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際流星1 wrote:
一看就是胡說...(恕刪)
PCCom0514 wrote:
謝謝。我是看到了ptt上關於大陸農村的言論,覺得太誇張,才想發帖說的。飲用水的問題竟然都可以這麽造謠。估計目前只有在極其少數的山村,才能看到這種問題
PCCom0514 wrote:
農村人有眼光有頭腦去炒房地產的基本沒有。
農村的家庭收入提高從1995年的一兩萬到現在的6-7萬主要有幾個因素(經濟作物):
1. 生產效率有所提高/資源配置更加高效
如耕地:1995年基本是靠農用四輪,自己耕地,大概一上午甚至一天可以耕一畝地。現在是有人專門從事耕地行業,有專門的大馬力機械,兩三個小時輕輕松松4-5畝地。村民只需要付錢就行
如大棚蔬菜:以往村裏很少有大鵬蔬菜,基本靠天氣,到適合的天氣種適合的作物。現在滿地都是大棚蔬菜,冬天12-1月份,外面空氣結冰,大棚裏照樣可以生長很多作物。例如:小茴香在12-1月份在大棚耕種,3-4月份就可以收割,純綠色,價錢高位在2-3塊人民幣
如蔬菜幼苗:以往冬天村民需要自己育苗,天氣太冷,成功率很低,經常幼苗被凍死。現在有專門的從事培育幼苗的公司,村民付錢購買就行
2. 畝產有所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
以前灌溉需要用河水較多,碰到沒水時,只能用淺層井水。
現在比以前有更多的資源可用,如村裏集資建了不下十口500米的深水井,專門用於蔬菜灌溉,有灌溉管道直接通到田地。我父母認為的灌溉水質量排行: 深層井水>河水>淺層井水
大棚蔬菜導致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蔬菜,土地閑置時間變短,所以增加了每畝地每年的產量
3. 蔬菜價格上漲
小時候4-5月份的茄子高位能賣到4-5毛一斤,父母就很高興。現在高位1-2塊,很正常
4. 蔬菜銷售更為方便
小時候我還經常跟著我父母出去零售蔬菜,走街串巷,一畝地產量幾千斤,想賣掉很傷腦筋。一車蔬菜1000斤,可能幾天都賣不掉
現在是我家附近3000米左右有一個大型的蔬菜批發市場,有專門的蔬菜批發商。簡單的議價後,整車批發,一車蔬菜2000斤,只要行情還可以,20-30分鐘搞定。整個蔬菜市場旺季一天交易量大概幾十萬斤。再由專門的批發商送到北京甚至廣州等大城市,小型批發商一般在附近縣市銷售
以上是我想到的幾點,可能還有其他的,我沒想到的因素
prettyday_45 wrote:
哈哈,想不到樓主...(恕刪)