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二十 wrote:
希望她不要臨陣慫了,解放軍絕對會利用這個好機會,
問題只是不知中共的盤算是要先拿30分50分還是索性拿滿100分的戰果。
回顧四天前#3910的估算,我認為中共是取中道偏上拿70分。
hunginn wrote:
看來美國得不償失!離(恕刪)
economic wrote:
應該不至於等兩年
中美有太多需要互相合作的
20大之後吧
還得看看民主黨今年到底選多差
別忘了下半年經濟大機率因為世界通膨很差
中國自己內需也不太好
製造業的訂單能見度很差的
國際合作共同擴大需求的必要性還是很高
跟美俄衝突很多還是不定時會談差不多吧
economic wrote:
又加上日本國防支出創新高(日圓計算)
我是蠻好奇以日本的財政條件
擴大國防支出一定排擠社會福利
尤其在生活越來越艱困的日圓大貶值時代
岸田能維持支持度?
然後中國會不會直接改變目標
針對美國以美國現在的實力還真沒太多好辦法
針對台灣並不利於統一創造和談條件
但如果直接就打垮日本經濟
那台灣在亞洲基本上就沒有外援了
美國在經濟上要支持日本也難度蠻高
日本經濟垮了那美軍還會留在日本?
現在的駐日美軍支出幾乎都日本支付的
當日本無法支付的時候
美國還會大量有軍隊在東北亞?
會不會甚至就退出第一島鏈了
Derek2025 wrote:
8月4日起一連三日中方軍演的意義,可能不在於解放軍試射了什麼武器,而是在於其局部揭示了封鎖台灣的能力。
為「封台」可作的準備
對於「封台」的威脅,各方提議的應對策略大概可分成三個環節。首先是減低「放棄台灣」對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成本,當中的主要行動就是多元化半導體的供應(換句話說,則是奪去台灣在半導體生產的領導地位)。如此,即便第一島鏈不沉戰艦落入中方手中,關鍵的尖端半導體生產也不會同時變成了中國專有。
第二是幫助「台灣自救」。一方面,台灣需要大量加強食物、燃料、藥物、軍事物資的儲備,以應付長期被封鎖的可能;另一方面,台灣也應該加強不對稱軍力的發展,使之能更「靠自己」去對付中方的封鎖和潛在攻擊。
第三則是加強「封鎖即大戰」的訊息宣傳,從而製造新的認知。由於中方「封台」策略的最大優點在於其並非正式開戰,這種宣傳的目標就是要將封鎖與全面開戰等同,去除「灰色地帶」,讓中方考慮到封鎖將很可能帶來中美大戰的巨大成本。
不過,這些應對手段實施需時,效果成疑。相較而言,中方此刻已證明了其有封台的實力和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