族的 mtDNA(母系),但 北漢人卻無的主要原因。
/

上圖中紅圈處的俄文即 契丹,俄爹豈有認錯親兒子的道理?
自 五胡亂華南侵以來,將漢族男的殺、女的X,雄踞中原建立了中國。
700年前,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記載:「漢人八種:契丹
高麗、女真、竹因歹、里闊歹、竹溫、竹亦歹、渤海」,定義的十分清楚。
當代尚無檢測 人種的科技,但 識別邏輯能力還是沒有問題的。
又來一個自稱專家的報導
farmer3000 wrote:
cman44...(恕刪)


還臺灣人哩,又想拿假資料胡扯

Google打假再來……
(O1a1-P203)是僅佔2.6%的原住民單倍群。O1a1-P203 這個Y染色體單倍群與台灣原住民族有密切關係。在台灣北部與中部的原住民族群中,例如泰雅族、太魯閣族、邵族和鄒族等,都發現了O1a1-P203單倍群的高比例分布。


超過96%的台灣人是前後來自中國大陸的O-M122單倍群的漢人。O-M122 是東亞地區最主要的Y染色體單倍群,佔東亞男性人口的絕大多數。它在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日本和韓國都有廣泛分布。台灣人之所以有高比例的 O-M122,是因為大多數人的父系祖先來自中國大陸,而這個單倍群恰好在該區域高度集中。

在漢族人口中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尤其在中國北方漢族中,其佔比高達50%以上。O2-M122(即你所稱的O3-M122)這個單倍群是漢族父系血緣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華夏族群向南遷徙和擴張的重要標誌。
台灣漢人隨著多次的遷移,占據極大多數人口比例,他們絕大多數是從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客家人)等地遷徙而來。而這些地區的漢人,其父系血統本身就是以O2-M122為核心。
總言之,台灣的漢人文化和血緣,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漢文化的延伸和傳承,兩岸同源同種。
所以,可以說 O2-M122這個單倍群是構成台灣漢人血緣基礎的核心,也是台灣人的主體基因類型。”
cman4434 wrote:
還臺灣人哩,又想拿假資料胡扯...(恕刪)


參考 你貼的圖中紅圈處的 圓餅比例圖,那是 臺灣總人口的主要人種比例!
不是 臺灣原住民總人口的主要人種比例!
臺灣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共有16族,61.2萬人。
O1a2-M100人種有 12族,佔原住民總人口 78%。
O1a1-P203人種有泰雅族(95,100人)、鄒族(6169人)、
邵族(890人)、太魯閣族(34,902人)等 4族,共 13.7061人。
佔原住民總人口 22%。

請 你把中國人的瞇瞇眼睜大來看清楚 自己貼的圖!
紅色區塊的佔比是 78%嗎?
黃色區塊的佔比是 22%嗎?

跟 你講很多次了,一直亂貼加胡扯!
  • 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