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1989那一年 wrote:謝謝分享!我想我們找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低薪的影響。 低薪是大學開太多了,每個人都是大學生畢業,沒有邏輯、看不懂長篇文章、看不懂英文字的大學生一大堆。早餐一塊錢 wrote:老師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多半會投學生所好,這樣子很難提升。 大學教授是需要接受學生評鑑的,假如你教到普攏共的學生,你會把他當掉嗎?
tteffuB 特肥吧 wrote:大學教授是需要接受學生評鑑的,假如你教到普攏共的學生,你會把他當掉嗎? 時代變了,我唸書的時候教授很嚴格,不認真的學生就會被當,一半的人被當也不是沒發生過。至於現在,除非都不去上課考試,被當很難吧?
早餐一塊錢 wrote:同意,之前工作跟日本的大公司的工程人員合作過,的確專業素養都很高,唯一的問題就是說英語時很缺乏自信。 那是你沒看過躲在大公司裡面混日子的日本人強的很強混的也很混啦整體戰鬥力不如中國南韓台灣
致青春1989那一年 wrote:QS最新世界大學排行(恕刪) 以不材小弟在外商職場工作近20幾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台灣真的不是老王賣瓜 自賣自誇啦!~)您看沒有天然資源,小小一個台灣(2360萬人),能創造出全球市值第13名的企業(兩岸三地企業也排行老三).反觀台灣的高等教育,台灣第一學府台灣大學也才擠進第66名(很差呀!)教育是百年大計,人才是國家的根本.大學競爭力跟不上產業競爭力,教育部要加油呀!《財星》500強企業 台積電純益率稱霸全球台積電市值全球第13名!台積電為全球市值最高半導體企業!
致青春1989那一年 wrote:以不材小弟在外商職場(恕刪) 不能這樣比較,現在的畢業生還沒佔到社會或公司的關鍵地位。台積電現在的中流砥柱是五六年級生,我唸書當年的大學生可是目標去美國留學的,即使我唸的並非台灣第一流大學,班上還是有1/3的同學申請去美國唸書。要擔心的是當老本吃完以後,如果後面沒有補充,這才是問題。
早餐一塊錢 wrote:不能這樣比較,現在的(恕刪) 這樣比較的原因,是突顯「在台灣大學普遍的競爭力跟不上產業競爭力的事實」。尋求改善的契機。我的淺見是以為,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立國之本。有了良好的教育,才有了人才與技術。自己的教育在國際評比上沒進步,就要規劃與投資,大量長期的向海外先進國家學習。回想二十幾年前,小弟不材就窩在台北市公館唸大學,當時也是覺得亞洲的研究所整體素質不高(除了東京),才去紐約進修。但二十幾年過去了,台大還勉強擠進全球百大,但其他的學校就不用說了,被在亞洲各城市(首爾、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馬尼拉)的學校越甩越遠了..坦白說,在跨國企業上班與不同國籍的人工作,你是「台大畢業的」或者是「台灣的大學畢業的」,真得不會差很多。重點是你能為團隊提供怎麼樣的協助,為公司帶來什麼樣的績效。新鮮人入職場前的專業訓練,學校就扮演了一個很吃重的角色。而衡量一間高等教育機構經營績效的指標之一,就是QS國際排名。你重視一件事情,你就會花時間精力在上面,然後就有機會可以改變它的結果。最可怕的不是沒進步,而是覺得無視冷漠、無所謂或覺得已無能為力,讓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